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鬆籌,水滴互助,與保險有啥區別,哪個靠譜呢?

脫貧四五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一場大病,常常是摧毀一個家庭的頭號殺手。根據相關數據,中國的癌症治療平均花費是30萬元左右。

面對如此高額的花銷,除了掏空家底和向親戚朋友借錢外,很多人迫不得已,也會去一些籌款平臺籌錢,或者參加一些大病互助組織,希望藉助大眾的力量渡過難關。

在朋友圈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籌款平臺(如輕鬆籌)、互助平臺(如水滴互助)的營銷鏈接,見得多了,有些人就會忍不住動起歪腦筋:

既然大家看病了都去籌錢,那我還傻了吧唧地花錢買保險幹啥?

這些籌款平臺、互助平臺真的有我們想的那麼神通廣大嗎?它們和保險有啥區別?我們到底該買保險還是參加互助籌款?今天保險君就針對這些問題好好說說。

輕鬆籌,水滴互助,與保險有啥區別,哪個靠譜呢?

1、大病籌款,並不是那麼好籌的

大病籌款,一般是病人或病人家屬在籌款平臺發起籌款信息,把病人個人信息、病情證明等各種資料放到平臺上,這些信息會生成一個鏈接,鏈接上附有“捐款按鈕”,鏈接藉助微信等社交媒體進行傳播,獲取更多陌生人的捐助。

這種籌款方式,其實本質上和向親戚朋友借錢沒有太大區別,都是藉助人的同情心去獲取捐助。二者最大的區別是:籌款是不需要還的,借錢是需要還的。也正是這個區別,造成了“大病籌款”模式的幾個缺點:

(1)因為籌款不需要還,不勞而獲給了很多小人可乘之機,產生了很多“濫捐”、“騙捐”等亂想。

保險君隨手搜了一下新聞,在某知名籌款平臺,有人明目張膽地給狗籌款,有人家裡好幾套房,還去裝可憐地募捐。甚至有人爆料,有不法分子專門偽造各種病歷等募捐材料,形成黑色產業鏈。

(2)因為很多籌款平臺信息五花八門,很難辨別真偽,加上朋友圈各種募捐層出不窮,很多人捐了一兩次之後就失去了信任,這導致籌款平臺的很多的募捐項目進展緩慢,很多計劃籌款20萬的項目只籌了一兩萬就草草收場。

所以,如果指望籌款平臺籌款治病,很可能延誤病情,耽誤治療。

輕鬆籌,水滴互助,與保險有啥區別,哪個靠譜呢?

2、網上宣傳的互助計劃,靠譜嗎?

你有沒有在網上看到過這種消息:

只需要往XX平臺存10塊錢,成為會員,如果你哪天生了大病,就可以獲得30萬的大病補助。並且,只要交錢就能成為會員,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10塊錢,就能成會員!

看起來是不是很誘人?保險君的朋友前一段買了一款重疾險,同樣是30萬保額,一年要交四五千塊,並且投保條件一大堆兒,什麼體重超標不行,抽菸太多不行,哪像互助平臺這麼親民,這麼接地氣?!

但是保險君要說的是:

一分價錢一分貨,便宜的東西往往隱藏著高風險。

說幾個互助計劃的“主要風險”:

(1)在互助平臺的《行動公約》裡,有以下幾條:

有可能受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影響,而無法繼續提供服務;

由於技術、網絡等原因導致會員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會員數量低於 20 萬人時,有權終止本項目。

這幾條翻譯成人話就是:互助行動會因為以上幾個原因隨時終止,錢賠不了了,並且互助平臺不承擔任何責任。

此外,參加互助計劃,你還可能面臨互助平臺倒閉、或者捲款跑路的風險。在過去幾年時間裡,有幾十家互助平臺倒閉,一個平臺說倒閉就倒閉,說不賠錢就不賠錢,你說虐不虐心?!

輕鬆籌,水滴互助,與保險有啥區別,哪個靠譜呢?

(2)互助計劃並不是只交10元錢就了事了,一旦有人生病,產生了賠款,就需要再繳費,實際累計交的錢並不少。

互助計劃的套路是這樣的:假如10萬人參加互助計劃,每個人交10塊,形成100萬的資金池。10萬人中誰生病了就去這個池子裡拿錢,例如生了大病可以領取30萬。

只出不進池子裡的錢遲早要用完,所以互助計劃會規定:當有人領了錢時,沒生病的人要繼續往池子裡交錢,以保證池子裡資金充足,所以,並不是只交10塊就可以一直享受保障,實際上你交的錢要比10塊多很多。

這其實是一種“加了規則”的籌款方式。

同時,因為很多互助計劃缺乏嚴格的會員審核機制,這就會引來很多身體不是很健康的人“故意加入”,以儘快獲得互助金,如果有病的人和健康的人無差別地成為會員,這對健康的會員來說是很不公平的。

3、保險是受國家嚴格監管的金融產品

與互助、大病籌款等方式相比,保險在創立之初雖然也有互助共濟,風險共擔的性質,但在引入國家監管和金融規範之後,保險成為非常嚴謹的金融產品,能夠最大程度地均衡每一位參與者的利益和公平。

首先,保險公司在成立時就必須有雄厚的資本,並且銀保監會每年會核查保險公司的償付能力,確保保險公司在出險時有錢可賠。

並且,即使保險公司倒閉了,投保人也不用擔心,銀保監會會指派其他的保險公司繼續承保,投保人的保險權益一點也不會受到影響。有國家的嚴格監管,完全不用擔心保險公司倒閉或者賴賬不賠。

輕鬆籌,水滴互助,與保險有啥區別,哪個靠譜呢?

此外,每一款保險產品都經過精算師的周密計算,並報備銀保監會審核通過才能上市。所以,保險在產品定價、投保人審核、出險後的理賠等多個方面都比互助要更專業,能最大程度平衡每一個投保人的利益,不會在投保人之間形成不公平的情況。

總結來說,無論是大病籌款、互助計劃還是保險,都是當下人們面對疾病風險的一種應對方式,本質上都是花錢買一份安心,至於你最終選擇哪種方式,就需要你自己獨立判斷“哪種方式讓你花了錢安心”並做出決定了。

-----

本文由「企鵝問保」原創發佈,保險問題就問企鵝問保。關注「企鵝問保」保險問題隨時問,還能聽闊愛的保險君科普各種保險知識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