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高新區:大力營造「四最」營商環境

在蚌埠高新區,不少經營業主在辦理營業執照後只需登記備案、簽訂相關承諾書即可營業,市場主體從拿到營業執照到開門營業,比以往少了很多因“領證”帶來的麻煩,而這都得益於“證照分離”改革。

“證照分離”改革是蚌埠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之一。近年來,蚌埠高新區以“四送一服”雙千工程為抓手,通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實施投資項目全程代辦等措施,大力營造“四最”營商環境,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蚌埠高新區:大力營造“四最”營商環境

審批事項最少

企業戶數猛增2.5倍

自2014年實施商事制度改革以來,蚌埠高新區先後開展了“先照後證”“多證合一”、簡易註銷、全程電子化登記、縮短審批時限等商事制度改革,通過核發或換髮,目前“多證合一”執照覆蓋率達95%。此後,園區在蚌埠市率先實施簡易註銷試點,後又實現全程電子化登記,九成新設企業實現從安徽政務服務網蚌埠分廳進行全程電子化登記;設立登記時限在法定15日基礎上,承諾1日辦結,為安徽省辦理時限最短的地區之一。改革措施帶動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今年上半年新增各類企業252戶,較去年同期增長10%,蚌埠高新區實有企業戶數達改革前的3.5倍。在此基礎上,今年蚌埠高新區又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對86項行政許可事項採取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等五類措施,著力破解“辦照容易辦證難”“准入不準營”等問題,加快創優“四最”營商環境。

蚌埠高新區:大力營造“四最”營商環境

辦事效率最高

半年引進項目總投資160億元

總投資66億元的漢能移動能源產業園項目、總投資30億元的北京幸會產業園、總投資20億元的青年新能源客車項目……今年上半年,蚌埠高新區招商引資成績喜人,10億元以上產業項目相繼落地。

為提高招商引資項目效益質量,今年,蚌埠高新區按照“實施招商引資諮詢、論證、評估、服務全過程管理”“誰招商,誰安商”等要求,出臺招商引資產業項目評審和決策辦法,成立招商引資項目評審專家庫,要求凡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均要召開專家評估評審會,落實招商引資產業准入評估、專家諮詢和集體決策工作機制。

同時,以優化服務為抓手,出臺招商引資項目跟蹤服務管理辦法,實施投資項目全程代辦制度,為企業提供從註冊登記,到立項、環評,再到後期的員工招聘、住房、上學、就醫、融資等一條龍、專業化服務,推動凱盛集團新型顯示產業園等20餘個重點項目開工建設或順利投產。

蚌埠高新區:大力營造“四最”營商環境

投資環境最優

提優服務幫扶企業解難題

“太感謝了你們了,這麼快就解決了企業進場問題!”近日,得知項目土堆清運、圍牆拉建、場地平整等問題已全部解決,安徽中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對蚌埠高新區項目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豎起大拇指。原來,該公司生產線項目落戶蚌埠高新區後,蚌埠高新區項目服務中心第一時間前來對接,提供項目全程代辦服務。此後,該中心又多方協調,幫助企業解決建設所需的道路延伸、施工便道修建、水電供應等問題,為項目建設提供基礎配套保障。

本著為企業排憂解難辦實事的目標,蚌埠高新區加大對轄區企業扶持力度,將29個重大項目任務細化到月,落實到具體領導幹部,制定項目推進服務的橫道圖並上網上牆,逐一推進。按照“四送一服”雙千工程要求,今年上半年,蚌埠高新區各級領導幹部走訪企業280戶次,幫助企業解決問題57個,辦結服務申請89件。堅持“一週一分析調度,一月一督查推進”工作推進機制,想方設法解決項目在建設和經營中遇到的困難,幫助企業解決交通出行、施工糾紛、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此外,蚌埠高新區還在招商引資全過程引入法律顧問和財務顧問,凡招商引資協議簽訂均要由法律顧問審核,凡是招商引資政策兌現均要由第三方審核。上半年兌現固定資產投資補貼、稅收獎勵、“新三板”掛牌資助等招商引資政策6789萬元。

蚌埠高新區:大力營造“四最”營商環境

伴隨著商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以往的“重審批輕監管”逐步轉變為“寬進入嚴監管”,加強市場主體事中事後監管成為改革的重點。按照這一要求,蚌埠高新區制定出臺多項工作方案,明確建立隨機抽查“一單、兩庫、一細則”、組織開展“雙隨機”抽查等任務,並及時將檢查結果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公示,對違規企業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同時,進一步規範城管執法、環境監察、市場監督管理、勞動保障監察等具有行政執法權單位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執行標準,在強化執法部門帶來有效監管的同時,提高企業主體責任意識。

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讓投資者對蚌埠高新區的發展信心大增,也有力促進了蚌埠高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除累計簽約引進項目投資160億元外,今年上半年,蚌埠高新區多項核心經濟指標繼續保持蚌埠市前列,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固定資產投資總量和增速,以及財政收入增速等指標均位居蚌埠市第一,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蚌埠高新區:大力營造“四最”營商環境

蚌埠高新區:大力營造“四最”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