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揭祕 士師記 以色列人和耶和華 你是瘋兒祂是傻

聖經揭秘 士師記 以色列人和耶和華 你是瘋兒祂是傻

很多基督信徒們可能並沒怎麼翻看聖經,就幫其吹牛說:聖經是神書寫的,聖經是最完美的。聖經的文學是優美的,文學大家們都欣賞它的文學價值;聖經的邏輯是準確完整、無懈可擊的,幾千年來聰明人雖多,但是沒人能發現聖經有任何問題,想找出它不好的人們最後都迷戀上了它;聖經的預言是很準確的,說過的話後來必定應驗;聖經的確是不可增添或刪減的,聖經就是增之一字則太長,刪之一字則太短,改之一字則……不能說就不美了,而要說就不如原來完美。

這些話並不是一個人說的,但也不是我編造的,我只不過是把很多人的評論組合在一起,成為一段肉麻的吹牛拍馬的段子而已。有需要吹別的東西的人可把這段子抄去備用,到時把聖經兩字一替換就可得到差不多肉麻的話。

昨天我們猜測說,士師記可能又換作者了,句子寫得顛三倒四、翻來覆去的,邏輯混亂到人們根本不知道一件事的因果關係。比如說,在迦南留下一些本地人,究竟是神的主意還是以色列人自作主張,究竟是約書亞時候神生氣了還是幾個世代後世人們把神忘記了神生氣了,我們在昨天說的內容裡是怎麼也看不明白的。但是我們也不好太責怪士師記的作者,因為編神話這件事情,本來就是順境的時候好編,啥都說是神安排的、神照顧的、神保佑的就行了。但逆境的時候就不那麼好編了,因為他要體現神的統治力,啥事還是一樣都要說成是神安排的,但又要說神看到自己安排事情後很生氣,這個邏輯本來就是混亂的,本來就是講不清楚的。

在士師記的第3章的第1段,作者繼續按這種奇怪的邏輯寫:耶和華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那不曾知道與迦南爭戰之事的以色列人,好叫以色列的後代又知道又學習未曾曉得的戰事。所留下的就是非利士的五個首領和一切迦南人,西頓人,並住利巴嫩山的希未人,從巴力黑們山直到哈馬口。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以色列人,知道他們肯聽從耶和華借摩西吩咐他們列祖的誡命不肯。以色列人竟住在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間,娶他們的女兒為妻,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的兒子,並事奉他們的神。

可能作者已經完全被自己混亂的邏輯搞糊塗了,這麼一小段內容裡就給“耶和華留下這幾族”編了兩個完全不同的原因,前面說為了教導那些沒有經歷過迦南戰爭的以色列人的後代(中文版“又知道又學習未曾曉得的戰事”翻譯的實在太糟糕)後面卻說“為要藉此試驗以色列人,看他們肯照他們列祖謹守遵行我的道不肯”(上一段也是這個說法,士2:22)。

好吧,就算他同時為了兩個目的吧,他可以留下那幾族,經常去打一打,經常給以色列後輩們顯一顯神通和大能,讓以色列人的後輩們既經歷了戰爭,又鞏固了信仰,這才是完美的做法。或者說如果要搞試驗的話,只要稍試驗一下,看有一些人違背了誓約,就狠教重罰,總要把他們教導回“正路”,才叫做成功的試驗,如果說一試驗就失去控制,人們稀里嘩啦全不信耶和華了,那不叫試驗,應該叫試驗失敗,或者說叫試驗完全失敗。以神那麼大能耐,搞了個那麼失敗的試驗,難道能叫做神的光榮嗎。

人們為了宣傳宗教,把一切都說成是神的安排,成也耶和華,敗也耶和華,都是耶和華的緣故。只是敗了不能說是耶和華敗了,而要有技巧地說是耶和華做試驗,只是他們沒有想到試驗失敗其實也就是耶和華敗了。我們可以想想,耶和華費了那麼大的力氣,花了那麼多的時間,用掉的精力靈力更無可計數,辛辛苦苦把以色列人從埃及帶出來,一路上照顧他們吃喝拉撒(特別是40年間每週6天要給200萬以色列人投嗎哪這事不是那麼容易做的。除了吃飯睡覺,任何一件小事要堅持40年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神本來是自由自在的,要受此約束就更不容易了),然後到了迦南,讓他們只死了36人就佔領了這塊流奶又流蜜的美地,結果上一代人死了,下一代就沒有人相信耶和華了,這不是耶和華的失敗是什麼。應該說不僅僅是失敗,而且是大大的失敗,簡直是他一輩子的恥辱。

作者本來想把以色列人們怎麼變壞了的緣由講清楚,不過結果是越講越糊塗,我們對這件事也不想多討論,繼續看聖經下面的內容吧。接著聖經介紹了耶和華在以色列會眾中掀起的一些風浪和興起的一些士師,我們來看看熱鬧吧。

耶和華興起的第一個士師是俄陀聶。聖經說,因為以色列人忘記了自己信啥,竟然去侍候巴力和亞舍拉神,耶和華一怒就讓美索不達米亞的古珊利薩田人打了過來,讓以色列人服侍他們8年,然後有些以色列人就想起傳說中的耶和華,呼求他來拯救他的子民,於是耶和華的靈降到俄陀聶身上,他就當了士師,帶領以色列人出去與古珊利薩田人爭戰,把敵人趕了出去,以色列人就享受了40年太平時間。

