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長膠那點事兒,防弧圈乃首要任務!

再談長膠那點事兒,防弧圈乃首要任務!

對於長膠這種“怪異”的打法,作為長膠選手要“怪”字當頭:底板要怪、膠皮要怪、擊球角度也要怪,俗稱三怪。如果加上打長膠的人的性格再“怪”點,那就全了。

防弧圈是長膠選手的重中之重,不潛心研究如何防弧的長膠選手當屬不務正業。縱觀當前乒乓打法,弧圈大行其道,八十歲的老乒乓工作者也時常拿弧圈說事。六七十年代的前三板快攻,目前只能在直板正膠選手身上依稀看見些影子。每次比賽均有大批弧圈選手集結,令人生畏,長膠選手應有堅定的信念:

明知臺上有弧圈,越是弧圈越向前,任憑弧圈多變幻,防弧決心永不變!
再談長膠那點事兒,防弧圈乃首要任務!

長膠選手站位,取臺中站位為最佳,用身體護住臺子,切不可退臺(橫拍長膠削球選手除外)。若被對手打出出臺弧圈,長膠選手將無計可施。也就是說,即使被對手強大的弧圈拉昏,也要昏倒在臺前。醒來的第一句話應該說:我是被對手拉昏在臺前而不是臺後,我沒退臺,我堅持了長膠的站位原則,我昏得很光榮!

打長膠,發球後的第一板子尤其重要。反膠選手是發球搶攻,正膠選手是發球搶搓,長膠選手有四搶:第一,發球搶擠;第二,發球搶帶;第三,發球搶拱;第四,發球搶撕。搶擠是借力減力,而搶帶搶拱搶撕都屬主動發力。以上四項是對手接發球不起弧圈情況下的擊球法,若對手接發球直接起弧圈,長膠選手的第一板子只可用擠和帶的方法與之對抗。

再談長膠那點事兒,防弧圈乃首要任務!

之前提到過關於使用長膠的“六字方針”,即撇、撕、帶、拱、彈、擠,現略加分解再忽悠一二。

撇:多用於直拍正手長膠。對於一些高於網的相對機會球,若用俗稱殺球的方法擊球,因長膠膠皮不具備粘性及澀性,吃不住球,易殺球下網或走板太高而出界。往往用撇的打法讓球橫向過臺,成功率高,撇球充分利用了前衝力與橫切力的合力擊球,擊過去的球落點刁鑽、下沉,使對手難以捕捉到其正確的落球點。

撕:多用於橫拍反手長膠。不管是低於網還是高於網的來球,均可使用撕球擊法,上轉、下轉、不轉球皆可撕。對於側轉球,既可順其轉撕,也可逆其轉撕,擊球要點是:小距離的橫向走板 ,觸球瞬間有一個橫切抖腕動作,撕過去的球斜向下扎,不起跳,對手難以招架。尤其接發球時,用撕球擊法,第一板即可創造機會。防弧圈時也可以撕,用撕的方法接弧圈更有助於化解其旋轉度,從力學分析來講,撕弧圈球存在往後及橫向兩方面力的分解。

再談長膠那點事兒,防弧圈乃首要任務!

帶:多用於直板正手長膠,橫板反手長膠也可以帶,但往往帶不到好處。帶球技術需很好的手感才行,防弧圈時用帶球擊法是化解弧圈最有效的手段,而且帶過去的弧圈球具有反進攻性。上轉、下轉、不轉球均可以帶,但帶不轉球時發力要謹慎,小心帶飛球。帶球技術很難練,應有100%的天賦再加100%的努力方可練成。

拱:多用於橫板反手長膠。上轉、下轉、不轉球皆可拱,但對弧圈球不能拱。拱球速度快、線路長,既可拱兩個大角、又可追身拱,不管多低的來球都能拱,拱球是長膠打法中最兇狠惡毒的套路, 其效果如同反膠選手爆衝弧圈。

發球搶拱,會令對手防不勝防,拱球時切不可運用手腕動作,手腕要僵硬,運用大臂的力量把球推出去。拱下轉球時拍型要放平一些,拱上轉及不轉球時,拍型要抬高一些。近年來,作者一直致力於長膠拱球事業的發展,從鬧市拱向鄉鎮,從鄉鎮拱向農村。一路拱過去,對頗有感嘆:人生幾個秋,不拱不罷休,煩惱和憂愁,一拱就了之。

再談長膠那點事兒,防弧圈乃首要任務!

彈:不管是直板長膠還是橫板長膠,只要來球的高度合適,都可以彈。彈過去的球下沉,長膠的彈球方法與反膠的彈球方法一個路子。

擠:是防弧圈球的主要手段。擠弧圈時,不能用手腕動作,很轉的弧圈,拍面前傾;不太轉的弧圈,拍面後仰一點即可,不要等弧圈蹦起來再擠,判斷好弧圈的落點,迅速出板,將討厭的弧圈扼殺在萌芽之中。擠球是長膠選手必修課程,這門功課不及格,將會被弧圈拉得滿地找球。對於橫板長膠削球打法,筆者不甚瞭解,不能指手畫腳加以評述,以免說些外行話,讓人見笑。

我發現乒乓界人才濟濟,許多選手多才多藝,能工巧匠者亦不乏其人,是一個不錯的圈子。不同行業的人為了一個共同的業餘愛好湊在一起,打完球后:湊個小錢、下個小店、喝個小酒、吃個小飯、談個小球、吹個小牛、“欺負”個專業小選手(6歲以下),真是人生之幸事!

(轉自網絡)

再談長膠那點事兒,防弧圈乃首要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