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霸凌,你卻不知道?!

孩子被霸凌,你卻不知道?!

孩子被霸凌,你卻不知道?!

孩子被霸凌,你卻不知道?!

最近很多家長群和朋友圈裡都出現了這一段校園暴力的視頻。

視頻內一個赤裸上身的男學生用鞋狠抽另一位同學,被打的同學站著不敢動,而同寢室的同學卻發出陣陣鬨笑。

很多人說這是河南省淮陽縣的一所學校,並附上了該學校的處分通知。

但這段影片中很明顯地能聽到粵語對話,後來有網友扒出這其實來自新X實驗學校的一段影片,拍攝時間也已經是兩年前。

孩子被霸凌,你卻不知道?!

確實,隔三差五,我們就會在網絡上看到“小混混在中學男廁所裡圍毆同學”、“女生在寢室裡被狂扇耳光”的新聞。

曾有一個調查顯示,我國有17.18%的人曾遭遇過校園暴力。這個比例看上去不多,但是一旦站在我國的人口基數上看,就不是一個小數目了。

孩子被霸凌,你卻不知道?!

實際上,更多的孩子是遭遇了校園暴力

卻沒有告訴家長或老師

這是為什麼呢?

- 1 -

面對校園暴力

為何敢怒不敢言

孩子被霸凌,你卻不知道?!

這是一個真實案例:

小慧在高一的時候,曾被捲入過校園小團體的紛爭中,儘管她試圖遠離這些,但是被麻煩找上的時候,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擺脫。

有一天放學,她被校外的女生堵在小巷裡,被安上莫須有的罪名辱罵,並狠狠扇了幾個耳光。

她哭著回家,卻不敢告訴家長和老師,她怕家長責罵她是“有縫的雞蛋”。她怕老師各打五十大板,不了了之以後,自己將被更猛烈地報復

從此她選擇“低調做人”,拒絕與同學交流,不參與所有的團體活動,獨來獨往直到畢業。

“明明沒有做錯事,但是卻像罪人一樣活了三年。”她後來回憶說,最美好的年華,自己的回憶裡只剩下提心吊膽。

家人不理解她為何突然變得內向,只有她自己知道,被校園暴力籠罩的恐怖。

不被理解、沒有明確地求助渠道、不了了之的解決方式、野蠻的報復方式……都是孩子面對校園暴力時,忍而不發的原因。

後果呢?輕則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痛記憶,重則讓孩子產生抑鬱輕生的念頭。

那麼當孩子沉默,家長要如何發現他們的異樣呢?

- 2 -

如何發現

孩子正在遭受校園暴力?

孩子被霸凌,你卻不知道?!

首先,什麼樣的學生最容易遭遇校園暴力?

孩子被霸凌,你卻不知道?!

調查數據顯示,“默默無聲,獨來獨往”佔比45.66%;因身體狀況而遭受此現象也佔了24.23%比重;成績落後、家庭貧困也是遭受校園暴力原因。

如果孩子屬於上述的情況,家長需要分外留意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態。

其次,哪些行為算校園暴力?

①語言暴力:指學生經常用汙言穢語對其他學生進行攻擊,起綽號、編造故事進行羞辱。

②身體暴力:指藉助身體的優勢打擊比較弱小的同學;遭遇同學勒索威脅,搶奪財產;

③心理暴力:指不斷地用語言、行為等給其他同學造成精神或心理上的壓力,包含孤立、漠視、諷刺等。

④網絡暴力:指利用社交網絡上傳同學的不雅照或者對同學進行誹謗、辱罵或騷擾等。

要知道,並非只有打架才算是暴力,有時最難治癒的是來自心理的創傷。

家長尤其需要留意網絡暴力,這是最難防,也是現階段對孩子傷害巨大的一種校園暴力。

孩子被霸凌,你卻不知道?!

最後,孩子遭遇校園暴力時會有什麼表現?

①無法解釋的傷痕;

②丟失或毀壞的衣物或其他物品;

③經常性的頭疼或肚子疼,感覺不適或假裝生病,不想去上學,或有強烈的轉學傾向;

④飲食習慣改變,比如節食或暴飲暴食。放學回家後總是很餓,因為他根本沒有吃午餐;

⑤失眠或經常性夢魘;

⑥成績無故嚴重下滑;

⑦沒有校園社交,或者拒絕參加社交活動,如秋遊;

⑧感到無助或自尊心下降;

⑨原本開朗變得沉默寡言,對學校閉口不談;

⑩自殘行為,比如離家出走、傷害自己或談及自殺。

如果你的孩子佔有上面1-2條就需要警惕了,若佔3條以上,則可以確定孩子一定在學校有麻煩了,需要家長立刻行動!

- 3 -

面對校園暴力

家長應該怎麼應對?

孩子被霸凌,你卻不知道?!

注意!校園暴力受害者,幾乎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去解決被人欺凌的情況。所以這並不是告訴孩子堅強一點,就能解決的!

如果家長對於孩子的求助只是敷衍了事,只會將孩子的處境變得更加無助!

自己的孩子,自己一定要保護好!孩子遭遇校園霸凌,家長需要怎麼做?

孩子被霸凌,你卻不知道?!

01-溝通!

一定要把握住第一次與孩子交流溝通的機會,如果初次交流是無效的,孩子將逐漸放棄向家人求助。在溝通過程中,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多說,讓孩子儘量詳細地表達自己。

家長可以嘗試引導式問法,比如“他們有什麼行為讓你不舒服嗎?”、“你認為他們這個行為是惡意的嗎?”讓孩子講述校園暴力,是解決暴力的第一步。

02-理解與信任!

很多家長在知道自己孩子被校園暴力後,總是拿出各打五十大板的態度,比如“別人為什麼要欺負你不欺負別人呢?”這是大忌!

校園暴力有時就是無差別攻擊,身為家長都不信任自己的孩子,他還怎麼可能會有安全感?

家長應該對校園暴力問題有足夠的重視!要讓孩子知道,父母就是他最大的後盾!

03-視情況聯繫老師或警方

如果情節不是非常嚴重,家長需出面聯繫老師,請老師進行核實與教育。如果情節嚴重,涉及財產較多,或傷勢嚴重,則要堅定地尋求法律幫助,主動聯繫警方報案。

同時,如果可以的話,家長最好可以接送孩子一段時間。確保他們在校園與家之間,不會被人報復。

這不是沒事找事,而是合理訴求!千萬不要心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孩子安全無小事!

04-教會孩子合理反抗

家長要教會孩子,面對霸凌,勇敢反抗。這裡說的並不是以暴制暴,而是不要害怕揭穿那些“校園混混”的惡行,要堅決地告訴父母和老師。要有勇氣脫離那些推崇暴力至上的校園小團體。

05-不可調和需要轉學

當上述方法都不奏效,家長應該考慮讓孩子轉學。一個糟糕的校園環境不僅會影響讀書成績,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插圖來源|Greta Duo、Blake Hunt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