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何時初見甲骨文?

我就“賣弄”一下相關知識,甲骨文這一塊算是文獻學上面的重要的一部分內容。而甲骨文、金文和簡帛文獻是重要的出土文獻了。

甲骨文的別名很多,“甲文”、“龜甲文”、“龜刻文”、“殷契”等等。顧名思義,文字的載體是龜甲,主要是龜腹甲。這很容易理解,烏龜背上的甲凹凸不平,而腹部相對平整,哪一個更好刻字呢?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因為牛個頭大,那一塊骨頭也不小。而時代多是殷商。近幾十年來,也發現了西周甲骨文。

國人何時初見甲骨文?

甲骨文都是一片片的,主要是時代久遠,整塊容易破裂。近些年,學者胡厚宣統計全世界大約有15萬片。能夠看出的不重複的字,大約有四五千字,而真正認得的不超過兩千。我記得之前有新聞,中國文字博物館重金懸賞,《呂氏春秋》是一字千金,甲骨文是一字十萬金。懸賞認識出一個新的甲骨文字就有十萬塊獎金。這種懸賞力度,可見認字有多難。

然後,我們談一談早期的發現情況。

發現時間:1899年。發現人:王懿榮

發現原因:吃藥 發現地點:河南安陽小屯村

國人何時初見甲骨文?

發現始末:十九世紀末,河南安陽小屯村村民耕地發現了這一片片龜甲獸骨。而這些東西被無知的村民賣給了中醫,中醫裡面有一味藥就是龍骨。據我所知,很多化石之類的就被當作這中藥被人吃了。而這次遭遇到下肚危機的是甲骨文,公元1899年,清代著名金石學家王懿榮生病了,醫生給他開了龍骨的藥。這位學者看見了自己買來的藥上面居然有“字”,經過他考據“細為考定,始知為商代卜骨,至其文字,則卻在篆籀之前”。然後,王懿榮去藥店把龍骨都買來了,順便打聽到了甲骨文的發掘地。

其實,在王懿榮之前,有人認為天津的王襄、孟定生是最早發現者。不過,一般認為是王懿榮,王懿榮怎麼居然就看出來這是殷商文字呢?清代之前,沒有關於甲骨文的記載,學術界基本上了解的古老的文字是金文,金文就是商周時期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王懿榮是金石學家,所以,還是能通過文字看出些端倪的。

王懿榮作為讓世人瞭解甲骨文的學者,他的命運和風雨飄搖的大清國一樣,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王懿榮投井自殺,壯烈殉國。至於甲骨文的命運和甲骨文對於龜甲獸骨大體處理方法,嘿嘿,我以後專門再說。

商代的甲骨文大約是盤庚遷殷到帝辛(紂王)時代。我們也知道殷墟就是河南安陽,商代遷都多次,最後定居在安陽這裡,所以,安陽能出土甲骨文不是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