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何方?——細說湖人的變化與調整,展露端倪的勒布朗4.0

洛杉磯湖人肯定是勒布朗-詹姆斯待過最特殊的一支球隊

路在何方?——細說湖人的變化與調整,展露端倪的勒布朗4.0


季前賽的樣本雖然不大,但從中可以看出很多問題的端倪以及球隊的解決思路

湖人的問題,眾所周知

突破手多於射手,空間環境不佳

創造者多於終結者帶來的角色分配上的頭重腳輕

主要輪換中的大部分球員都特點鮮明,優點和缺點同樣突出,導致未必有一個比賽末段收官能力特別強的陣容組合

那麼,湖人隊是怎麼嘗試解決這些問題的?

1.

我們為什麼如此需要射手?換句話說,什麼樣的打法需要射手?

擋拆持球人

隨著06年規則改變,吹罰尺度的進一步收緊,外線巨星撕裂空間和改變防守陣型的能力水漲船高,帶來了射手群更好的生存空間和三分球更高的戰略價值,從而引發了聯盟射手數量和質量的指數增長,增長的射手質量為巨星撕裂空間的能力帶來正反饋,從而反哺外線巨星的比賽影響力——

一代版本一代神,上個版本是低位,這個版本的執牛耳者就是擋拆持球人

擋拆持球人對球場做出影響的主要方式是什麼?

追尋錯位進攻——需要掩護人外彈的威脅和其他位置帶來的空間牽扯,我們需要射手

改變球場空間——向外擴充空間?不是人人都是史蒂芬-庫裡;向內壓縮空間製造防守斷層?需要持球者具備在掩護人掛住對位者創造出時間與空間差時的起速能力,所以這個時代的巨星都是極具爆發力的三分製造機

而爆發起速的事情電光石火,擋拆持球者又不像揹筐進攻天生面對四個隊友,換句話說,他們越發需要思考和決策的餘裕

事實上,從未有一個時代對特定角色球員的需求度達到如此的地步(低位時代湧現過公牛王朝,而這個時代幾乎沒有不需要射手資源的球隊)

解決了問題的核心與本質,就能探究解決的方法和思路——如果我們更多的解放巨星去腰位肘區,在進攻端更多的讓球隊參與無球掩護與卷切,是不是可以作為擋拆能力缺乏的陣地戰替代品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射手缺乏,包夾率遠遠高於今日的八九十年代裡,魔術師、伯德和喬丹這些外線巨星,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打出不遜於今日的進攻效率的,而湖人也恰恰正是這樣做的

如圖為17騎士,13熱隊(勒布朗待過最成熟的兩個球隊)和19湖人季前賽的進攻比例分佈,標紅為該項最高,標綠為該項最低

路在何方?——細說湖人的變化與調整,展露端倪的勒布朗4.0


劃重點

  1. 湖人的擋拆(持球人+掩護人)以及面框比例降到了合計24.4%,騎士是33.7%,熱隊則高達35.7%
  2. 湖人的定點比例是三支球隊最低的
  3. 湖人的無球端(繞掩護+切入)為合計16.3%,騎士為11.1%,熱為11.7%
  4. 湖人的轉換進攻比例為22%,三項最高


1和3的邏輯我們討論過了,2是1的必然結局,4呢?——擋拆進攻終究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在單位回合效率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只好通過增加回合數來彌補

這幾場季前賽裡,鏡頭最多的就是各色人士持球推進亂戰解決,一旦落入陣地,與騎士和熱明顯不同的是,增加了全隊掩護切入,運送內切的比例,以及勒布朗更多的落入低位擔當軸心

一切的現象都有其發生的必然原因——這就是洛杉磯湖人打法變化推演和變化的必然性,他們明顯嘗試打著和時代主旋律不大一樣的籃球,那些直觀的強隊因素,並不能完全的套用到新湖人的身上

在這樣的湖人裡,勒布朗會扮演什麼角色?

2.

我們同樣選取13熱,17騎士和19湖人三支球隊季前賽的勒布朗,觀察他持球啟動進攻的模式

路在何方?——細說湖人的變化與調整,展露端倪的勒布朗4.0


我們從中可以直觀的觀察到

  1. 勒布朗大幅提升了推進轉換的次數
  2. 勒布朗大幅縮減了自己的持球戲份,湖人是30%,熱是40.6%,騎士則高達54.6%
  3. 勒布朗的低位比例重新回升,接近自己在熱火的比例


這符合我們淺層次的數據推斷和對他打法的猜測,更進一步的變化是什麼呢?

