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鄉間的紅色豐碑——三里羅村廣西黨代會舊址

「歷史」鄉間的紅色豐碑——三里羅村廣西黨代會舊址

1936年的一個夜晚,羅村,勞作了一天的農民已早早休息。羅村黨支部的共產黨員覃業廣還在看著農民夜校的書籍,昏黃的煤油燈映照著他剛毅的臉,妻子揹著才幾個月大的兒子,一邊補衣服一邊哄孩子入睡。

“汪、汪、汪……”幾聲狗吠從屋巷響起,覃業廣警覺地把資料收起來。很快,門外響起幾聲敲門聲,輕緩而有節奏。覃業廣在門後輕聲問:“誰?”門外靜默了一下,然後說了聲:“辣椒,細又長的那種。”

覃業廣心裡一陣高興:“四哥!”四哥就是中共地下黨員黃彰,當時負責西區的地下工作。愛吃辣椒,抓一把細又長的青皮辣椒放在嘴裡,像吃青菜一樣泰然自若。

黃彰頭帶竹笠,身披蓑衣,一副農民的樣子。與往日白天那個身穿長袍,頭戴禮帽,手拿算盤和賬本來收租的地主裝扮大相徑庭。

覃業廣出去逐家敲門,很快,覃業珍、覃業用等羅村黨支部的成員都集中過來了。覃業廣把煤油燈的火焰拔高一點點,屋裡亮堂很多。大家專心地聽著黃彰的部署:“特委準備在羅村召開一個會議,參加人員比較多,我們羅村黨支部要做好會議的保衛和接頭等具體工作。業珍負責組織外圍的保衛工作,在主要路口和山頭為會議站崗放哨,並在那天想辦法把敵人的交通電話線剪斷。業廣負責內圍即會場的保衛工作。業用負責後勤,組織幾名群眾為會議人員做飯,參加會議的代表分散住在群眾家,萬一暴露,方便分散撤退……”

1936年,對覃業廣來說,是一個非常具有意義的年份。這一年,他的兒子覃柏林出生了。這一年11月,中共廣西三大在羅村勝利召開,這是一次在廣西革命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會議。

覃業廣還來不及抱一抱尚在襁褓中的兒子,就匆匆投身會議的籌備工作。這位寧可上山挖野菜度日也不願意借高利貸的漢子,對壓迫和剝削具有很強的抗爭意識。1926年,羅村的進步青年,貴縣第一任共青團書記覃增文回鄉組織農民協會,開展減租減息鬥爭。覃業廣、覃業珍、覃安廷、覃業用等人,在覃增文的革命思想影響下,積極參加農運,成為骨幹力量。

1927年秋,反動派通緝革命人員時,覃增文在積勞抑鬱中病逝。同年冬,地下黨在羅村建立了黨支部。當時負責在西區活動的黃彰,認為羅村群眾基礎較好,是西區和縣委所在地覃塘排厚村之間的據點,便在這裡建立了地下黨交通聯絡站。

羅村地處丘陵,溝塘交錯。西靠鎮龍山,東有義渡河相隔,南通橫縣,北可達賓陽。一條清清的義渡河,滋潤了羅村兩岸的土地,也成為地下黨阻擊反動派的天然屏障。即使敵人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乘船渡過河來,我方人員早已聞訊撤退,消失在鎮龍山莽莽的林海之中。在白色恐怖的鬥爭歲月裡,具有戰略地理優勢的羅村,無疑是貴縣地下黨早年開展革命活動的絕佳場所。

羅村的黨支部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羅村群眾和黨組織血肉相連。1928年,桂軍團長黃鶴齡部周元到三里清鄉,在群眾的掩護下,羅村黨員沒有暴露。為了籌路費,生活並不富裕的羅村黨員,寧可把冬衣、棉被典當掉,冬天把蚊帳賣掉,也要資助革命同志。覃業廣家作為交通聯繫站,他寧可借米或典當衣物也要讓革命同志吃飽睡好,寧可自己一家老小喝木薯粥,忍飢挨餓。這種無私的奉獻,對黨忠誠不變的精神,在踏上征程的戰友身上,溶化成一股巨大的暖流。

