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來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台,系統解決「錢」的難題

機遇來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臺,系統解決“錢”的難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個五年工作做出階段性謀劃,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重大計劃、重大行動。

《規劃》中提出,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機制、加大金融支農力度,詳細部署了資本要素供給,系統解決鄉村振興中“錢”的難題。

多元投入補上欠賬

“鄉村振興要真刀真槍地幹,就離不開真金白銀地投。”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說,補上鄉村建設發展的多年欠賬,光靠農村農民自身力量遠遠不夠。

那麼,錢從哪兒來?《規劃》給出的答案是“多元投入保障機制”。

《規劃》提出,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完善政府投資體制,充分激發社會投資的動力和活力,加快形成財政優先保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

從政府層面看,要明確和強化各級政府“三農”投入責任,公共財政要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加大政府投資對農業綠色生產、可持續發展、農村人居環境、基本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支持力度。

《規劃》明確,支持地方政府發行一般債券用於支持鄉村振興領域公益性項目,鼓勵地方政府試點發行項目融資和收益自平衡的專項債券。

事實上,財政部今年已將鄉村振興項目作為探索專項債券的八大領域之一。8月20日,四川省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全國首隻鄉村振興專項債券,宅基地改革帶來的收入將為償還本息提供保障。

對於如何使用土地出讓收益,《規劃》明確,要“提高土地出讓收益用於農業農村比例”。《規劃》進一步指出,制定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範圍、提高農業農村投入比例的政策性意見,所籌集資金用於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此外,建立新增耕地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餘指標跨省域調劑機制,將所得收益全部用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支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在引導和撬動社會資本方面,《規劃》提出,鼓勵工商資本投入農業農村,鼓勵利用外資開展現代農業、產業融合、生態修復、人居環境整治和農村基礎設施等建設。

不過對於涉農股份合作制企業,《規劃》也同時提出,完善利潤分配機制,要明確資本參與利潤分配比例上限。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鄉村公共服務研究創新團隊首席研究員黨國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規劃》中幾十項重大工程都予以了明確資金配套,將給農民和農村帶來實際利益,含金量很高。

 穩妥推進“兩權”抵押試點

除了政府和社會資本的投入外,農村金融發展滯後,農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資金問題也有待解決。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國家支農體系相對薄弱,農村金融改革任務繁重,城鄉之間要素合理流動機制亟待健全。

《規劃》提出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好滿足鄉村振興的多樣化金融需求。措施包括健全金融支農組織體系、創新金融支農產品和服務和完善金融支農激勵政策。

具體來看,《規劃》提出,穩妥有序推進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農民住房財產權、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試點。探索縣級土地儲備公司參與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兩權”抵押試點工作。

“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始於2015年。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農民相對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和擔保物,“兩權”抵押對盤活農村資源,解決農民貸款難問題非常重要。

《規劃》還提出,結合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利用量化的農村集體資產股權的融資方式。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支持農業企業依託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壯大。同時,引導持牌金融機構通過互聯網和移動終端提供普惠金融服務。

將出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

在發展鄉村普惠金融方面,《規劃》提出要形成多樣化農村金融服務主體,對大型商業銀行、中小型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都提出了明確要求。如指導大型商業銀行立足普惠金融事業部等專營機制建設,完善專業化的“三農”金融服務供給機制。

對於激勵政策,《規劃》提出,要抓緊出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制定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辦法;發揮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的引導作用,將鄉村振興作為信貸政策結構性調整的重要方向。

此外還提出,改進農村金融差異化監管體系,合理確定金融機構發起設立和業務拓展的准入門檻。

證券、保險、擔保、基金、期貨、租賃、信託等也被鼓勵將金融資源聚焦服務鄉村振興。

比如在保險和期貨方面,《規劃》提出,探索開展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健全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發展農產品期權期貨市場,擴大“保險+期貨”試點,探索“訂單農業+保險+期貨(權)”試點等。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認為,除了銀行要向農民提供貸款服務外,還應該鼓勵民間資本,鼓勵金融互助,讓農民自己解決資金問題,把農民的錢切實用到農民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