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女子劍術高超,一招打敗白猿仙,深得勾踐賞識並助越國滅了吳國

劍,古代兵器之一,屬於“短兵”。乃是兵中王者,被稱為“百兵之王”。古王皆有君子之氣,亦有皇上君臨天下之說,素有“百兵之君”的美稱。古代的劍由金屬製成,長條形,前端尖,後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現在作為擊劍運動用的劍,劍身為細長的鋼條,頂端為一小圓球,無刃。

劍,古之兵器,武者常以其佩於身,彰顯君子之風。劍,為短兵刃,素有“百兵之王”之稱,在一些歷史演義小說之中,我們常會看到許多高手皆佩戴之,且也是用劍高手,諸如趙雲、關羽皆是用劍高手,而在許多古典小說裡,用劍高手更是多如牛毛,諸如,《三俠五義》裡的南俠展昭,雙俠丁兆蘭丁兆蕙,錦毛鼠白玉堂等等,其等個個劍法精妙,高明莫測,可謂劍術界的佼佼者。

此女子劍術高超,一招打敗白猿仙,深得勾踐賞識並助越國滅了吳國

越女阿青人物影形象劇照(圖)

正因為劍素有“百兵之王”,“君臨天下”之意味,故而,劍也備受習武之人所青睞,當然,文學者在創作文學故事的時候,也常常拿劍來做文章,塑造了一些列的劍中高手,什麼劍俠,什麼劍宗、什麼劍仙等等,一些與劍有關的名號層出不窮。然而縱觀諸多劍之俠者描述,筆者悔昔認為皆是尋常劍之使用者而已,在悔昔心中能稱得上真正劍俠高手的唯有一女子而已,那麼此女子是何人,這般受筆者悔昔青睞?且聽悔昔道來:

此女子非是別人,正是金庸先生創作武俠名著《越女劍》的主角高手阿青之原型,此女子名為趙處女(注:古指最安靜斯文的人),後常稱之為越女。此女子之事蹟出自唐宋時期的劍俠小說,明代王世貞將其編撰其《劍俠傳》之中,為第一篇,趙處女也是清代晚期著名畫家任熊繪畫的“三十三劍客圖”的第一位人物。

那麼趙處女的劍法如何呢?且聽悔昔繼續道來:話說,有一天,這越王突然問范蠡當世劍術高明者首推誰?范蠡不假思索的說:“我聽說趙國有一個處女(安靜斯文之人),劍術非常的高明,趙國之人都稱讚她,我想劍術第一者肯定非趙處女莫屬,大王可以找她來問一問。”

此女子劍術高超,一招打敗白猿仙,深得勾踐賞識並助越國滅了吳國

白猿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於是,越王很快就派人去趙國請趙處女(後文,皆稱越女)。越女接到越王的旨意後,便啟程去見越王,不想,在半道上被一個自稱袁公的老頭擋住了去路,袁公自問自己的劍術天下無敵,聽聞越王要找她談劍,自是不服氣,所以擋道要與越女比劍。他對越女說:“聽說你這個女子是用劍高手,我想見識見識。”越女回答說:“既然如此,我也不好隱藏什麼呢,那就請袁公一試便知”。

於是二人拉開架勢,準備比劍,只見這袁公果然厲害,他用手抓住路旁的生竹子,手指一用力,那碗口大的竹子竟然如同折枯木一樣就被其輕易折斷,然後將折斷的竹的杆作為劍刺下越女,越女抓住機會折下一竹枝格擋,袁公一連三擊刺向越女,而這三下皆被越女巧妙的格擋躲過了,她抓住機會只出一劍便擊中了袁公,那袁公見不敵越女,使個輕功便飛上了樹,化作白猿,長嘯一聲就遁走了。

此女子劍術高超,一招打敗白猿仙,深得勾踐賞識並助越國滅了吳國

越王勾踐人物影視形象劇照(圖)

此之故事在《劍俠傳》里名為“老人化猿”之故事。而該故事也出現在許多涉及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典歷史演義小說之中,例如《東周列國志演義》第八十一回便做了更詳盡描述:越女被越王接見,其大談劍術之理,深得越王讚賞,而事實上,越女所談的劍理至今也被世人奉若至理名言。越女教授越王士兵劍術,並幫助越王勾踐滅了吳國,越王稱其劍法為越女之劍。最後,越女退隱山林!金庸先生的《越女劍》便是由此為原型後創作的!悔昔言語道:正是:莫道劍術最高明,越女劍法當第一,白猿不服來挑戰,屈辱一敗遁森林,越王賞識得其助,越女劍法助滅吳!(文:潘悔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