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衝出戰國「神獸」, 與《山海經》記載相符,這一切都是巧合?

導讀:1977年,河南省西南部淅川境內的丹江口水庫放水洩洪,但誰也沒有想到這一次洩洪居然衝出了一一座古墓中的一件文物。而這座古墓便是“淅川楚墓”,經過考古搶救性挖掘後,出土了不少稀世的國家一級文物,包括被國家文物局規定禁止出境展覽的“雲紋銅禁”。不過,墓中的大多數文物都是常見的青銅器文物,但有一件文物非常的奇怪,在此墓的考古挖掘前從未出土,而且文物與《山海經》中的異獸記載相符,難道這一切都是巧合嗎?

洪水衝出戰國“神獸”, 與《山海經》記載相符,這一切都是巧合?


這件文物便是“青銅神獸”,神獸在古墓中一般是作為“鎮墓獸”。所謂的鎮墓獸便是一種外形抽象,構思譎詭奇特,形象恐怖怪誕,具有強烈的神秘意味和濃厚的巫術神話色彩隨葬物品,一般發現與戰國的楚墓中,而這座淅川楚墓本身就是一座戰國墓,出土這樣的文物一點都不奇怪。

洪水衝出戰國“神獸”, 與《山海經》記載相符,這一切都是巧合?


該青銅神獸龍張口吐舌,獠牙交錯,雙目圓瞪,龍首上以六條蜿蜒糾繞的小龍構成獸角。神獸的後腿上部立一個鏤空的方形插座,通體鑲嵌綠松石,圖案有龍、鳳鳥非常的珍貴精美。如此複雜的這一件文物和該墓出土的最珍貴的一件文物“雲紋銅禁”都是戰國古人用失蠟法鑄造而成。不過,和中原文物不同的是,這件楚地文物呈現出無法比擬、獨放異彩的特點,堪稱中國青銅史上又一偉大的作品。

洪水衝出戰國“神獸”, 與《山海經》記載相符,這一切都是巧合?


考古家都知道這是一個“鎮墓獸”或者說是隨葬神獸,因為在近現代考古挖局額戰國楚墓中都有出土這種“靈物”,無論是曾侯乙墓中出土的漆木臥鹿還是長沙楚墓出土的戰國人物馭龍帛畫都與墓主人有著極大的聯繫,起到的作用就是引導墓主人走向下一個世界。但考古家經過仔細的文物研究後又發現淅川楚墓出土的這件“青銅神獸”與《山海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甚至文物的外形與《山海經》中記載的異獸完全相符,這難道都是巧合嗎?

洪水衝出戰國“神獸”, 與《山海經》記載相符,這一切都是巧合?


眾所周知,《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其中《異獸本》就是失傳的一部古籍。一提到《山海經》世人都以為這是一部神話傳說,其實在世界上古籍上,《山海經》都是非常有名的,因為這堪稱一部上古時代的百科全書,涉及到的東西太廣,不僅僅是神話傳說,同時,它又是地理經書、科技書、歷史書。但這座淅川楚墓出土的這件“青銅神獸”與《山海經》中記載的蠱雕為何會基本相符呢,難道這一切都只是巧合嗎?

洪水衝出戰國“神獸”, 與《山海經》記載相符,這一切都是巧合?


確切的來說這不是巧合,因為根據史學家推測,《山海經》一書並非獨立成書於某人,而是經過先秦時代多人之手才編著而成的,成書年代應該就是戰國時代。不過,專家推測《山海經》中記載的奇奇怪怪的事物並非真實的,而是網羅與民間以及傳說,既然如此,古墓中出土與《山海經》中記載基本相符的文物也不足為奇了。不過,《山海經》真的是一部虛構的古籍嗎,其中記載的山川為何又能在現實中找到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