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你的自由式松松垮垮?

很多初學者在學習自由泳一段時間後,遊起來還是鬆鬆垮垮,沒有找到節奏,更沒有感覺到切水、走水,還是感覺很費勁,從岸上看手、腿、呼吸都沒什麼問題,但給人感覺就是不名夠流線,扭來扭去的,鬆鬆垮垮,就像是頭手腳等每個部位都在各幹各的,這時就要找出主要原因,而最能協調每個部位的應該是髖與腰,髖與腰的不協調會讓自由泳的各個部位像散架似的。

學習一段時間的自由泳過後,很多游泳者開始注意到自由泳軀幹翻轉很重要,於是就出現很多髖腰同步大幅翻轉的現象,這種現象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鬆鬆垮垮,上半身做上半身的動作,下半身做下半身的動作,髖隨腰轉,發力不走水,結果就是感覺到很累。問題出在哪裡呢,這時,或許應該考慮定髖,或著說穩髖。

當然,這裡所說的定髖或著說穩髖是相對腰的翻轉幅度來定義的,並不是保持髖部不轉,自由泳過程中,身軀的翻轉,很大一部分是在上半身,下半身的翻轉幅度相對較小,特別是在快速而強有力的打腿過程中。

此時,練習定髖可以讓你的下半身與上半身在做動作的過程中相互借力,將髖部轉動幅度縮小以作為槓桿的支點來讓自由泳腿與腰、背、手之間相互借力(關於髖的借力大家還可以從扔鐵餅動作中看出下盤對手臂發力的傳導性),定髖同時可以讓你感覺到明顯的腰部發力,也可以讓你的下半身更專注於打腿,讓你的自由泳動作更加流線更加走水而不是鬆鬆垮垮,所以對於自由泳的提升,下意識地練習定髖十分重要。

不管髖隨腰轉還是定髖穩髖,一般學習自由泳都是先轉再定,而真正能做到較高定髖水平的人,自由泳水平已經不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