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9月空氣品質體檢報告已送達!點擊查收


南京9月空氣質量體檢報告已送達!點擊查收


南京9月空氣質量體檢報告已送達!點擊查收


南京9月空氣質量體檢報告已送達!點擊查收


南京9月空氣質量體檢報告已送達!點擊查收


南京9月空氣質量體檢報告已送達!點擊查收



南京9月空氣質量體檢報告已送達!點擊查收


過了“十一”,風漸起,天微涼,秋意濃。當夏日的餘熱退場,秋水般明淨的風就接踵而至了,浸溼了繾綣的草木,舒展開來化作天邊漂浮的幾朵白雲,隨著冷空氣到來,降溫速度之快讓人有些防不勝防,一掃國慶小長假期間“不明朗”的空氣。

截止9月底,南京市空氣優良天數為186天,優良天數同比減少9天,優良率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如果按照年初設定的75%的優良天數比例目標,全年優良天數要達到274天,未來三個月秋冬季節,想達到這個藍天數量,難度係數非常大。

回顧前9個月,1月份全國出現大面積霧霾汙染,長三角地區“淪陷”,導致1月份汙染天數比去年同期增加;

3月份北方沙塵天氣之多為5年來之最,沙塵南下汙染對本地空氣質量影響較大,南京出現PM10濃度升高的明顯的沙塵汙染;

到了6月份,南京的天氣創下幾個之最——降水最少、溫度最高、溼度最低、光照最長,這些都是產生光化學反應的主要誘因,導致6月份臭氧汙染抬頭;

7—8月,南京梅雨季降水少,氣溫偏高,光照偏強,臭氧汙染居高不下,僅8月份優良天數同比就減少了7天;

9月份,雖然空氣質量為近六年來最好,但是由於高溫及靜穩天氣影響,依然沒能為全年拉開優勢。

江蘇省南京環境監測中心站工程師丁峰說,“今年的氣象條件對於全市大氣環境來說是個劣勢,靜穩天氣居多,加上雨水偏少,十分不利於大氣汙染擴散。


南京9月空氣質量體檢報告已送達!點擊查收


雖然在優良天數上略顯劣勢,對比查看六項汙染物濃度均值不難發現,汙染物濃度都在持續下降,顯然是本地有效管控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9月,全市SO2濃度均值為11微克每立方米,NO2濃度均值為40微克每立方米,CO濃度均值為0.7微克每立方米,O3濃度均值為114微克每立方米,這四項汙染物濃度均為近六年內最低值,其中,SO2濃度較2013年下降67.6%。數據會說話,空氣質量在變化,這也印證全市鋼鐵煤炭行業脫硫脫硝等措施所取得的實際成果。

相較於其他汙染物,今年顆粒物濃度雖然較去年有些上升,不過丁峰說,“考慮到去年有利的氣象因素條件,所以對照近幾年來看,顆粒物濃度也在持續下降。”

不得不承認“好空氣靠風吹”是客觀存在的,空氣質量受天氣條件影響很大,但本地大氣汙染管控的改善作用依然明顯。

環保部門人士說,截至目前,

環境空氣綜合指數是近六年最低,從數據上來分析,南京空氣質量明顯好於周邊接壤城市,所以從整體趨勢來看,PM2.5、臭氧等主要汙染物呈下降趨勢,汙染天中,重度汙染天數量下降明顯就是很好的說明。

今年前6個月,雖然優良天數比例比去年同期減少,但其中一級優秀的森呼吸天數卻同比增加一倍,這表明南京的大氣汙染管控措施取得了成效。

南京9月空氣質量體檢報告已送達!點擊查收

環保部門人士說,治霾、治臭氧須攻堅,但更要久久為功。南京工業生產中鋼鐵、熱電、石化等產值比例較重,經濟轉型需要過渡期。

“深圳用了10多年時間,才將霧霾天數量從超過全年天數的一半改善為全年PM2.5濃度下降到28微克/立方米。”

據介紹,今年最後2個多月,南京市將啟動更嚴格的秋冬季汙染管控措施,“雖然目標優良天數有差距,但是秋冬季節顆粒物管控是打好今年藍天保衛戰的關鍵,今年是我們連續第5年實施秋冬季節大氣管控,相較以往,我們會制定更詳實的秋冬季管控方案、企業清單,加強大氣環境專項督查執法,加大工業停產限產數量,重點治理工地揚塵汙染,不斷推進智慧工地建設及常態化運行。”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錢鋒介紹道。

南京9月空氣質量體檢報告已送達!點擊查收

據瞭解,今年10月起,南京將全面開售國六汽柴油,同時環保、公安部門將聯合行動,把打擊黑加油站列入“掃黑除惡”戰鬥,這些措施都將對減少機動車排放汙染起到積極作用。

而早在之前,南京市環保局已經委託南京大學重點研究VOC來源清單及源解析,只有搞清楚本地汙染物來源,才能更好地“對症下藥”。

早知之前,南京市針對PM2.5就做過源解析,搞清楚本地源主要貢獻來源就是燃煤、機動車尾氣、工業生產及揚塵,所以在後面管控舉措上,重點對燃煤、工業生產及揚塵進行管控,取得很大實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