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他「梅妻鶴子」,實際上他是有故事的男人

去年,我和朋友來到了杭州,西湖是必須去的。西湖附近最多的就是墓了,比如說,這座墓。

都說他“梅妻鶴子”,實際上他是有故事的男人

都說他“梅妻鶴子”,實際上他是有故事的男人

他就是今天的主角:梅妻鶴子林逋、林和靖。至於這個“梅妻鶴子”出處在《夢溪筆談》:

宋·沈括《夢溪筆談卷十·人事二》:“林逋隱居杭州孤山,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雲霄,盤旋久之,復入籠中。逋常泛小艇,遊西湖諸寺。有客至逋所居,則一童子出應門,延客坐,為開籠縱鶴。良久,逋必棹小船而歸。蓋嘗以鶴飛為驗也。”

一般我們認為,林逋真的是和梅鶴作伴,沒有老婆,沒有子嗣,終生不仕。簡直就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禁慾系的男神。他最為人稱到的則是那兩句“暗香疏影”

《山園小梅》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可是,他真的是與愛情無緣了嗎?有人考證,說其實,林逋有後人,這個考證真偽不好說,但是,古人重視子嗣,即使他真有後人,說不定林逋是從兄弟家過繼來的呢?那麼他真的和愛情無緣?

明人張岱寫的《西湖夢尋》談到了林逋墓,其中有這樣的文字:

至元,楊璉真伽發其墓,唯端硯一,玉簪一。——《西湖夢尋·孤山》

我們知道,元代時候,蒙古貴族崇佛,而且信奉的主要是藏傳佛教。一代藏傳佛教大師八思巴可以說是聲名遠揚,他有一個徒弟名叫:楊璉真伽。這號人在元代統一以後,比較有名的就是在江南分管宗教,權力不小。他最喜歡盜墓,宋理宗的墓就被他打開了,宋理宗頭蓋骨被他做了飲器,其實,藏傳佛教有用人骨做法器的習俗。林逋墓也沒逃過這一劫,不過墓裡只有端硯和玉簪,文人有硯臺很正常,玉簪不得不讓人多想,難道是一段不能說的故事?

都說他“梅妻鶴子”,實際上他是有故事的男人

我們查閱林逋留存下來的宋詞,大約只剩下三首了,但,兩首都是有關男女之間的離愁別緒。所以,我深深懷疑,林逋也是有故事的男人,不是因為高冷而一個人,而是因為感情受過傷。

我們來看其中一首:

【相思令·吳山青】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都說他“梅妻鶴子”,實際上他是有故事的男人

我們來仔細看看,“吳”“越”就是今天江浙一代,即使今天也是風景秀麗。河岸旁的青山,引來送往,看慣了情人之間的離別。“誰知離別情?”這句好似對青山發問,怪青山不懂離別的情感。上闕由景漸漸入情,很是自然貼切。

下闋,兩個淚,我們知道是一男一女,因為是“君”和“妾”。古代定情信物就有“同心結”,然而這句落到了“未成”,兩個人是有情無分,沒有修成正果,只能含淚送別,最後,“江頭潮已平”說明船要起航了,兩個人就要分開了。

都說他“梅妻鶴子”,實際上他是有故事的男人

這首詞裡的文字表達的那種離別的情感就是纏綿不斷的,而吟詠之時,詞的格律讓人讀起來也是反覆詠歎,有一種迴環往復的感覺(尤其是兩個青,兩個淚),吟誦的這種感覺不就是和相愛的人分開以後的感覺嗎?所以,這個詞牌本身就是寫男女離別之情的,這是本詞牌格律的所致。

我想林逋也是一個有故事的男人,只不過我們後人再也不可能知道他的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