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金要關注匯率?在岸,離岸人民幣了解一下

不說廢話,直接進入主題

出入資金方式銀聯(三方支付)也是有成本的,只是體現在匯差裡面,而不是在手續費裡面。出於國家限匯等因素的考慮,95%的投資者在做外匯出入資金的時候會選擇銀聯。入金的時候,資金由內地銀行A,中間途徑三方支付公司,比如Dinpay智付等,然後到達境外的銀行B,這是最為簡化的流程;出資金也是如此,流程反過來即可。整個A到B,或者B到A的過程,涉及到貨幣的存儲成本、業務辦理成本,以及三方支付通道的成本。

出入金要關注匯率?在岸,離岸人民幣瞭解一下

五大行手機銀行


首先,咱們必須先要了解一組概念:在岸與離岸,現鈔與現匯,貨幣對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 1)在岸人民幣與離岸人民幣

岸 指的就是 大陸 的意思;在岸指的就是在大陸內地;離岸就是大陸以外的地區,典型的港澳臺就是。對應在大陸銀行賬戶裡存放的人民幣就是在岸人民幣;否則,即稱之為離岸人民幣。

補充幾點,

其一,在岸、離岸的概念只是在中國等極少數國家存在,諸如韓國等大多匯率自由浮動的國家,是不存在這些概念的。這是匯政問題;

其二,在岸處理外匯業務最強的銀行是中國銀行,在岸外匯結算中心在北京;離岸最大的人民幣交易市場是香港市場,其次是英國倫敦市場;

瞭解更多有關在岸人民幣和離岸人民幣,點擊這裡

  • 2)現鈔與現匯

現鈔就是實實在在的紙幣硬幣,現匯就是躺在銀行賬戶裡面的電子數字。或者說,現匯可以理解成從銀行領取的銀行卡,現鈔則是你手上握手的外幣。

補充幾點,

其一,現鈔現匯都是涉及到外匯業務時才會有的概念,單就人民幣交易是不涉及現鈔現匯的概念;

其二,糾正一個概念,其實銀行賬戶也存在著現鈔賬戶,比如說你把現金存入銀行,這就是現鈔賬戶。比如你到銀行購匯,銀行工作者會問你購買現鈔還是現匯。這就涉及到銀行留存保證金的問題。


  • 3)貨幣對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買入賣出的概念都是以銀行作為參照物的,落腳點也是基礎貨幣。什麼意思呢,比如EURUSD歐美1.1607/1.1608,點差1個點,歐元是基礎貨幣,也即銀行爆出的一歐元的買價和賣價分別為1.1607/1.1608,而對於客戶來說買賣一手歐元則分別需要1.1608和1.1607單位。

補充幾點,

其一,MT4上給出的是銀行報價,也即是銀行的買入價/賣出價,則是客戶的賣出價/買入價;

其二,買入價或者賣出價都是基於基礎貨幣而言的,比如歐美就是歐元,買入價就是銀行買入一歐元所需要支付的美元數量,也即是客戶賣出一歐元所能夠換回來的美元數量。


出入金要關注匯率?在岸,離岸人民幣瞭解一下

離岸人民幣中心建設提速


  • 其次,咱們還必須要弄清楚,在岸人民幣CNY和離岸人民幣CNH的報價會有很大價差嗎?

答案先行:短時間內可能會存在差值偏大的情況,但是會很快回歸於常態(在一定差距內浮動)。

補腦部分:在岸人民幣匯率採用雙軌制浮動,也即國家劃定好了波動的上下線,區間內波動;香港是自由港,金融不輕易遭受干涉,匯率自由浮動;為何會保持相對的一致性呢?

其一,內地政府可以藉助於市場干預手段來維持CNY和CNH的相對一致性。注意,這裡並非藉助於政府職能;

其二,套利者的套利行為拉近兩者之間的差值。這裡就牽涉到供需上的問題,在此不細細論證。注意,想要套利並非容易,這裡牽涉到的不僅僅是財力上的問題,還有技術。

相信到這裡,大家基本上已經把基本知識掌握清楚。由此,我們來看一看咱們銀聯出入資金的參考報價:

  • 【入金】:

客戶入金相當是買入美元賣出人民幣,銀行則是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也即是現匯賣出價,相當於是做空USDCNY(一定要注意是在岸人民幣匯率,畢竟你的銀行賬戶在大陸);

  • 【出金】:

客戶出資金相當是客戶買入人民幣賣出美元,銀行則是買入美元賣出人民幣,也即是現匯買入價,相當於是做多USDCNY一定要注意是離岸岸人民幣匯率,畢竟你的銀行賬戶在境外,當然前提是你的資金出境了,由此可見,資金過於快速的到賬也是很危險的(經常有客戶說別家出金多麼快,一個小時甚至十幾分鍾就到了,小編只能瑟瑟發抖,私人賬戶瞭解一下)

出入金要關注匯率?在岸,離岸人民幣瞭解一下

貨幣發行外匯局


前面我們有講到,中間支付商等原因都會導致匯率有一定的偏差。這一點可以在出入資金的時候看到兌換的匯率。偏差比例的計算公式:

匯差比例=(入金平臺入金時的人民幣匯率-入金銀行在岸人民幣匯率)/入金銀行在岸人民幣匯率*100%,一般情況下匯差比例為0.5%—2.5%的時候比較正常常。藉助於前段時間的數據,我們做一次計算:中國銀行給出的現匯賣出價是6.86746,平臺A渠道入金時的匯率是6.8199;

則,平臺A中行入金的匯差=(6.8199-6.86746)/6.86746*100%=0.693%;由此看來平臺A的匯差還是比較低的,或者是平臺A本身自掏腰包做了一定的補償,買了一部分單。

類似於入金,出金也是一樣的流程,首先查看出入金銀行出金時的匯率,然後注意出金時的平臺匯率。根據公式,匯差=(出金時的平臺匯率-銀行對應的現匯買入價)/銀行對應的現匯買入價*100%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