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業是否還存在紅利,該如何依靠養豬業致富?

MILKLA


養豬業是否還存在政策紅利?我們是否還能依靠養豬業致富?

不知道題主問這個問題是什麼意思?所說政策紅利指的又是什麼,如果說指的是生豬補貼的話,那我可以明確的告訴你,一個真的養豬人是不會因為有沒有補貼去養豬的,養豬能否盈利,取決於是否能把豬養好,取決於生豬價格是否在盈利線以上,而不取決於政策紅利。

現在把你前面的問題改動一下,養豬業是否還存在紅利期?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養豬業在國內是最近不到二十年才興起的一個古老而新興的行業;說它古老,因為養豬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說它是新興行業,是因為在國內也就是最近不到二十年才出現規模養豬的現象,才成為了一種專門養豬的行業。

養豬業發展到今天,有超大型的主場出現,也有中小型豬場存在,一家一戶養豬在很多地方已經不存在,只有在比較偏僻的地區還會有少數人家自己餵豬等到春節宰殺,也就是所謂的養年豬。養過豬的都知道,每隔幾年,豬價就會飛起來,讓養豬人賺的盆慢缽滿,過了一段時間,豬價又會極低,讓養豬人折得欲哭無淚;這裡說的紅利期,指的就是豬價的高峰期。

現在養豬行業已經出現了質的變化,那麼,這種紅利期還存在嗎?還會不會出現呢?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題主,養豬紅利期一直會存在;因為豬肉是一次性消費,為了滿足市場的需求,需要源源不斷的生豬供應市場。決定生豬能否源源不斷供應市場的原因是看養豬人是否盈利,有利可圖,養豬人就會增加生豬的飼養量;無利可圖,養豬人就會減少生豬的飼養量;這就出現了一個循環往復的圈子,也就是所謂的豬週期。

豬週期是由市場上生豬的存量決定的,它的軌跡是生豬的價格由谷峰逐漸下落到谷底,再從谷底逐漸升到谷峰;期間的時間段為四年左右;生豬價格在谷峰的時候,就是所謂的養豬紅利期。

豬週期是客觀處在的;不但在我國存在,就是在許多養豬業發達的國家也同樣存在,例如美國,它的豬週期在五年左右。所以,題主不用擔心養豬是否還存在紅利期。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們是否還能靠養豬業致富?”

這一點不用懷疑;只要你能把豬養好,能夠根據豬週期安排生豬的養殖,就能夠致富;和以前相比不同的是,養豬業對養豬人的要求更高了。

同意我的觀點,請點個贊;對您有所幫助,請多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