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0月15日起降准1個百分點,再送房企7500億元開工禮!

國慶假期結束了,不少人大呼2018年最後一個假期已經結束,好似下半年再也不會有什麼好消息了。然而,央行昨日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一起來看看是什麼情況。

昨日,央行宣佈,從2018年10月15日起,下調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外資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央行表示,降準所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10月15日到期的約45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利於改善民營企業融資

據悉,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的第四次降準,累計下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250個基點。央行此前兩次定向降準的目的之一均是促進中小企業融資。

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釋放約7500億元增量資金,可以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資金來源,促進提高經濟創新活力和韌性,增強內生經濟增長動力,推動實體經濟健康發展。

經濟學界也普遍認為降準有利於改善民營企業融資條件。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再度降準置換MLF,保持了總量不變,體現了穩健中性,但拉長了期限結構,有助於壓縮期限利差。“持續的降準,最終會有助於改善市場風險偏好,壓縮信用利差,改善民營企業融資條件。”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降準有利於金融機構加大實體經濟支持力度。

本次降準1個百分點,釋放資金1.2萬億元人民幣,新增的7500億元會和繳稅形成對沖,因此,在流動性總量保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有助於優化流動性結果。降準可以使金融機構獲得穩定的長期資金,做好資產負債管理;另一方面,降準後有利於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進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穩健中性貨幣政策不變

不過,再次降準置換MLF並不意味著貨幣政策取向發生改變。央行有關負責人昨日表示,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保持不變。本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降準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餘下資金則與10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表示,本次央行能夠降準的另一個背景,是房地產市場已經得到基本控制。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已經開始回落。受房地產調控趨嚴以及銀行信貸控制影響,部分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加快回落,而一線城市房地產保持價格陰跌、成交量收縮的冰封狀態。關於房產稅的討論也在影響市場相關主體的預期。只要房地產市場調控不松,央行降準預計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非常有限。房地產企業仍應做好過冬的準備。此外,央行在今年年內繼續降準的概率較小,下一次降準可能會放到明年年初春節之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