季前賽轉換中的勒布朗角色改變了——17騎士他是全隊居中指揮一路奔襲的唯一推進官,13熱他側翼快下與居中推進分而治之,19的湖人裡,他出球的比例更高,極少推入三分線內的兩翼分球,更多的參與快下和提早牽線,由隆多和英格拉姆們再做二傳或者終結

季前賽低位的勒布朗角色改變了——17年壓根就沒怎麼打,13年的他是壓垮對位者向外啟動三分群的小鯊魚,今年的他觀察的比例更高了,下球進攻的回合更少了,喂送的對象從射手更多的變為內切

無球端的角色也有所調整——嘗試作為掩護人和切入人接球再進行疏導,他沒有13年那麼好的直接終結環境

這個新角色越來越像哪兩位呢?

路在何方?——細說湖人的變化與調整,展露端倪的勒布朗4.0


早在07年的時候,張公子就提過一次,比起他鋼筋鐵骨的身體素質和全能標籤,勒布朗真正和其他巨星區別起來的能力——是Desicion Making

快速、機敏的做出決策的能力,成為搖曳的四分衛,在球場各處刷存在感

全能定義是什麼?不是說你能填滿數據表拿下多少個27+7+7或者30+10+10,而是技藝的全面性和擔任角色的多樣性

精熟的掩護和內切、轉換中的推進者和終結武器、得分手和創造者、籃板保護和外圍掃蕩——勒布朗確實是歷史上罕見的擁有這些大部分技能的人,但他生涯在大多數時候都只給我們展示了他作為持球創造者的風姿,這是一件非常讓人喪氣的事情

這個時代巨星創造者+射手群立地成強隊的速成高效模式,既成就了勒布朗的榮譽,也在某種程度上禁錮住了勒布朗的極限——魔術師在87年春天找到了自己的“最佳模式”,他嘗試過二當家、後衛線第二持球選擇、大當家,成為了可以適應各種球隊模式的完美隊友,伯德和鄧肯早就成為了“完美球員”,喬丹於第一個三連冠時期找到了自己的天賦在團隊中如何最有效率的爆發契點

勒布朗到底開發出過自己籃球模式上的終極嗎?(哪怕沒有隻做持球人的自己強)

勒布朗當然沒有伯德無球端的靈敏和二傳,也未必比得上魔術師揮擊與直塞,但他同樣有前輩們沒有的進框破壞力和身體素質

新賽季的湖人可能會給我們一個答案,也可能不會

路在何方?——細說湖人的變化與調整,展露端倪的勒布朗4.0


3.

湖人其他球員的問題,其實很多人都講得很明白了

如果對於我開篇提出的前兩個問題,湖人的思路是用快攻換陣地,用低位補射手,那麼對於湖人陣容特點鮮明,適配和取捨的難度,可能只能等新賽季年輕人的成長了

英格拉姆的力量和平衡感有所進步,上賽季鮑爾受傷後一度16+5+5的全能數據讓他展現了一些創造者的才華,沃頓也開始嘗試讓他扮演更重的角色,但他處理球的方式和分球的思路還顯得急躁和冗雜,主要手段依然是轉換進攻和無球蹭分,陣地戰依然容易發悶

庫茲馬領銜的小陣容選項可以給球隊帶來更好的空間資源,但籃板保護和護框就不得不犧牲

麥基作為球隊可能的首發中鋒選項,再能提供快攻一定的禁區破壞力的同時,也帶來了糟糕的位置感和與他身材不相符的籃板保護

隆多和史蒂芬森是勒布朗生涯比較缺少的持球創造者資源,但他們個人的進攻能力已經下降,在拖累空間的同時,也很難在無球做出持續的貢獻

銜接段誰來搭配誰?新援A和B分別要怎麼分配球場上的戲份?收官階段怎麼定陣容?追分階段怎麼定陣容?

如此特點鮮明,優點和缺點都突出的球隊,陣容調試是要花很大心力的,也必然會經歷相當的磨合陣痛

不過好消息是——防守端再差也不能比騎士差了

4.

不過,顯然的,魔術師的目光也不在下賽季——沒有志在季後賽上半區的管理層會囤積這麼多一年合同,湖人的真正戰場,在2019和2020年

但無論如何,湖人都會是新賽季西區第二有意思的球隊,僅次於吉米-巴特勒離開前的明蘇尼達森林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