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養山羊種柑橘 村民返鄉創業發「羊財」

10月10日,在西充縣金(泉)太(平)沿線百里百村柑橘產業融合示範園的核心區——金泉鄉板凳埡村,1200畝的土地上,柑橘樹苗橫成排、豎成行。

如今,板凳埡村還打起了鄉村旅遊的主意。“村裡的一家龍頭企業,將山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遊客絡繹不絕。”該村第一書記趙威介紹,隨著村裡發展起養羊產業,興建了農家樂、鄉村酒店、仿製蒙古包等旅遊設施,村民除了在羊場務工外,還吃上“旅遊飯”。

□本報記者 敬松

村民返鄉創業發“羊財”

板凳埡村距離西充縣城僅4公里,全村已於去年脫貧。今年,最後3戶貧困戶也將“摘帽”。

李國輝是土生土長的板凳埡村人,上世紀90年代,他南下廣東,做起了搬家生意。10年來,他經常和3位在外務工的老鄉商量著返鄉創業,最終他們認定了養羊這條路。

為什麼選擇養羊?李國輝回憶,經過求證專家發現,南充已經打出名聲的營山黑山羊出肉率能達50%,將它與波爾山羊雜交,新品種的出肉率能達到60%以上。

一次歸鄉他發現,家鄉的土地撂荒十分嚴重,這更加堅定了他在老家做“羊生意”的念頭。2008年,李國輝回到了南充,和3位老鄉共同成立了四川星科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致力於養殖新品種山羊。

公司成立之初,僅在4位股東自家的土地上養了 198 頭山羊。自2010年開始,公司不斷流轉到村民近2000畝的土地,到了2014年,羊圈裡便有了2000頭存羊,養殖規模逐年擴大。

帶領村民吃上“旅遊飯”

如今,星科公司一期項目已投資1.3億元,現有存羊6000頭,每年能出欄2萬頭。村民除了從公司拿到每畝每年640元的土地流轉費外,去年,村裡還集中了50位村民的產業扶持資金13萬元,購買了星科公司100頭山羊集中寄養在羊場,每年村民將持續分得羊肉銷售紅利。

今年初,李國輝還在1000餘畝土地上種上了晚熟柑橘。整個柑橘園採取反租倒包模式,公司為村民提供技術和市場資源,20餘戶村民每戶能承包50畝地,每畝地大概能種250棵柑橘樹。柑橘掛果前三年,每位村民能掙1000元/月的基本工資和8000元/年的績效獎金。

“養羊的飼料是秸稈經粉碎髮酵後的青貯飼料,羊場每天會產生近4噸羊糞,大部分會進入沼氣池,用作柑橘林用肥。”李國輝說,羊場專門聘請了27名固定工人管理,工人每月能拿1800至4500元不等的工資“勞力全部來自本村和鄰鄉。”

板凳埡村49歲的張永亮,家裡有82歲的母親,是村裡還未脫貧的3戶貧困戶之一。“我已在羊場連續工作了兩年,做拌料和喂山羊,每月有2200元的工資。”張永亮說,“今年‘摘帽’完全沒問題。”

李國輝說,接下來,公司將進行二期工程建設,計劃建設一個水庫、一片柑橘採摘園、一棟民宿樓和一條風情街。“逢年過節還會在村裡搞羊肉美食節,讓村民踏踏實實吃上‘旅遊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