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炒幣」毀了區塊鏈技術

交易所在整個區塊鏈和數字生態中也尚未成熟。交易所儘管比普通投資人有更高的甄別能力,但由於行業尚未規範,交易所一般也不會去做項目的具體落地調研,僅是通過白皮書來判斷項目是否可行,這種單一的甄別方法有時候會面臨項目方中途“跑路”的情況。

不要讓“炒幣”毀了區塊鏈技術

甚至某些交易所和項目方之間也存在著某種潛在利益,有的交易所為了收取項目方額外的佣金,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讓代幣上交易所。

與項目審核和盈利有嚴格的要求的資本市場不同,很多虛擬加密貨幣項目不僅沒有收入,連產品都沒有面市,完全是紙上談兵。有一部分項目方,在交易所上幣的還會採取“兩頭騙”的方式牟利,通過專業包裝過的白皮書欺騙投資人和交易所。

儘管這兩年有關部門先後兩次對區塊鏈技術加強了監管力度,但依然有一些人攪亂幣圈和鏈圈的生態。雖然相關部門禁止了項目方的ICO行為,但項目方表面上關停了國內的平臺,但卻在海外建立註冊地,並繼續向境內用戶提供交易服務。

區塊鏈技術是一門專業的電子加密技術,但現在好像身邊太多人並是不是在潛心研究技術,而是更看重如何從區塊鏈技術當中牟利,怎樣藉助區塊鏈技術的風口投機。

正如標題所說的那樣,不要讓“炒幣”毀了區塊鏈技術,儘管身邊一夜暴富的例子不少,但更多的還是被割的韭菜。想要不被割,就要看項目方社群裡是否有長期運營的意圖,比如使用“友問幣答”等社群管理工具,比如代幣接入大型的交易所,比如長期在社群裡公佈項目進展等等。

虛擬貨幣價格今年一直下跌,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很多此前的韭菜已被收割的差不多,新增韭菜也越發謹慎,如果現在盲目入局只會輸得更慘,投資者應該更要理性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