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照金革命史|紅二團衝出重圍

红色照金革命史|红二团冲出重围

紅二團衝出重圍

1933年的6月2日,一場惡戰開始了。拂曉,部隊一鼓作氣登上東驪山。與此同時,敵警備一旅唐嗣桐部和臨潼敵保安團,從另一座山上山。紅二十六軍紅二團的戰士奮不顧身,先敵數分鐘搶佔高山頭,阻擊敵人,掩護大部隊向秦嶺山區進發。敵人緊追不捨,緊緊咬住紅二團不放。為了迅速擺脫敵人合圍,劉志丹、汪鋒帶大部隊先行撤出陣地,向羊毛山前進,王世泰帶騎兵連掩護撤退。沿途,部隊又碰到幾股民團堵截,在這危急時刻紅二團的指戰員再次顯現出了共產黨員的品質毫無退縮之意,連續衝鋒,殺開一條血路,翻越兩座大山,日經五戰,行軍一百餘里,於下午4時多,到達蘭田縣的流峪口。紅二團原計劃由流峪口進山向商洛方向突圍,但因山口地勢險要,有敵許家廟民團把守,無法進山,後改道抵厚子鎮穆家原宿營。尾追的敵人當夜也在距我軍十餘里的地方宿營。

穆家原距厚子鎮不遠,那裡駐守民團大約七、八十人。為了防備敵人偷襲,政委汪鋒(蘭田縣人),利用舊有的關係派人與民團交涉,達成互不侵犯的協議,為部隊爭取到稍事休息的時間。

6月3日,鑑於翻越秦嶺南下受阻,擬東進箭峪口。清晨,部隊剛剛行進不到十里,就中了當地民團的埋伏。經過反擊後,敵餘部逃竄。

部隊拉成行軍隊形,先頭部隊由隨營學校學員和少年先鋒隊擔任,後衛由團長王世泰帶領騎兵連阻擊尾追之敵,繼續向東北方向前進。大約行至三十多里的地方,突然與一股民團遭遇。頓時,槍聲四起,部隊前進受阻。志丹當即命令先頭部隊迅速搶佔右方一個山頭,打通隘口。此時,敵人已由山頭的另一側向上爬去。這裡地形十分不利,右有懸崖,左為峭壁,前後受敵,處境萬分險惡。這時的紅二團戰士,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發揚勇猛頑強的作風,和敵人展開了血戰。隨營學校的學員,本是一批幹部的後備力量,個個都是經過戰火錘鍊的英雄。在這關鍵時刻,班長黃羅斌帶領全班戰士,硬是憑藉不怕犧牲的革命精神和對敵的仇恨,搶先佔了制高點,打退扼守隘口的敵人。先頭部隊趁機衝鋒,打得民團倉惶逃竄。紅二團轉鋒向東,經周楚廟橋南至箭峪口宿營。

夜宿箭峪口,並未脫離險境。離敵唐部不到二十里,另據群眾反映,渭南守敵韓石本警備師距也只有二十多里,華陰、華縣、潼關又駐紮著馮欽哉的部隊。加之,這一帶民團實力較強,敵情仍然十分嚴重。

6月4日凌晨,紅二團進入箭峪溝。箭峪溝長達六十餘里,溝中石頭很多,騾馬行走困難,所以部隊前進速度很慢。中午,敵人追了上來,與後衛部隊接火,戰鬥十分激烈。好在溝裡狹窄,敵人無法展開,紅二團邊打邊走。下午四點多鐘,進入到一段開闊地帶,敵人加強了攻勢,迫擊炮、重機槍鋪天蓋地而來。為了掩護志丹、汪鋒帶主力繼續前進,王世泰帶步兵一連阻擊敵人。敵人越攻越猛,紅二團節節後退,最後強行退至溝右的一座山頭。山大溝陡,戰士們幾乎是爬著上去的。敵人分兩路追擊,一路追擊主力隊,一路向山上進攻,就這樣一直戰鬥到夜幕降臨的時候,擺脫了敵人的追擊,也與主力失去了聯繫。在三天後,經過追趕與主力部隊在青崗坪附近匯合。

至此,紅二團離開照金已整整一週。一週內找不到地下黨組織,聯繫不上群眾,在敵人連日圍追堵截下,孤軍作戰,全力苦撐。原以為,這裡會像照金和心、武兩區一樣,黨組織力量強,群眾基礎好,誰知並不像我們想的那樣。連續作戰繳獲敵人的二百多支槍,反成了包袱。無可奈何,只得將多餘的槍支,在箭峪口一火焚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