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存智能櫃:共享寄存是僞需求?請多出門走走

共享單車氾濫成災導致很多網友對共享經濟嗤之以鼻,而各家共享單車公司的慘淡收場更是成為網友吐槽共享經濟最直觀的佐證,所以不少網友對於最近出現在杭州各大景區、醫院、客運站等場景的“共存智能櫃”抱有疑問,認為共享寄存是偽需求。

對於網友的看法,共存智能櫃聯合創始人俞佳斌表示很頭疼:“實際上共存做的是自助寄存,不是共享寄存,但因為共享理念已深入人心,很多網友會自發的給我們扣上“共享”的帽子,我們其實是用移動支付解決收費寄存便捷性的一個項目,不玩押金模式,是公共寄存服務,所以叫共存。”

俞佳斌進一步解釋到:“從17年初到如今18年中,大約1年半時間,共享經濟迅速由盛轉衰,此前備受追捧的共享單車災難性收場,絕大多數企業宣告死亡,殭屍車堆積如山變成廢鐵;而有“立貼吃翔”之約的共享充電寶卻還活的有滋有味,小電、來電、街電、怪獸等都還在正常發展。

實際上,對於共享經濟的創新,還沒到蓋棺定論之時,經歷過資本泡沫之後,無論是共享單車市場還是共享充電寶市場都在迴歸理性,某些網友覺得共享充電寶沒人用,並立貼吃翔,但實際上在很多場所,共享充電寶的使用率並不低。

共存智能櫃在很多場景都與共享充電寶重合,例如在酒吧來電比較多,在景區有的用街電,在醫院又是另一家不太知名的公司。從我們再一線市場掌握到的情況來看,共享充電寶這個項目的是可以持續發展下去的,雖然很多人吐槽時聲稱出門可以自己帶充電寶,但在大流量場景之下,人群基數足夠多,充電寶的使用率根本不是問題。”

共存智能櫃:共享寄存是偽需求?請多出門走走

據一名前小電BD介紹,共享充電寶在足浴、會所、KTV、酒吧等夜場的使用率非常高,而且在一些高消費的場所“時價”也比一般公共點位高很多,例如有些大型酒吧的定價是2元/半小時。對此俞佳斌表示確實如此,共存智能櫃在某酒吧與來電並排而立,來電的定價就是2元/半小時,其只給酒吧每月500元的場租費,收益率非常可觀。

俞佳斌介紹道,自助寄存某些方面與共享充電寶相似,都是看起來可能需求量不大,但在對應的大流量場景之下,確是不少用戶的剛需。例如在景區,對某些遠道而來的遊客就是剛需,所以共存智能櫃在景區旺季時30格可產生40多單,日使用率可超100%;而在一些大型嗨吧,女客需要存包,男客到秋冬季需要存衣物,需求也非常強。其實,若是對共享充電寶、自助寄存的需求有懷疑,可以多出去走走,親身經歷過之後或許會有改觀。

對於自助寄存到底是真風口還是偽需求問題,某行業人士指出,雖然寄存需求只是一小部分人群的低頻行為,但是自助寄存需求普遍存在於景區、高鐵、客運中心等大人流量場景,例如《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17年全年國內遊客50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2.8%,若能很好的整合這些場景中的自助寄存需求,整個市場可超百億規模,而且這一市場才剛剛起步,未來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