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稻香村商標權之爭,北京稻香村一審敗訴

10月12日,南北稻香村商標權之爭暫落帷幕,蘇州稻香村一審勝訴。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法院針對蘇州稻香村訴北京稻香村商標侵權案做出一審判決:北京稻香村立即停止侵害商標權的行為,涉案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字樣,賠償蘇稻115萬元。

一個月前,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判決公告指出,被告北京蘇稻公司、蘇州稻香村公司停止在“粽子、月餅、糕點”等商品上使用“稻香村”商標,並賠償原告北京稻香村公司經濟損失3000萬元等。

南北稻香村商標權司法爭奪戰愈演愈烈,互不相讓。面對2個打得不可開交的稻香村,不明就裡的消費者懵了,誰才是真正的稻香村?!

這不怪消費者不瞭解,截止目前,圍繞稻香村之爭已經歷經十多年的歷史,南北兩地的法院判決仍然難以解決目前的糾紛。

真相究竟如何,歷史不會說謊。

公開資料顯示,蘇州稻香村創立於1773年的蘇州,北京稻香村則誕生於1983年的北京,據說歷史追溯1895年開設的 “稻香村南貨店”。

南北稻香村商標權之爭,北京稻香村一審敗訴

根據商標註冊史,商標準冊在先的蘇州稻香村,2003-2008年曾兩次授權北京稻香村使用“稻香村”商標。

王老吉之爭,已經讓一個好企業加多寶一蹶不振,目前愈演愈烈的稻香村之爭不要傷及一個有歷史底蘊的品牌。

南北稻香村商標權之爭,北京稻香村一審敗訴


溯本清源,“蘇稻”比“老北稻”更久遠

生活在南方的消費者會認為蘇州稻香村最正宗,而北京的消費者則會認為北京稻香村才是老北京味兒。

他們遠沒有想到2個稻香村,現在打的不可開交。

公開資料顯示,稻香村集團的前身為蘇州稻香村。稻香村始創於公元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的蘇州,已持續經營245年,是中國糕點食品行業現存歷史悠久的百年企業。

稻香村的聲名遠播與那位多次下江南的乾隆皇帝有著密切淵源。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蘇州品食稻香村糕點後,讚歎為“食中雋品,美味不可多得”並御題匾額,名揚天下。稻香村在產品上堅持“工匠精神”,傳統手工技藝都是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方式代代相傳。從創始至今已經傳承至第六代。

而北京稻香村成立於1983年,最早是經營南味熟肉製品及糕點、素菜、小食品,並不具備糕點製造能力。

據傳,北京稻香村歷史能追溯到清末。文獻顯示,1895年,南京人郭玉生在前門外觀音寺創辦“稻香村南貨店”,經營各種南味食品。

後因戰亂、經營等原因,經營了30多年關張倒閉,北京便再無 “稻香村”。

後來的北京稻香村正是宣稱自己是“稻香村南貨店”的傳承者,才申請下來這“中華老字號”。

南北稻香村商標權之爭,北京稻香村一審敗訴


不過,北京稻香村前身“北京東城區稻香村南味食品店”創始人劉振英老先生在前門稻香村南貨店關張時只有5歲,不可能在稻香村工作過,為稻香村傳人之說難以令人信服!而至於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傳人的蹤跡更是無人知曉、無據可查.

反觀蘇州稻香村,“蘇式月餅製作技藝”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蘇稻繼承了“稻香村”老店、經營地,仍然留有歷史“稻香村”老店人員,自成立以來技藝傳承無間斷,傳承人無間斷,現已傳承至第六代,每代傳承人皆有記載,均可追溯、考證。

北京稻香村的歷史遠遠晚於1773年在蘇州創立的蘇州稻香村。

做到歷史傳承的蘇州稻香村,1999年和2006年兩次被授予“中華老字號”榮譽稱號,獨佔鰲頭,可謂實至名歸。儘管後來北京稻香村也被評為“老字號”,到底哪家才真正是正宗稻香村,一目瞭然。

正宗蘇州稻香村:中華美食名片

作為糕點界首屈一指的中華糕點老字號,蘇州稻香村這些年在全國各地加速開店佈局,遠銷海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更是在電商平臺上做的風生水起,不斷刷新銷售記錄。

消費消費者在天貓、京東上購買到的稻香村都是源於蘇州的正宗蘇州稻香村,而非侷限在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北京稻香村。

倘若要說起北稻與蘇稻最大的差異點,那不得不提在電商上的策略佈局。早在2009年,蘇稻已洞察到互聯網對消費的影響力,積極佈局、開拓線上銷售渠道,連續多年成為了京東、天貓、淘寶、1號店等糕點、月餅行業的第一名。僅2016年中秋月餅一項,在電商平臺的銷售額就高達2億多元。2017年,整體電商平臺收入7億的銷售規模,今年預估有10個億的銷售規模,佔公司總營收近三成。

今年,蘇稻和天貓建立極速達合作,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藉由天貓快速物流平臺,用戶通過線上下單,線下即可獲得足不出戶的消費體驗。

老字號融入新零售煥發第二春。

蘇稻目前在全國範圍內擁有9個現代化食品加工中心、600餘家專賣店,每年開店數持續增長,無論是規模還是覆蓋面,遠超其他品牌。

作為中華美食的傳承、發揚者,蘇稻已經名揚海外,將糕點銷售至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在加拿大溫哥華設立專賣店,蘇州稻香村已然成為中國的一張標誌性名片。

