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忠集市何以聞名遐邇


吳忠集市何以聞名遐邇


上世紀80年代的吳忠集市

寧夏著名作家石舒清對吳忠的富庶倍加讚歎,他寫道:“在寧夏,吳忠市無疑是最為富庶的地方,這裡土地肥沃,盛產大米,有清一代,這裡的大米曾居貢米之列……吳忠也是有名的商貿集散中心,黃河穿城而過,秦渠漢渠交錯,使吳忠素來就有著‘水旱碼頭,天下大集’之稱。”

早在明朝時期,吳忠便成了陝、甘、內蒙古在寧夏貿易的中心之一。

據《朔方道志》載:明朝時“吳忠堡列市數十處,逢三、六、九交易,逢集至者,駢肩累足,極為繁盛”。與吳忠堡相鄰的金積堡則設“集市四處,列市數十處,逐日交易,商賈雲集……”。

當時已有商行、木行、鐵行、皮行、騾馬市、羊市、牛市、柴草市、炭市、菜市、糧市、肉市之設,商品經營之趨專業化,而且這種逢三、六、九交易的集市貿易形式一直到今天還在沿用。

清光緒元年(1875年),吳忠堡有商行、經紀牙儈和農民交易所。

光緒十二年(1886年),吳忠堡日趨繁盛,蘭州、武威等地的商人將貨物通過黃河運載,順流而下,在吳忠聚散;平涼、天水、綏德、米脂、五原、磴口、包頭等地的商人則靠駝隊從旱路將貨物雲集吳忠進行交易,吳忠成為名副其實的水旱碼頭。

吳忠集市何以聞名遐邇


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三年(1911年),在吳忠堡有較大的坐商字號15家,當鋪2家,主要商號有“祥泰禎”“祥泰元”“祥泰成”“自立忠”“自立長”“自立新”“慶泰恆”“義成傑”“義興傑”“義順當”“義和當”“恆興奎”“同盛長”“興盛會”“天心協”

主要銷售綢緞、布匹、大小百貨、雜貨、山貨、海味、五金製品及民族宗教用品等。

此外,較大的藥鋪有“九如堂”“長春堂”“源興奎”“義和堂”等6家。

還有紙鋪、鞋鋪、木匠鋪、鐵匠鋪、飯館、車馬店,以及行商、單幫、小商小販。當時的鼓樓街、石橋子、東西街、南北街店鋪林立,每逢集日,人流蜂擁,極為繁盛。

晉商創辦的“自立忠”“自立長”“自立新”“天心協”等商號,資金最多的有白銀七八萬兩,最少的有三千兩左右。

由山西臨猗縣賈莊村張姓和萬泉縣閻景村李姓兩家合資在寧夏寧安堡(今中寧)開辦的“慶泰恆”商號,後來也在吳忠開辦了“永昌隆”商號作為總號。回商大家則有“天成和”“萬生財”“永興隆”“福順安”四家。

民國9年(1920年),晉商因發展困難,紛紛撤回山西,回商在吳忠幾乎獨步天下,較大的回商有李、牛、白、馬四大家。

李姓的商號叫“天成和”,牛姓的商號叫“萬生財”,白姓的商號叫“永興隆”,馬姓的商號叫“福順安”。

此後,又發展成為“四馬、一何、一丁、一李、一楊”八大家。

“四馬”即馬季林、馬五洲、馬月坡、馬漢武,“一何”即何義江,“一丁”即丁生奎,“一李”即李鳳藻,“一楊”即楊春光和楊志傑合辦。這八家除馬季林的“廉益店”是漢族商人開的外,其餘七家都是回商開的。

民國12年(1923年),京包鐵路通車後,吳忠商業得到進一步發展,商品購進以天津包頭為主,從包頭卸貨後由水路運抵吳忠,或用駱駝經伊克昭盟(今內蒙古鄂爾多斯)運回。

民國19年(1930年),吳忠、金積、靈武一帶的農村富戶,也紛紛進城經商,吳忠堡有大小行商百十戶。

吳忠集市何以聞名遐邇


商人一般在旱路使用駱駝,在水路僱用船筏長途販運。其中有八家經濟實力較雄厚的大商號是:吳東鄉馬漢武的“福順安”、馬嶽州兄弟的“振興永”、馬月坡的“福興魁”,吳南鄉李鳳藻的“天成和”,靈武崇興寨何義江的“興順源”、丁繼祖的“慶盛魁”、王兆瑞的“興盛魁”,金積洪樂府馬順的“宣德堂”。

這八家商號都有駝隊,最多的“天成和”有駱駝200多峰,少的也有10峰以上。

他們有的合夥經營,有的單獨經營。將寧夏、甘肅的羊毛、羊皮、大麻、枸杞、藥材等運往包頭,再轉運到綏遠、張家口及京津等地。

一些大商號不僅在吳忠堡和金積堡有商號,而且在外地也有,如“天成和”商號分設在包頭、歸綏。

各家商號經營的方式多為“四兼”,即兼股東、會計、採購、運輸。經營的品種項目主要有綢緞、布匹、百貨、山貨、海味、食品、金銀首飾、藥品等。

隨著吳忠商業貿易的發展,吳忠飲食、服務業等也相應發展起來,當地一些農民,特別是回族群眾在農閒時紛紛進城擺茶糖乾果攤,或賣牛羊肉、熟食,也有開客店、車馬大店的,充分體現了回族人民吃苦耐勞、適應性強,亦農亦商適應多種職業,特別是善於經商的特點。

吳忠集市何以聞名遐邇


至1933年,吳忠已成為寧夏商業中心,同時也成為有名的“回族商埠”。

20世紀30年代後,吳忠的食鹽及鴉片煙走私嚴重,官商勾結由烏池、白池私運食鹽,並由包頭販運鴉片毒害回、漢人民。

馬鴻逵統治寧夏後,對商業實行資源壟斷,加之日本侵華,封鎖交通,使吳忠商業幾經摧殘。

馬鴻逵壟斷商業的手段之一是稅目繁多,僅商業方面就有利得稅、所得稅、菸酒印花稅、落地稅、過境稅、店鋪捐、油捐、捲菸特捐等。

另外還有一些投機官僚勾結寧夏銀行,囤積大批貨物,牟取暴利,壟斷市場,加速了吳忠大部分商號在抗戰勝利後倒閉了。

剩下不多幾家,資金不到半數。有些在抗戰勝利後,轉移到天津做買賣去了,新中國成立後才回到吳忠。

近代吳忠商業的繁盛,為之後吳忠建設“商埠中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今天的吳忠商業活動影響更為廣泛,“天下大集”的美譽使得吳忠商業經濟在寧夏獨具魅力,盛名傳遍天下。

吳忠集市何以聞名遐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