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盧三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盧三,曾用名“盧之鈞”男、漢族,出生於1958年9月12日。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人。系中國民主同盟盟員,盧鈞窯第六代傳承人。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盧鈞窯陳設藝術品 盧鈞釉-玉壺春瓶

自1978年在南大瓷廠工作,1982年初建廠,致力於盧鈞傳統工藝恢復並研發生產,創建禹州市神後三星瓷業有限公司和禹州市盧鈞窯藝術品有限公司,任董事長、藝術總監。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龍印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盧鈞窯陳設藝術品 盧鈞釉-福祿萬代

同時也是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陶瓷工藝大師、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省陶瓷藝術大師、省輕工業行業協會常務理事、省陶瓷協會副理事長、省古陶瓷鑑定師、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會員、中陶協藝術陶瓷委員會理事、中國古陶瓷協會河南分會理事、省文物考古學會古陶瓷協會理事。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壽桃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天青釉清酒器

張運增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張運增,陶藝家,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鈞窯燒製技藝傳承人,聚彩坊鈞藝工作室,運增窯主人。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他的作品以柴燒為主,作品風格古樸自然,蘊含傳統經典和現代個性風格結合體。突出展現了思想及內涵層次感,完美詮釋了當代柴窯器皿的獨特魅力。作品連續四屆獲得大地獎金獎,連續三屆獲得百花獎金獎。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如果說胎土和礦物質是大自然的貢獻,那麼造型和構思則是藝術家的傑作。

張運增以天然礦物為料,反覆實驗,燒製出開山之作瑪瑙釉系“瑪瑙紅”和“月光白”。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無色成窯畫作開。紫金釉、月光白、赭石綠、孔雀藍、瑪瑙紅……隨著心境肆意勾勒的釉色,釉色融合,形成渾然天成的生命。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作品風格在古老技法的基礎上作出全新演繹,詮釋手藝的新審美、新價值觀,給手藝插上不同尋常的想象翅膀,傳承歷史的夢想,讓這個時代有情懷、有信念、有溫度、有態度。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李向陽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李向陽 ,男、1975年生 禹州市人,中國民盟盟員,禹州市第十三屆政協常委、許昌市第四屆青聯副主席、現為許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鈞瓷燒製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先生1975年出生於禹州市鴻暢鎮,曾在禹州市鈞瓷研究所從事研究工作,受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任星航,2012、2016年先後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研修班”、文化部“中國非遺傳承人研修班”學習。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天祥

他多年來潛心鑽研宋代柴燒鈞瓷技藝,在釉料選取、成型工藝、燒製技術等方面有獨得之秘,其作品造型古樸、釉色渾厚、窯變天成,頗具宋鈞神韻。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國色天香

2012年7月,其鈞瓷作品被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中原貢品”榮譽稱號。

2008年其作品文房四寶“梅、蘭、竹、菊”在第五屆鈞瓷文化節中榮獲“金獎”。

2009年其作品“傲天尊”入選上海世博會。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富貴尊

2011、2016年,其作品“虎頭瓶”、“梅”先後兩次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和“大地獎”金獎。

2015年被評為陶瓷新實力“2015河南省十大青年藝術家”。

2017年7月,其作品《虎頭瓶》、《連年有餘》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連年有餘

研修班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高研班的各位學員們和老師一起去韓美林藝術館近距離觀摩了優秀的現代作品,大家來到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參加了正在展出的“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此次的“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遴選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和中青年工藝美術創作者以及院校創作人員的1000餘件優秀作品參展。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當代優秀鈞瓷藝術家專欄|盧三 張運增 李向陽

同時,雙年展還圍繞“弘揚經典”,展出了中國工藝美術館部分藏品,包括新中國成立至今各個時期的工藝美術大師、老藝人的優秀代表作品,以此構架起中國當代工藝美術創作發展的藝術脈絡與工藝技法展現。

學員們在這次的參展中都感觸頗深,收穫良多,對傳統經典和當代工藝美術有了更深一步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