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岸人民幣跌破6.93 在岸跌破6.92創近兩個月新低

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93關口,日內跌逾400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跌破6.92關口,較上日夜盤收盤跌約540點。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官方收盤價報6.9135,較上日官方收盤價跌321點,較上日夜盤收盤跌450點。

今天亞市場早盤,離岸人民幣兌美元一度跌逾200點,跌破6.91關口,最低報6.9154。隨後,離岸人民幣迅速形成反攻。北京時間7:45分,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快速拉昇約50點。隨後,人民幣繼續大幅反彈,升破6.90關口,報6.8971,跌幅縮窄至100點以內。

在岸人民幣兌美元開盤報6.9000,上一交易日收報6.8685。

10月8日,人民幣中間價下調165點,中間價為2017年5月以來新低。人民幣中間價報6.8957,上一交易日中間價6.8792;上一交易日官方收盤價報6.8814,上一交易日夜盤收盤報6.8685。

10月7日,中國央行意外宣佈,10月15日起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以置換當日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除去此部分,降準還可再釋放增量資金約7500億元。

中國央行強調,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調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離岸人民幣跌破6.93 在岸跌破6.92創近兩個月新低


央行還稱,本次降準仍屬於定向調控,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基本穩定,銀根是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降準釋放的部分資金用於償還中期借貸便利,屬於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而餘下資金則與10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因此,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

央行還強調,本次降準彌補了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優化了流動性結構,銀根並沒有放鬆,市場利率是穩定的,廣義貨幣(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長率與名義GDP增長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適度的,不會形成貶值壓力。

中國社科院世經政所研究員、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評論稱,央行的上述表態,一方面說明央行認為國內目標要優先於對外目標,另一方面也說明央行有意願與能力將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特定水平上。

逆週期因子的重新引入加強了央行影響中間價的能力、資本外流的各種管制措施仍在繼續加強,此外央行還保留著外匯儲備干預與離岸市場干預的能力。

據外匯跟單社區www.gendan5.com報道:有鑑於此,我們認為,今年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的概率極小。重要的不是具體“點位”,關鍵是匯率機制要正確,只要機制正確,不怕“點位”不回來。

人民幣匯率存在一定貶值壓力,但有序可控。中美利差收窄以及美元升值加大匯率貶值壓力,這在國慶節期間的離岸市場有所體現。而央行在此降準意味著中美利差將繼續收窄,匯率貶值壓力可能有所增加。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匯率貶值將失控,由於外匯市場的發展和管控加強,我們看到4月份以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持續貶值的同時,資本並未出現明顯流出,無論是外貿企業結售匯意願還是商業銀行對外淨資產,均基本維持穩定。因而,央行在控制匯率貶值速度上具有較強可控力,匯率貶值將是有序可控的。

央行2016年2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專欄4曾指出,頻繁降準會大量投放流動性,促使市場利率下行,加上其信號意義較強,容易強化對政策放鬆的預期,導致本幣貶值壓力加大,外匯儲備下降,這也是2016年儘管也有經濟下行壓力,而央行始終未曾降準的原因。

這一次與2016年的不同在於,央行實施了逆週期調節因子、遠期售匯準備金等外匯宏觀審慎管理措施,用於應對人民幣貶值壓力,因此貨幣政策擁有了更多自由度來應對國內經濟基本面壓力。但需要警惕,若美元指數持續走強,則人民幣匯率仍將承壓。

10月7日,中國央行公佈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中國9月外匯儲備30870.2億美元,不及預期31050億美元和前值31097.2億美元;為連續兩月下降,9月環比減少227億美元,降幅為0.7%,而8月減少82.3億美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