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鴨山網警提示」名校研究生變身「卡商」 月入過萬 警方搗毀3個卡商窩點

想在某網絡平臺註冊用戶,又不想使用本人的實名手機號。有什麼辦法?想重複享受某APP的新客戶優惠政策,但手機號只有一個,怎麼辦?在不法分子眼裡,這些想法成了“商機”。

近期,廣州黃埔警方在黃埔區東區街、蘿崗街、長洲街連續搗毀3個“卡商”犯罪窩點,先後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繳獲作案用的電腦30多臺、貓池100多套、手機卡4萬多張等。

打碼平臺、卡商、貓池,這些詞語都是什麼意思?原來這都是利用企業登記電話卡漏洞的非法行業的術語,其中卡商經常為詐騙分子提供避開身份的電話號碼。

「雙鴨山網警提示」名校研究生變身“卡商” 月入過萬 警方搗毀3個卡商窩點

打碼平臺引出黑色產業

手機號碼、驗證碼成為了許多網絡平臺的主要“通行證”。為了“迎合”市場的需求,一種所謂“打碼平臺(又稱驗證碼平臺)”的黑色產業悄然而生,“打碼平臺”可以理解為利用驗證碼非法獲取利潤的網絡平臺。

“卡商”:

主要是指擁有大量手機卡的用戶,其通過使用“打碼平臺”提供的軟件,大量註冊各類網絡平臺賬戶,並自動將收到的驗證碼短信發回到“打碼平臺”,“打碼平臺”隨即將對應的手機號碼、驗證碼直接發給下游的各類“客戶”使用並收取一定的費用。在此過程中,“卡商”的任何手機號被使用一次,則可獲得相應的收入。而下游客戶往往與網絡欺詐、電信詐騙等犯罪活動密切相關,“卡商”也成為了當前電信詐騙犯罪突出的幕後黑手之一。

貓池:

是指有通信模塊,可收發短信,支持多張手機卡同時使用的設備,一般有8槽、16槽的,高端的甚至達到128槽(即可以同時插8、16或128張手機卡)。貓池是“卡商”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只有通過貓池,才能實現多張手機卡同時作業,大量收發短信驗證碼的效果。

卡商被捕供認內幕

3月28日上午,根據廣州市公安局網警部門通報的“卡商”線索,黃埔警方迅速開展偵查工作。

3月29日上午,警方採取收網行動,在東區街、蘿崗街、長洲街搗毀3個“卡商”窩點,抓獲鄧某(女,35歲,廣東省梅州市人)、梁某(男,32歲,廣州市黃埔區人)、曾某(女,30歲,廣東省雲浮市人)、楊某(男,30歲,廣東省雲浮市人)、莫某(男,31歲,廣東省湛江市人)等5名犯罪嫌疑人,繳獲作案用的電腦30多臺、貓池100多套、手機卡40000多張等。

據嫌疑人供述,大量的無名手機卡主要來自以企業或單位名義購買的手機卡,俗稱“企業卡”。此類手機卡登記在不同企業名下,多數只有接聽來電、收發信息的功能。

「雙鴨山網警提示」名校研究生變身“卡商” 月入過萬 警方搗毀3個卡商窩點

嫌疑人通過各種途徑,大量購入“企業卡”,利用“企業卡”無個人實名登記的特點,為需要規避實名制的各類“客戶”(大部分是實施電信詐騙的不法分子)提供服務。

一般而言,“卡商”都是直接跟“打碼平臺”合作,通過貓池將驗證碼自動發給“打碼平臺”,“打碼平臺”向“卡商”支付報酬,每條信息收費在1角至3元不等,“卡商”基本能過上“足不出戶、月入過萬”的生活。

一嫌疑人曾為某知名高校研究生

實際上,“卡商”因持有大量的手機卡,除了可以註冊各類網絡賬號,還有刷優惠、刷流量等業務,總而言之,凡是跟驗證碼有關的產業,他們都有涉足。例如在警方此次偵破的系列案中,曾某、楊某在歸案前剛剛接下一宗生意:刷網絡抽獎。據嫌疑人交代,某大型飲料企業近期在網絡上推廣抽獎服務,每個手機號碼只有一次抽獎機會,於是他們就利用自身持有大量手機卡的優勢,通過“打碼平臺”為下游客戶提供不同手機號及驗證碼服務,增加抽獎機會。

案民警介紹,上述5名嫌疑人均具有較高的文化和計算機應用水平,其中嫌疑人莫某還是國內某名牌大學的研究生,曾經在一家國內龍頭的通訊企業擔任專業技術人員。

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或取保候審,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