「歷史」鄉間的紅色豐碑——三里羅村廣西黨代會舊址

中共廣西三大舊址

廣西三大在羅村召開,是歷史的選擇和必然。羅村會議是在革命處於低潮的嚴峻形勢下力挽狂瀾的重要會議。如果說“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羅村會議也可說是挽救了廣西的黨組織挽救了廣西的革命。

1936年下半年,全國抗日救國民族解放運動不斷高漲,風起雲湧。但是當時廣西各地區的地下黨組織基本上是獨立作戰,力量比較分散,工作也難展開,迫切需要有一個全省性的指揮機構以實施黨的統一領導。因而,成立中共廣西省工委的時機已經成熟。具有優越地理位置和深厚群眾基礎的羅村,站到了歷史舞臺的前面。

羅村會議選擇在羅村大戶覃增棋家召開。這是一幢青磚黛瓦的三合院,位於羅村的最西頭,非常隱蔽。受哥哥覃增文的影響,覃增棋思想開明,支持革命活動。

「歷史」鄉間的紅色豐碑——三里羅村廣西黨代會舊址

會議就是在這個房間秘密召開

會議選擇在羅村召開,也是黨對久經考驗的羅村黨支部和群眾的高度信任。羅村黨支部的黨員組織群眾全力做好了會議接頭、後勤和保衛工作。

1936年11月7日至8日,原定的鬱江特委地區黨代表大會在羅村秘密召開。出席大會的有鬱江特委籌委會書記陳岸,委員黃彰,以及陸川、北流、興業、南寧、橫縣、貴縣、桂林和右江蘇區的代表共20多人,中共南方臨時工作委員會李守純同志出席了會議。由於出席會議的代表超出了鬱江地區範圍,會前根據李守純的建議,決定把會議名稱改為中共廣西省代表大會,把計劃重建中共鬱江特委改為中共廣西省工作委員會。這個決定,後來得到了南方臨時工委的承認和同意。

陳岸在會上作工作報告,李守純作目前形勢和任務報告。大會認真分析了國內外的形勢,總結了廣西黨組織在遭受敵人嚴重破壞以後和恢復發展組織、繼續堅持鬥爭的經驗與教訓,通過了關於目前形勢和今後任務的決議,確定了今後工作的中心任務: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發展黨的組織和“勞農會”組織,廣泛深入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大會經過民主選舉成立了中共廣西省工作委員會,陳岸、彭懋桂、滕雪心3人為常委,陳岸任書記兼組織部長、彭懋桂任宣傳部長、滕雪心任婦女部長,會後由彭懋桂向中共南方臨時工作委員會書記薜尚實彙報情況,得到認可。

經過這次大會,廣西重新實現了全省黨組織的統一領導,恢復了廣西省黨組織與黨中央和中共南方臨時工作委員會的聯繫,增強了廣西各族人民抗日救國的核心領導力量。在黨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方針政策的指引下,廣西黨組織站在民族解放鬥爭的前列,迅速發展和壯大,放手發動各界群眾,推動了廣西抗日救國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

「歷史」鄉間的紅色豐碑——三里羅村廣西黨代會舊址

三里羅村——這座其貌不揚的普通村莊,曾在戰爭年代響起了驚天動地的革命風雷,為革命勝利作出巨大貢獻。共和國不會忘記,人民也不會忘記。羅村中共廣西省“三大”舊址近幾年修繕一新,如今已經成為覃塘區和貴港市重要紅色革命教育基地,“羅村會議”精神也將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繼續傳承、發揚和光大。

「歷史」鄉間的紅色豐碑——三里羅村廣西黨代會舊址


▍圖文來源:覃塘宣傳、《荷美覃塘》方朗、廖國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