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降低,輔助生殖行業增長迅速

人類輔助生殖,是指運用醫學技術和方法對人的卵子、精子、受精卵或胚胎進行人工操作,以達到受孕的目的。

參考中國報告網發佈《2018年中國人類輔助生殖市場分析報告-行業運營態勢與投資前景研究》

輔助生殖技術的主要分類

生育率降低,輔助生殖行業增長迅速


輔助生殖技術分類及定義

分類

定義

人工授精

是以非性交方式將精子置入女性生殖道內,使精子與卵子自然結合,實現受孕的方法。

體外受精-胚胎移植

該技術是將從母體取出的卵子置於培養皿內,加入經優選誘導獲能處理的精子,使精卵在體外受精,併發育成前期胚胎後移植回母體子宮內,經妊娠後分娩嬰兒。由於胚胎最初2天在試管內發育,所以又叫試管嬰兒技術。

卵泡漿內單精子顯微注射

這一技術是在針對男性精子數量不足,功能異常導致受精障礙所採取的體外受精的微滴法、透明帶部分切除法及透明帶下授精等方法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技術又稱第二代試管嬰兒。

胚胎植入前遺傳學診斷

此法也稱第三代試管嬰兒,指在IVF-ET的胚胎移植前,取胚胎的遺傳物質進行分析,診斷是否有異常,篩選健康胚胎移植,防止遺傳病傳遞的方法。

贈卵IVF-ET

該技術最早由Trounson等於1983年報道首例妊娠成功。適應證為:(1)卵巢功能衰竭或無卵巢。(2)女方有遺傳性疾病或染色體異常。

代孕

用於子宮切除術後或子宮破裂及子宮嚴重粘連患者。代孕技術原理與供卵IVF-ET相同、但供卵者為患者,受者為代孕者。

中國經批准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設置人類精子庫的醫療機構共有432所,每年完成70萬例治療。據不完全統計數據2017年我國人類輔助生殖治療約76.8萬例,行業銷售市場規模超過300億元。近幾年我國人類輔助生殖行業市場規模情況如下圖所示:

2013-2018年中國人類輔助生殖案例數量

生育率降低,輔助生殖行業增長迅速


雖然我國輔助生殖行業保持快速發展,但是行業存在一定問題。

我國育齡夫婦中,不孕不育比例為10%至15%,其中約有10%至20%需要通過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進行治療。截至2016年5月,經原衛生部審批的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機構有112家、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總後勤部衛生部審批機構320家,合計432家。初步統計還發現,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治療數量每年呈明顯遞增態勢。未來隨著新技術的不斷問世,治療人群還將走高。

面對龐大需求,現有醫學倫理門檻卻並未跟上。目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領域存在的問題頗有普遍性,表現為監管力度欠缺、診療水平不平衡、管理環節薄弱;社會上“黑診所”提供治療服務、地下代孕服務、買賣卵子甚至胚胎也偶有發生。

國內輔助生殖市場嚴重供不應求,牌照稀缺,審批難度大。

全國經批准開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和設置人類精子庫的醫療機構共有432所,每年完成70萬例。我國現有的輔助生殖技術和機構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但由於倫理和技術等問題審批發放新的輔助生殖牌照難度較大,輔助生殖市場仍然有很大的進入空間。

目前,衛生行政部門已制定“禁止實施代孕技術”、“禁止胚胎捐贈”、“禁止給單身婦女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等規定,類似規定雖與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合拍,但因缺乏立法,執行力度與知曉度仍很欠缺,導致輔助生殖技術領域良莠不齊。專家說,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涉及敏感的生命權、生育權、繼承權等公民基本權益,超出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的管理職權範疇,國家層面儘快實現立法,方可與國際社會立法嚴禁重罰的管理機制銜接,真正實現倫理與技術的齊頭並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