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青訓的未來,路在何方?

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二十多年,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退步,從亞洲一流退到了二流,足球人及廣大足球愛好者和球迷心急如焚,大家探討、總結教訓,獻計獻策,中國足球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局面是多方面,但更加統一的意見集中在了青訓上面,由於這些年只抓中超,只抓一線,不重視青訓,後備力量短缺,造成青黃不接,中國足球能不退步嗎?

中國的足球人、專家、廣大:球迷把對青訓的不重視矛頭指向了中國足球的管理層,主要是中國足協身上,好在管理層也認識到了這一點,開始擬定有關青訓的長遠目標比如校園足球等,近期也採取了以行政手段要求俱樂部必須有梯隊才能註冊等措施。

中國足球青訓的未來,路在何方?

我個人認為,對青訓不重視的矛頭不能簡單完全推到中國足球管理層身上,而根源是管理層的政策……把足球完全推向了市場,不是不重視,是沒辦法重視,聲明一點,我不是為管理層、中國足協這些年不重視青訓開脫,不重視青訓是完全的市場化造成的。

在這裡不得不插一句有關足球俱樂部、球隊企業冠名的問題,去企業冠名改中性名稱引來了眾多質疑聲,這些質疑有一定道理,因為許多企業投資足球就是為企業冠名而來,就是為了獲得廣告宣傳效益,其實就是短期行為。既然如此,只能重視一線,不論是爭冠還是保級,全部精力集中在了一線,誰還搞青訓?

中國足球青訓的未來,路在何方?

要真正把青訓重視起來,真正搞好青訓,僅憑市場是不夠的。要利用舉國之力多元化搞青訓。

由於中國足球推向了市場,走了職業化,青訓也同時走向了市場化,由社會力量投資建立青訓機構,建足球學校,既然如此,青訓機構就變成了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行為,儘管很多足球人投資青訓的初衷是為中國足球培養人才,但畢竟建培訓機構是要高投入,投入是要收回成本的,否則就辦不下去,就可能會倒閉。因此,青訓機構成為了富家子弟的天堂,足球學校成為了貴族學校,在咱們中國,足球運動就成為了名副其實的貴族運動了。

中國足球青訓的未來,路在何方?

如何改變這樣的局面?中國足球管理層開出手了,現在中國足球搞市場開發,並不缺資金,應該把這些資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即青訓上,利用舉國之力建立公辦青訓機構,投資公立足球學校,除了社會辦青訓,還要多元化辦青訓。讓校園足球促普及,青訓機構,專業足校成為孩子們實現足球夢的樂園。只有這樣青訓才能搞好,中國足球才能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