為保護稻香村這一老字號,蘇稻專門成立海外業務部,國際商標註冊保護。稻香村集團總裁周廣軍所說:“稻香村的定位應該是中式糕點的代表,在全球範圍內,只要提及中國糕點、烘焙食品,第一個能讓大家聯想到的品牌就是‘稻香村’”。


南北稻香村之爭,北京、蘇州法院的判決也不同,這讓曾經授權北稻使用“稻香村”商標的蘇稻很受傷。

蘇稻單“禾”稻香村商標民國時註冊,1979年商標法頒佈後又再次註冊;而北稻的“三禾”是在1988年註冊的,是在蘇稻授權商標使用期間註冊的。

南北稻香村商標權之爭,北京稻香村一審敗訴


2003—2008年,蘇稻曾兩次授權許可北稻使用“稻香村”商標,且北稻成立時間晚於蘇稻商標註冊時間,方簽訂許可合同並於商標局備案,聲明共同維護稻香村的品牌。在商標授權許可期間,北稻的“三禾”商標在1988年獲得註冊,從而引爆誰是真正的稻香村之爭。



隨著稻香村在全國聲名遠播,假冒者蜂擁而至。

蘇稻在全國各地通過訴訟和工商投訴等多種形式打擊數十家假冒稻香村,同時也在蘇州、北京兩地起訴北京稻香村侵權,這些案件均正在審理中,北稻獲得了實實在在在的侵權豁免利益。

南北稻香村商標權之爭,北京稻香村一審敗訴


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信息顯示,蘇稻作為“稻香村”傳承人(以及中華老字號,在先企業名稱權人、註冊商標權人)自2010年起,在各地對攀附“稻香村”老字號假冒銷售的店鋪進行維權打假有100多起,各地維權打假案件皆勝訴。

裁判案例顯示,蘇稻在北京地區起訴煙臺稻香村、澳門稻香村、玉田稻香村侵權案,北京地區法院均判決蘇稻勝訴。

2011年,蘇稻起訴煙臺稻香村侵權,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蘇稻擁有“稻香村”商標專用權,認定煙臺稻香村侵權,判決煙臺稻香村停止侵權行為,並登報啟事消除影響,同時賠償蘇稻5萬元經濟損失。

2012年,蘇稻起訴澳門稻香村侵權,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認為蘇稻擁有“稻香村”商標專用權,認定澳門稻香村侵權,判決澳門稻香村停止侵權行為,並登報啟事消除影響,同時賠償蘇稻20萬元經濟損失。

2015年,蘇稻起訴玉田稻香村侵權,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認為蘇稻擁有“稻香村”商標專用權,認定玉田稻香村侵權,判決玉田稻香村停止侵權行為,並登報啟事消除影響,同時賠償蘇稻74萬餘元經濟損失。


從2015年起,北稻起訴蘇稻侵權後,為了維權,蘇稻分別在北京、蘇州兩地反訴北稻商標侵權、不正當競爭和虛假宣傳(北京3起,蘇州2起)。之前,蘇稻與北稻的糾紛多年來一直沒有定論,此次蘇州案件的判決對於稻香村老字號維權的意義非常重大,持續多年的“稻香村”商標糾紛案誰才是正宗老字號愈發清晰。

10月12日,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法院一審判決要求,北京稻香村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停止侵犯原告蘇州稻香村第352997號註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即停止在其生產銷售的糕點商品包裝上使用“稻香村”文字標識,並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蘇州稻香村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合計115萬元。

南北稻香村商標權之爭,北京稻香村一審敗訴


這一判決呼應了蘇稻一直呼籲的尊重歷史原則、保護在先權利原則、誠實信用原則。

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

作為中華美食的傳承者,蘇稻堅持產品傳統工藝的同時,融入市場創新元素。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者更多追求更健康的產品。針對消費市場的巨大變化,蘇稻的對旗下產品進行了創新。

首先是對產品的口感進行改變,做健康的減法。傳統糕點存在“高油高糖高葷”的特點,針對消費者健康消費的訴求,蘇稻對產品進行重點改良,將成分中的糖度降低了7%,比以前更低糖、低脂、低油,更加契合現今推崇的輕食、健康的生活理念。

其次,產品做加法,引入新品種,做健康的加法。為抓住年輕人的味蕾,蘇州稻香村不斷嘗試與著名品牌和老字號跨界合作,推出聯合品牌產品,包括東阿阿膠、中茶、國博、功夫熊貓、HelloKitty等。

針對年輕群體鍾愛遊戲這一特點,蘇稻與劍網3合作推出定製款月餅,據統計,上線幾天銷售近4000盒;中秋佳節之際,蘇稻還把3D打印技術應用到月餅禮盒中,推出了一款“月球燈”的中秋特別款,月球燈開機連接藍牙音箱後用手機AR掃描6款內配月餅小盒可以聽到6種不同的音樂,這款融合3D打印懸浮月球燈的黑科技月餅款已取得不錯的市場銷量與好評。

蘇州稻香村更是不斷進行創新整合,將地方特色糕點也融入了現有產品體系,目前已成為中式糕點的集大成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