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山村,這是中國成材率最高的大學,60%學生成爲高職稱專家

坐落山村,這是中國成材率最高的大學,60%學生成為高職稱專家

八十年前(1938年11月),中國浙江省籌辦一所大學,叫做“省立浙江戰時大學”。

當時正值抗戰第二年,創立它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戰時戰地的年輕學子就讀大學難的問題。

1939年2月,在社會各界的關注下,它正式開辦了。

同年5月,為了紀念陳英士(其美),它改名為“省立英士大學”。

這一階段,學校設有農學院、工學院、醫學院三大學院,學院下面設立農藝、農業經濟、畜牧獸醫、土木工程、機電工程、應用化學、醫學、藥學等8個學系和農學、合作兩個專修科。

1943年3月,因為戰況它遷移至溫州市泰順縣司前鎮、百丈一帶山村,後來還曾搬至麗水雲和的小順等地。4月,它改名為“國立英士大學”,成為民國36所國立大學之一。

坐落山村,這是中國成材率最高的大學,60%學生成為高職稱專家

從1943年至1949年間,學校曾經一度把工學院划走,增設法學院,後來又停辦醫學院,還增設了文理學院。

正是如此,到1948年的時候,學校已初具規模,下設法、農、工、文理等四大學院,增設法律、政治、經濟、中國文學、哲學、外國語文學、史學、數學、物理、化學、森林、機械工程和電機工程等十餘個學系以及5個專修科,成為一所擁有學生千餘人的國立大學。

坐落山村,這是中國成材率最高的大學,60%學生成為高職稱專家

抗戰勝利後的1945年11月,學校還曾遷址至溫州永嘉,第二年3月又移至金華。

1949年8月,這所大學被迫解散。

1950年前後,它被分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科系被劃歸併入復旦大學、天津大學,另外大部分師生轉入浙江大學。

也就是說,國立英士大學從創辦到關停,實際上只存續不到10年的時間。

儘管不如清華、北大、南開三大名校合辦的西南聯大,但作為後起之秀,它在當時那種艱苦困境下也發展迅速,匯聚了不少研究型大師名家,為國家培養了一大批高職稱專業人才。

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登記入冊的1000多名校友中,具有教授、研究員或高級工程師等高級職稱者總數接近700人左右,專家成材率幾乎高達60%以上。

坐落山村,這是中國成材率最高的大學,60%學生成為高職稱專家

從這裡走出的校友中,至少三個以上的優秀學子經過自己的努力,後來當選為中國院士。

自動控制專家張嗣瀛(1925年-),194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系,同年9月至1949年9月任英士大學機械系助教,後調入東北大學任教。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在前蘇聯莫斯科大學數學力學系學習。199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青島大學電氣及自動化工程學院教授。

坐落山村,這是中國成材率最高的大學,60%學生成為高職稱專家

選礦工程專家陳清如(1926年-),1946年9月至1948年7月在國立英士大學就讀,後轉入唐山交通大學唸書。現任中國礦業大學教授、能源利用與化學工程系選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國家潔淨煤技術規劃領導小組顧問專家組成員。199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

坐落山村,這是中國成材率最高的大學,60%學生成為高職稱專家

作物遺傳育種專家劉大鈞(1926年-2016年),1946年至1947年在國立英士大學就讀,後轉入金陵大學。曾任南京農業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細胞遺傳研究所所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坐落山村,這是中國成材率最高的大學,60%學生成為高職稱專家

除了三位院士外,還有這些值得銘記的名字:

兒童文學家蔣風(1926年-),1947年畢業於英士大學農業經濟系,曾任浙江師範大學校長、教授,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等職。

力學家、固體力學專家羅祖道(1920年-1992年)中國力學界的學科帶頭人,曾在浙東麗水借讀於英士大學,曾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工程力學研究所所長、中國力學學會常務理事等職。

畜牧獸醫學家黃昌澍(1919年-2002年),中國現代家畜衛生學科的奠基人之一,1944年畢業於英士大學畜牧獸醫系,曾任英士大學助教、浙江大學講師、南京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家畜環境衛生研究會名譽副理事長等職。

新聞出版專家、史學專家方福仁(1924年-2010年)高級編審,1946年畢業於英士大學,後進《東南日報》當編輯,他專治明史,著有《李自成史事新證》等,建國後任《浙江日報》時事組主編、政法版負責人、浙江人民出版社社長等職。

獸醫病毒學家、免疫學家杜念興(1922年-),1945年畢業於英士大學畜牧獸醫系,曾任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植物化學專家王秩福(1923年-1970年)畢業於英士大學,1952年到上海醫學院藥學系任教。

動物生理學家吳蘭生(1924年-)畢業於英士大學畜牧獸醫系,獲得學士學位,曾任浙江農業大學動物生理學教授、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理事等職。

動物生物化學專家楊世銊(1927年-)1944年初中畢業於瑞安中學,後畢業於英士大學。曾任山東農業大學生物化學教授。

生物學者皇甫在(1926年-2009年)又名皇甫新民,1945年畢業於上海大學農科,1949年畢業於英士大學農學院,1952年6月到上海生物製品研究所工作,曾任研究員、室主任等職。

基礎教育與歷史師範教育專家張昌賢,1949年畢業於英士大學經濟系,曾任浙江省金華師範學校副校長。

……

坐落山村,這是中國成材率最高的大學,60%學生成為高職稱專家

如今,在學校的溫州舊址那裡建有國立英士大學紀念館,供校友們及後輩們參觀留念。


參考資料為百度百科詞條、搜狗百科詞條以及相關網絡圖文,特別鳴謝所有相關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