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成功背後的女人

方鳳娣,1948年3月21日生於上海。姚明母親。曾是籃球運動員,司職中鋒。身高1.88米。14歲進入上海女籃,主力中鋒、隊長。1970年代是中國女籃主力中鋒、隊長。1974年率隊參加在德黑蘭舉行的第七屆亞運會,奪得銅牌。1976年參加在香港舉行的第六屆亞洲女子籃球錦標賽,獲得冠軍。1979年退役後供職於上海體育科研所。

姚明成功背後的女人

姚明談父母:

他們是最普通的一對父母,很疼我,很愛我,當然,也像所有父母一樣囉嗦。如果我回家很晚,媽媽一定會給我準備好吃的,她也可以在2分鐘裡三次走進我的房間,分別告訴我牙刷,牙膏和毛巾都放在哪兒。他們傳授給我的最珍貴的品質是誠實;還有善良,但並不盲目。這麼多年從父母那兒得到了許多可貴的真傳。媽媽是個認真的人,從她那兒我繼承了對事情刨根問底的習慣和做事情毫不含糊的執著。而從爸爸那兒我遺傳了他的幽默感,特別是當有些事情想不明白時,他的哲學是退一步,給自己留出時間調整,然後再去試。

大多父母都命令孩子放學後學這學那,孩子們沒有選擇的自由。我的媽媽從不命令我做此類的事,她讓我嘗試做自己喜歡做的任何事,只要求我不要做壞事。但對於學校日常的功課,她態度就不同了。我完成不了功課的話,就會捱打。媽媽也讓我在家裡閱讀和學習學校未教的東西。要照她的話做其實也不難,因為我對歷史和地理本來就有興趣。我渴望瞭解中國以外的世界,渴望瞭解中國很久以前發生的事。

即使我去體校打球,媽媽也從不對我說:"你一定要拿第一","你一定要得冠軍"或者"你一定要做到最好"。從我的切身經歷來說,母親選擇的這種教育方式是最好的。所以,跟父母住在一起時我很放鬆,不必擔心他們說我做錯了這事那事,應該這樣或那樣打球。當我回家關上門時,我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我會得到安寧

方鳳娣說:"其實,我們這一家子都不是複雜的人。尤其是姚明,他太單純了。他總是很理想化,小時候想當建築師,又想當警察,後來還想過去考古。我一直就想讓他多念一些書,那時六一兒童節,我都買書送給他,有兩本《上下五千年》和《世界五千年》都被他翻爛了。後來我去他宿舍,從枕頭底下翻出一本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我心裡很高興,覺得這孩子是在唸好書。1998年時有記者採訪他,問他有沒有女朋友,他說自己是'三無':沒時間沒精力也沒錢,哪有空去找女朋友。我當時一驚,心想,我們都把兒子看小啦。"

方鳳娣與丈夫在為成長中的兒子驕傲著。他們最喜歡唸叨的,是2001年3月21日,那一天上海東方隊主場輸給八一火箭,在總決賽中1比3落敗。在勝利的人群背後,姚明悄悄走到父母面前,張開雙臂摟住母親說:"媽媽,今天是你生日,我真想贏這場球,拿冠軍來獻給你。"方鳳娣說:"當時,我已經忘了那天是我的生日,姚明跟我說那番話的時候,我只覺得喉頭一陣發緊。"

方鳳娣為人踏實低調,她也要求兒子要這樣。姚明在徐彙區少年體校的訓練中認真刻苦,不久便成為一顆少年新星進入了上海市少體校。當時有媒體要採訪姚明,被母親婉拒了。母親認為孩子還小,宣傳反倒會給孩子帶來一定的副作用。她希望兒子腳踏實地地走好每一步,不想讓他在誇耀聲中飄飄然。

母親全力培養兒子對籃球的興趣,同時也希望兒子接受更全面的教育。"我12歲開始學英文。媽媽說為了將來,我必須學習英文和電腦。記得我學的第一個單詞是'cake',小時候我每天都喝很多水,所以媽媽教我說'I want some water'。我不知道哪個詞是'水',每個詞是什麼意思,但我知道這4個詞一起說我就有水喝了。"姚明回憶。

姚明成功背後的女人

父母也是姚明最好的老師。看球賽時,一家三口圍著討論技藝。-次,看了一場北京隊的比賽,打單濤和巴特爾的"雙塔"戰術。姚明記得單濤有一個動作,是用肘直接架著別人上去的。母親說,你要學學這種動作,要學會利用自己的身體。後來姚明回憶說:"母親的話提醒了我,至少我會用肘了。這樣我的進攻性比較強了。"

東方男籃主場比賽,母親每場都去,在球場可以與兒子聊一會兒,探討球藝。打客場,父母坐在電視機前,討論著兒子的球藝。對兒子防守、進攻、打球態度一一細評。2001年北京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期間,前幾場姚明發揮得不好,母親便在電話裡安慰他、鼓勵他。

姚明赴NBA打球后,一張照片曾打動了很多人:已見衰老的母親方鳳娣把頭靠在兒子肩上,滿臉欣慰與感慨;而姚明神情恬淡,一張臉朝氣勃勃。這是中國兩代籃球人的生動寫照。20世紀70年代,方鳳娣與姚志源打籃球的時候,已經隱隱約約聽說在遙遠的美國有個NBA,但那時候,他們做夢也想不到如今能親身到NBA賽場看比賽,更想不到能看到自己的兒子在NBA打球。

姚明成功背後的女人

儘管姚明已經獨自生活了8年,儘管他在外人眼裡表現得無憂無慮,但母親方鳳娣也能一眼看穿兒子的心事:"我看到他身上的壓力,我希望能幫他,使他放鬆。母親總是最瞭解他的孩子的。"這也許就是母親要離開自己熟悉的家鄉,堅持在休斯敦的理由,她要給姚明一個家、一個對抗完外面的壓力挑戰後,舒緩身心的溫馨天堂。

姚明還沒動身赴美,母親方鳳娣就提前抵達休斯敦打前站,在市區以西的溫莎湖買下了一套房子。姚明到達休斯敦的前夜,母親還在忙著打掃房子。照料兒子成了母親的全職工作,她為姚明整理臥室、洗衣做飯,有時還會輕言細語地提供一些籃球方面的建議。母親精明幹練,將姚明的生活和財富管理得井井有條。

姚明剛進NBA打球時,母親方鳳娣多少有些不放心,她甚至會在姚明訓練時為他送去午餐。母親對姚明的培養是量體裁衣式的,她不急於求成而又嚴格要求的科學方法,都表明了順其自然而又積極引導的策略。正是這些鑄就了姚明一連串紮實成長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