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停地問「爲什麼?「,家長該不該逐一回答?

孩子對一切新事物都十分好奇,總喜歡問“為什麼”。特別是我家孩子3週歲左右,每天都有十萬個為什麼等待著爸爸媽媽來解答。比如,我和我家寶貝一起看繪本,他總是問個不停“媽媽,圖片上的叔叔穿的是什麼衣服?打戰為什麼要穿盔甲?什麼是投石機?作戰為什麼要躲在塹壕中?為什麼要吹號?槍打到玻璃為什麼會出現一個洞......

當孩子不停地問“為什麼?“,家長該不該逐一回答?

所有的孩子都有問“為什麼”的時期。孩子到了3週歲左右,進入另一個語言敏感期,不斷追問“什麼”,打破沙鍋問到底。

孩子總是會提出這樣或那樣稀奇古怪的問題。其實當孩子能提出問題就證明他的思維是活躍的,是一個愛動思考,喜歡探索的人。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協助孩子一起探索問題,而不是簡單的應付,會給孩子的成長起到很大的作用。那麼,當孩子連連發問的時候,作為家長到底該怎麼做呢?

1、耐心傾聽,積極引導

當孩子提出問題的時候,父母首先要表揚孩子的肯動腦筋,耐心傾聽孩子問題並作出正確的回答。不要嫌孩子纏人,這樣會扼殺孩子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下去,孩子會因為怕父母嫌煩而不敢再提問題。而一個沒有問題的孩子本身就是個“問題孩子”。

當孩子不停地問“為什麼?“,家長該不該逐一回答?

2、觸類旁通,發散思維

我們要引導孩子學會聯想,以減少同類問題的反覆提出。例如花朵為什麼需要澆水?我們不僅要回答他的“為什麼”,還要告訴他“樹等植物也是一樣的。”這樣既開闊了孩子的思路,又加深了孩子對問題的理解。

當孩子不停地問“為什麼?“,家長該不該逐一回答?

3、平等交談,一起討論

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的,覺得家長就是自己的百科全書,但是有些天馬行空的問題讓家長也無法解答,有的家長為了在孩子面前有面子,就說了一個自己也不確定的答案,但是,這並不能給孩子做一個很好的示範。作為家長當不能正確回答孩子的問題時,不能不懂裝懂,含糊其詞,要向孩子說清楚“這個問題我現在不會回答,邀請孩子一起去探討,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問題的答案,比直接告訴答案更有意義。

當孩子不停地問“為什麼?“,家長該不該逐一回答?

與此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和他的小夥伴們一起分享,讓他們從中體會到相互討論的樂趣和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