以時間換空間,用「冬播」等待春天

紅刊財經 張俊鳴

“春天已經不遠了”!上週末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和投資者代表座談中,明確做出上述表態。雖然A股剛剛跌穿2016年的低點,但利好正在逐步積累中,外部因素的影響正在弱化。只要經濟還在正常運轉,只要股市不關門,就一定能夠迎來春天的到來,投資者目前最重要的是尋找機會進行“冬播”,提前播下種子,為股市春天的到來打下收穫的基礎。

以時間換空間,用“冬播”等待春天


月有陰晴圓缺,無論是螺旋式上漲還是大箱體震盪,股市當中最大的利好就是“跌多了”。這個“跌多了”,可以從距離上一輪牛市的頂點高位的跌幅和調整的時間算起,也可以從市盈率、市淨率等一系列估值指針來分析。以上證指數為例,2000年以來的幾次熊市,從高點下跌50%便可認為調整幅度較大,此時如再結合估值進行推算,對底部區間的預判就更接近準確。上週,上證指數最低下探至2536.67點,相比2015年的牛市頂峰5178.19點下跌51%,三年多的時間下跌過半,已經初步符合算術意義上“跌多了”的標準。而在市盈率方面,上海A股平均市盈率13倍左右,已經低於2005年15.6倍和2008年14倍的水平,僅比2013年的9.8倍高;深市的平均市盈率為20倍左右,則是和2013年底部的18.9倍接近,高於2005年的16.2倍和2008年的14.3倍。滬深兩市的市盈率和以往底部的差距有所不同,更多的是大小盤股風格變化所致,如果進行加總平均,則基本可確定和以往三個重要底部的市盈率接近。

圖1:滬深兩市平均市盈率

以時間換空間,用“冬播”等待春天


而相比市盈率,市淨率指標更明顯的反應出估值的底部特徵。截至上週,滬深A股的平均市淨率為1.53倍,低於2013年7月的1.61倍、2018年10月的1.98倍和2005年7月的1.68倍。從破淨股的數量來看,上週已經突破400家,絕對數量已經能超過2005年底部的紀錄,破淨比例超過11%,雖然沒有超過2005年但也已經超過2008年和2013年兩次底部的水平。由於上市公司的每股淨資產比每股盈利的變動更穩定,因此市淨率比市盈率更能反映市場整體估值水平的高低,A股的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已經是確定無疑。雖然,底部區域不代表最低點,市場調整的終點也有可能出現難以想象的極端值。但既然是底部,意味著在未來較長的時間,取得正收益的概率較大。對於有閒錢的投資者來說,在底部區域“冬播”,用時間換空間,無疑是勝算較大的選擇。

圖2:滬深兩市平均市淨率

以時間換空間,用“冬播”等待春天


低估值是市場築底的主要因素,但要讓市場走出底部步入春天,則有賴於利空的消散和利好的積累。目前制約A股走強有兩大因素,一是上市公司大股東股權質押帶來的強平,二是美股下跌以及貿易戰的“美國因素”。從股權質押的情況來看,有媒體報道,深圳市計劃準備數百億資金,為基本面較好、產品具備競爭力的本地上市公司大股東提供支持,有望緩解質押股權被強平的困局,未來如果有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響應,則有望對高比例的股權質押問題形成託底,清除A股市場上最大的隱患。而“美國因素”方面,雖然美股的下跌對A股構成一定程度的壓力,但同時也有助於緩解貿易戰,畢竟美股對美國國內消費和經濟成長有重要影響,一旦持續調整美國經濟勢必降溫,減少其進一步發動貿易戰的籌碼。因此,美股下跌對於已經跌深的A股來說,是“短空長多”,隨著時間的推移利空影響不斷減弱,利多因素則會不斷積累。在多空因素的力量對比從量變走向質變之後,A股也就有望迎來真正的“春天”。雖然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但卻是早晚必然的結果。唯有敢於在低迷市道中“冬播”的投資者,方能成為下一輪牛市的贏家。

在底部“冬播”,必須要選擇優秀的“種子”,才不會在寒冬中蒙受巨大的損失。從以往底部構築的過程來看,許多缺乏基本面支持的題材股,還有可能在市場的“最後一跌”中出現較大的回落,而一些因為機構“抱團取暖”而挺在相對高位的績優股,如果業績沒有持續超預期的表現,也有可能出現補跌。因此,對普通散戶來說,“冬播”的最合適品種莫過於低估值的指數基金,如滬深300、中證500、紅利ETF、MSCI系列基金等。分批買入這些指數基金,相當於買入一籃子股票,可以避免個股“黑天鵝”事件的衝擊,不會出現“賺了指數不賺錢”,也不會有股票長期停牌的流動性風險,有助於投資者在底部“冬播”中拿穩、拿好手中的籌碼,迎接股市春天的到來。

另一類適合“冬播”的則是指數增強型基金。好的指數增強型基金,能夠比基準指數漲得更多、跌得更少,長期績效比指數表現要好,在相對低位分批佈局此類基金,無異於“雙重保障”。對此類基金,投資者可在選擇低估值指數的基礎上,選擇運作五年以上、經歷過完整牛熊循環,長期表現較好的品種參與。比如掛鉤滬深300指數的興全300基金,從2010年10月成立以來,除了2012年之外每年均跑贏掛鉤指數,累積取得60%以上的增長,而同期滬深300指數基本原地踏步,呈現“漲得更多、跌得更少”的良好表現。

耐得住寂寞,選擇合適的品種,才能成功熬過底部震盪,迎接牛市春天的喜悅。在此與各位股友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