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鼠婦到底是什麼?

鼠婦有很多不同的名字,如鼠負、地蝨、負蟠等。鼠婦通常生活在潮溼、腐殖質豐富的地方,秋天是它們繁殖的“旺季”。鼠婦體型為長橢圓形或橢圓形,背部稍隆,一些種類的鼠婦背面粗糙。鼠婦的頭部嵌在第1胸節的前緣,頭部體積很小,它們有寬大的胸部,眼睛發達,為複眼。“小”是鼠婦的第1觸角特徵,並且第1觸角上有短小的須狀感覺器。“長”是鼠婦的第2觸角特徵,鞭部2節,柄部5節。

科普:鼠婦到底是什麼?

世界上有超過150種鼠婦,這裡給大家介紹其中兩種。銀色鼠婦雌性體長為5毫米,雄性體長為6.8毫米。這類鼠婦頭部有一些綠黃色的卵圓形花斑,體色為褐紅色。尾肢的內肢短,第2觸角柄部第4節和第5節的橫斷面是圓形,鞭部第2節大約是第1節的3倍長。嗡聲鼠婦只有在我國才能看到。嗡聲鼠婦雌性體長和體寬分別為8毫米和4毫米,雄性體長和體寬分別為11毫米和6毫米。體色為肉色或者褐棕色,花紋為較規則的淡黃色。有短的剛毛和細小的顆粒散佈在它的體表,第2觸角比較長,其長度相當於鼠婦體長的一半,柄部第4和第5節的橫斷面也是圓形。

鼠婦是比較常見的雜食性動物,跑動速度快,種群密度小,主要以小型無脊椎動物的屍體、嫩葉和植物細根為食。鼠婦怕光,喜歡陰暗,一般白天在隱蔽處躲藏,晚間出來活動。由於冬季溫室內溼度較適合鼠婦生長,溫度也比較高,因此,鼠婦在溫室裡會危害到很多植物的幼苗、幼葉、嫩根。

科普:鼠婦到底是什麼?

害怕乾燥是鼠婦的一個弱點,我們可以利用這一點來防治鼠婦。在夏季高溫時期,由於各類盆栽植物不在棚內,此時清除溫室棚內的雜草、石塊、磚頭等蟲體隱蔽物,營造乾燥的條件,就能抑制鼠婦的繁殖和生長,迫使鼠婦爬離溫室。保持溫室清潔也很重要,必要時可以在地上堆放一些嫩草或菜皮,將鼠婦引誘過來進食,然後將其捕殺。

科普:鼠婦到底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