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威「炮轟」寶能系內幕:郁亮離場 寶能扣動反擊的扳機

劉姝威“炮轟”寶能系,鬱亮離場,背後實際上是一場無聲的博弈。

劉姝威“炮轟”寶能系內幕:鬱亮離場 寶能扣動反擊的扳機

頂在萬科管理層頭上的槍

沉寂一時的“寶萬之爭” 再起波瀾。萬科獨立董事劉姝威發出一封公開信,請求監管部門立即清盤已經延期的“寶能系”旗下鉅盛華設立的7個資產管理計劃,不得續期。其理由是這些資管計劃動了兩倍槓桿,違反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運作管理暫行規定》。寶能系七個資管計劃已經於2017年11月和12月到期,那麼按照證監會的上述規定,理應清盤。

毫無疑問,劉姝威的要求有理有據,寶能系應該執行,問題是什麼時候執行。

“寶萬之爭”的本質,對於萬科的管理層來說,寶能系旗下的鉅盛華持有的萬科股份數量之巨,就像頂在萬科管理層頭上的槍,隨時都可能扣動板機。因此,萬科管理層迫切想解除頭頂槍口的隱患。於是,就上演了一出劉姝威“炮轟”寶能系的大戲。其心急如焚之情可以理解。

其實,寶能系早已經許諾清盤旗下的資產管理計劃,從鉅盛華髮布的公告可以看出,雙方在經過了充分溝通協商,就資產管理計劃清盤一事達成了一致。只是需要一段時間。問題是需要多長時間?萬科管理層和寶能系產生了巨大的分歧,萬科方面擔心夜長夢多,事情生變。而寶能系也許真的有苦難言,無法做到立即清盤。於是,雙方的猜忌越來越深,最終爆發了劉姝威“炮轟”寶能系事件。

劉姝威應該算是萬科管理層的強力代言人,她的出面喊話,無可厚非。至於說維護中小股東的利益,只能算是冠冕堂皇之詞。

劉姝威“炮轟”寶能系內幕:鬱亮離場 寶能扣動反擊的扳機

劉姝威“炮轟”寶能系的真實意圖究竟是什麼?其最終目的又是什麼?這從“寶萬之爭”的由來說起。

萬科是一家很奇特的公司,萬科本是一家國有企業,經過改制和上市。然而,企業所有者缺位的問題始終沒有解決,股權特別分散。隨著公司規模的壯大,沒有控股權的公司管理層,相對於資本方處於弱勢。任何一個大股東都可以把管理層掃地出門,而管理層也不甘心束手就擒,竭力反擊,結果搞得兩敗俱傷。於是,管理層和資本方的拉鋸戰式的對決,成為了萬科這家公司的宿命。“寶萬之爭” 是必然的結果,而不是偶然現象。

萬科集團的股權分散,很自然的吸引了寶能的關注。於是,虎視眈眈的寶能集團強行併購萬科,來勢洶洶,結果卻是虎頭蛇尾。顯然,寶能集團低估了併購的困難性和複雜性,搞得自身騎虎難下。其自身實力也受損嚴重,寶能集團早就想尋找出路抽身離場,可是一直找不著機會。

劉姝威“炮轟”寶能系內幕:鬱亮離場 寶能扣動反擊的扳機

寶能系和萬科之間的爭鬥就這麼僵持下去,誰也不肯先讓一步。無休止的對決耗盡雙方的精力和大量的資金,似乎看不到盡頭。

其實,寶能系不是不想把頂在萬科管理層頭上的槍挪開,他的難處就在於如何處理這把槍?而對於寶能系來說,雖然他還持有鉅額萬科股份,佔有相當比例的萬科流通股,理論上也存在著扣動板機的可能。但是從現實的情況來看,扣板機的幾率並不大。那麼,寶能系的真實意圖是什麼?也許他的目的是想以合理的價格出手持有的萬科股份,只是他遲遲找不到接盤者。

鬱亮離場:寶能係扣動了扳機

“寶萬之爭” 的出路在哪裡?

首先,寶能系應該充分理解萬科管理層的擔憂。畢竟,寶能系旗下鉅盛華所持有的萬科股份,足以讓萬科管理層如坐針氈,甚至是槍口頂在頭上的難受感覺。劉姝威“炮轟”寶能系的事件,就真實的反映出萬科管理層的焦慮。

寶能系一定要通過某種方式,讓萬科管理層充分信任,向其保證絕不會再次罷免萬科管理層。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畢竟雙方的信任早已經崩潰了,要想重新建立起來何其難。

另一方面,萬科的管理層也應該充分體諒寶能系的苦楚,客觀分析寶能系的難處,要充分理解,寶能系之所以遲遲不清盤,旗下鉅盛華設立的7個資產管理計劃。其中的真正原因很可能是找不到接盤者,如果貿然清盤,必定會導致萬科股價的大幅下跌,甚至是股價跌板,根本賣不出去股票的局面。屆時,萬科管理層必然會招致股票投資者的指責。

正在小視準備發出本文之際,突然傳來消息:萬科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鬱亮黯然退場了。

劉姝威“炮轟”寶能系內幕:鬱亮離場 寶能扣動反擊的扳機

最後一刻,寶能系還是扣動了扳機。他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無奈的,不得而知,很可能有第三方巨頭已經介入聯手寶能系做了這件事。

接任者祝九勝可能是過渡人物。也許,“寶萬之爭”在相當長時間內無法解決,最終結果可能出人意料。到頭來,無論是萬科管理層還是寶能系都或將成為受害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