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騰和馬麗「消失」,估值54億的開心麻花,如何度過寒冬?

沒有了沈騰和馬麗的開心麻花電影,你還看嗎?

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還有最近的李茶的姑媽,你都有看過嗎?

自從2015年《夏洛特煩惱》席捲整個國慶檔,成就了爆款+爆笑的票房黑馬之後,開心麻花儼然已經成為國產喜劇電影的金字招牌。

截止《西虹市首富》為止,開心麻花總共5部喜劇電影問世,票房累計64.5億元。

開心麻花不僅僅在票房上大獲成功,口碑方面也收穫了不少觀眾的認可。

如今,人們熟知沈騰、馬麗、艾倫,看到他們就想起電影裡屬於每個人的爆笑梗,可你們知道,曾經開心麻花創業維艱,一場話劇只賣出7張票的心酸經歷嗎?

十月國慶檔,開心麻花新上映的影片《李茶的姑媽》,票房和口碑雙撲街。就算有艾倫和《戰狼2》女主盧靖姍加盟,也拯救不了一路直下的口碑和票房。

難道是因為缺少了其御用男女主“沈騰和馬麗”?沈騰一向作為票房保障,如今“消失”了,除了粉絲不買賬以外,資本也開始拋棄它了,紛紛轉讓股權,開心麻花想在新三板掛牌IPO,前途渺茫.....

創業15載,從只能賣出7張票到全民大IP

2003年,三個來自不同職業的年輕人聚在一起,各自出資10萬元成立了元素影視,想從創作原創作品入手,為大眾帶來點兒歡樂。

他們集合起了北京的話劇圈子裡出來了一批主要以中央戲劇學院畢業生為主的“80後”團隊,沒錢沒名氣,但各個懷揣著表演夢想,在在北三環附近的一個小劇場開始喜劇創作。

公司開起來了,經驗不足的他們,在創業初期遇到了很大的問題。

2003年,開心麻花的第一步話劇《想吃麻花現給你擰》剛剛開始拍攝,因為2003年的非典而無法取景,一度擱淺。

沈騰和馬麗“消失”,估值54億的開心麻花,如何度過寒冬?

好不容易正式開始演出了,結果,不便的交通地理位置,再加上新團沒有太多曝光度和話題度,《想吃麻花現給你擰》首輪40場演出全賠了,最慘的一場是他們全場只賣出去了7張票。

後來,《想吃麻花現給你擰》終於火了,開心麻花也找到了自己的主要用戶群體——熟悉互聯網語言的白領,喜歡看喜劇來排遣日常壓力。

對於開始麻花來說,最大的轉折點,應該是2012年央視春晚後的聲名鵲起,得到了央視幾位導演的欣賞,並在此後連續四年登上春晚舞臺。

回想2012年春晚,開心麻花先是以“王寧、常遠、艾倫為第一團隊”吸引了觀眾們的視線,後來,又以“沈騰馬麗為第二團隊”表演小品《扶不扶》,徹底打響了開心麻花的品牌。

沈騰和馬麗“消失”,估值54億的開心麻花,如何度過寒冬?

再後來,開心麻花的話劇、原創音樂劇、電影都一片好評,特別是《夏洛特煩惱》一炮而紅到《西虹市首富》的票房神話,開心麻花的電影喜劇稱得上自成一派。

一切看起來都恰到好處。只是,今年以來,開心麻花先是喜憂參半,接著就好像“開心”不起來了。

新電影遇冷,股權被轉讓

從2015年最大黑馬《夏洛特煩惱》,到今年暑期檔豪取25票房的《西虹市首富》,“麻花系”叫好叫座的原因很簡單:

靠作品說話,讓觀眾開懷。

可以說,在好笑這件事情上,開心麻花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但今年十一檔《李茶的姑媽》出現了滑鐵盧,口碑與票房均慘淡收場。

沈騰和馬麗“消失”,估值54億的開心麻花,如何度過寒冬?

《李茶的姑媽》遇冷風波還未過去,開心麻花又因為遭股權轉讓的問題受到關注。

開心麻花目前的估值為54億元,比2016年時就達到的50億相比,僅僅多出了不到5億。

10月10日,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將擁有的開心麻花共計11.33%的股份在北京產權交易中心掛牌轉讓,轉讓底價6.12億元,支付方式為一次性支付。

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當時投資不到5000萬元,獲得了開心麻花15%的股權。

援引數娛夢工廠採訪某位傳媒分析師的分析:股權轉讓也不能說明太多問題,也許僅僅因為基金本身資金到期,謀求退出,可能有些基金等不到它IPO那麼久。但也有券商說:“公開掛牌說明私下轉賣沒有人接盤,只能通過這種掛牌的方式來轉讓。”

頭牌藝人各自成立工作室

值得一提的是,開心麻花幾位頭部藝人均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上海兜寶影視文化工作室成立於2016年,為沈騰獨資企業;

上海石礁影視文化工作室成立於2017年,為艾倫獨資企業;

上海花松影視文化工作室成立於2016年,為馬麗獨資企業;

上海木喆影視文化工作室成立於2017年,為常遠獨資企業。

沈騰和馬麗“消失”,估值54億的開心麻花,如何度過寒冬?

而這幾間工作室,是開心麻花財報中為“採購內容”的支出項裡,花費金額前四的供應商。

截至2018年6月30日,開心麻花資產總計106989.3202萬元,負債總計18995.4278萬元。今年上半年,開心麻花實現營業收入3.41億元,淨利潤4345萬元。

《李茶的姑媽》口碑一瀉千里,加上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的公開股權轉讓,人們的視線又回到了今年3月,開心麻花準備衝擊話劇第一股,卻在準備了近十個月之後,撤回了IPO上市申請,準備進行股權結構的重新調整。

據說開心麻花也正在考慮赴港上市的可能性,而股權結構的調整正是出於這一考慮。

開心麻花"錢路"迷茫

新電影作品沒有接力成功,IPO困局未解,股權又被轉讓……從2003年沒錢沒資源沒地位的小劇團,到今天有望扛起中國“喜劇之王”大旗的超級IP,開心麻花這15年來幾度大熱,也始終起起伏伏。

電影口碑崩塌的窘境,票房神話丟失的挫敗,上市轉板的困境,股權轉讓的無奈……這一切,讓舞臺上的開心麻花在讓人捧腹後,顯得有那麼些心酸。

但可以肯定的是,十五年並不是結束,中國的喜劇市場更是剛剛開了頭。

其實,不管是對劇情還是表演,觀眾對於喜劇片的要求都越來越高,而對開心麻花的要求更在其他團隊之上。

這是一種信任,也是一個挑戰。

比起那些笑完就忘,甚至讓人笑不出來的作品,開心麻花一直追求在爆笑之餘,還能給觀眾留下值得思考和回味的內容。

這正是口號笑敬觀眾的內涵所在。對開心麻花的期待和希冀亦是來源於此——

希望他們的作品裡,一直有著對平凡人生的關照,也一直秉持讓觀眾歡笑的初心。

無需浮誇的語言,作品才是向觀眾表白的最佳方式。

離開了沈騰+馬麗的CP組合,缺少了他們獨特的爆笑方式,開心麻花還能捧出大IP嗎?前路幾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