俄陀聶既是迦勒的侄子,也是迦勒的女婿,在士師記1:12-13就有說,他曾跟迦勒去打仗,並且攻下了基列西弗,迦勒把女兒押撒許配給他。從這個關係我們可以看出,上面所謂的多代以後,人們忘記了耶和華,其實才過沒幾年,所以說耶和華做神真的是很失敗,就這麼幾年功夫人們竟然就把他給忘記了。美索不達米亞我們知道是一個很大的範圍,那裡人們信仰眾多,我們不知道古珊利薩田人信仰什麼,但一般來說可以確定他們不信仰耶和華,不知耶和華怎麼指使不信仰他的人來攻打他自己的選民的,是用計還是神之間講關係,或者是古珊利薩田人的神命令他的子民打過來,耶和華在生氣期間就見死不救,過了幾年心軟了才出手,打贏了對方的神?

如果把一切國家民族部落間的戰爭都加上神的因素,那什麼軍事家、政治家都不需要了,甚至兵士和長官也不需要,計謀計策什麼的都是多此一舉,就像約書亞記裡寫的,只要神在約櫃裡跟著,敵人都殺光,自己這邊一個人都不會死,神不跟著,就必定落敗。而且人們打過來,打過去,都不是人的意志,都是神讓做的而已。這種道理在有些爭戰中是挺能迷惑人的,但是就不知道後來的以色列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戰爭、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戰爭是怎麼搞的。因為我們都知道,他們雖然是三個宗教,但其實信的是同一個神,那麼他們之間的戰爭是神自己玩電子遊戲、或者練雙手互搏功夫嗎。

聖經接著說,俄陀聶死後,以色列人又頑性不改,耶和華就使摩押王伊嘰倫強盛起來,讓他聯合亞捫人、亞馬力人一起攻打以色列,於是以色列人又服侍了摩押王18年。然後耶和華又以給色列人興起一位大救星,叫以笏,他是位左撇子。以笏打了一把兩面刃的劍綁在右腿褲子裡面,裝作給摩押王送禮物,送完禮物又假裝有密事奏告,等靠近摩押王時一劍刺進他的肚子,然後逃回西伊拉,在以法蓮山上吹起號角,帶領人們守在約旦河渡口,殺了約一萬摩押勇士,然後國中太平80年。

在這個故事裡沒有說神的靈降到這位士師的身上。這故事是編得挺精彩的,不過問題多多,身體上帶短劍要去見人家的王,恐怕沒那麼容易,總體來說,我們古代的荊軻刺秦故事比這個編的要更合理一些,雖然說都未必為真。

下一個英雄是珊迦,他的故事只有一句話,說他用趕牛的棍子打死600非利士人,也救了以色列人。

一個人拿個趕牛的棍子就能打死600人,這種事除了神附體或者瞎編兩種可能之外無法可解釋,不過他既然拿趕牛的棍子,說明他不是個士師,而應該是一個放牛娃嘛。又或者他一日放牛回來,牛跑了,但是他向人們編了個天大的謊話,人們相信了,就讓他當了士師?好像也沒那麼容易,也可能他不算士師,只能算英雄。

聖經接下去說,以笏死後,以色列人屢教又犯,耶和華又把以色列人交付夏瑣地的迦南王耶賓手裡,讓他和他的大將軍西西拉一起欺壓了以色列人20年,然後耶和華又興起女先知士師底波拉,底波拉召了巴拉一起,帶了一萬人與西西拉900輛鐵車和步兵在他泊山打仗,耶和華使西西拉的車輛全軍潰亂,他們全軍被打敗殺死,不留一人,西西拉一個人逃跑,逃到耶賓的朋友希百家,在他睡著的時候被希百的妻子雅億用橛子釘死在地上,然後雅億把他獻給追來有巴拉,接著他們又打敗和消滅了耶賓,底波拉和巴拉高興地編了一首肉麻的歌來歌頌耶和華,然後國中又太平40年。

《基督教史》說,整個士師時期大約是170年,我們現在才說了3個士師,就8+40+18+80+20+40=206年了,後面還有好多個士師沒講,而且後面的是比前面這三個更厲害更出名的,看來以色列人啥都愛誇大,連自己民族受其他民族的欺壓也要誇大數倍。

我在開始寫士師記的時候,已經把士師記翻看好幾遍。我看士師記最大的感觸有兩個,第一個感觸是神揀選的究竟是什麼亂七八糟選民啊,真是屢教不改,屢教屢犯。摩西約書亞時代的事且不說,就士師時期,耶和華興起這麼多士師來幫助、拯救以色列人,教以色列人要遵守神的誡律,但是都沒有用,只要士師死了,以色列人的老毛病就犯了。他們一會惹神生氣,一會惹神發火,好像不把他們的主神弄個高血壓心臟病一命烏呼就絕不罷休似的。我覺得吧,這麼不懂事難教導的人留著何用,還不如早點放一把硫磺火都燒死了算了,反正現在神想做什麼摩西都不會再從地底爬出來勸阻,一定會讓他如意。還有一個感觸是神是不是傻子啊,這個這麼無聊的試驗玩一次、兩次、三次就好了,他還能連續玩十幾次,這麼簡單的事玩這麼多次還樂此不疲,不是孩子就是傻子,他既然不是孩子,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是傻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