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劇透|Facebook田淵棟:博士五年之後五年的總結(全)

含剧透|Facebook田渊栋:博士五年之后五年的总结(全)

劇透在文末,要先好好讀完文章哦~

現任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FAIR LAB)研究員/研究經理,前Google無人駕駛部門軟件工程師。本科和碩士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並在卡內基梅隆大學獲得機器人方向博士學位。

編者按:田淵棟,在硅谷年輕一代華人工程師和計算機科研工作者中具有不小的知名度。身為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的他在專注科研的同時,一直筆耕不輟。他的文章具有深邃的思想,又兼具可讀性。五年前,他在知乎上分享的文章《博士五年總結》曾引起關注;五年後,他再用《博士五年之後五年的總結》系列文章,回顧了博士畢業五年,在硅谷從谷歌無人駕駛轉到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所思與所得。本文彙總了該系列文章的前言、其一、其二和其三。

前 言

光陰如梭,時光荏苒。博士之後又是五年,離上次的《博士五年總結》也已經有五年時間了。在繁忙的工作中,我覺得有必要再寫些東西,一是分享給大家自己新的經驗,二是藉此機會總結思考自己五年來的成敗得失,以後能更進一步。

一句話總結:選對人生的職業方向,及堅持這個方向,是最重要的。

我2013年畢業的時候,正趕上深度學習的大潮起步。AlexNet的文章一出,整個CMU機器人系做視覺的組裡,許多人抱持懷疑態度,覺得這個一定是實驗出了什麼問題,或者代碼寫錯了,或者是因為過擬合。我當時正在折騰我自己多層組合以矯正圖像扭曲的理論,看到多層神經網絡能有效果非常興奮,還發了信給Alex討論他開源代碼的細節。我和我導師討論說想去做這個,我導師一個勁地搖頭,以他一貫反對機器學習的態度,覺得這完全不靠譜——但一個快畢業的博士,應該有自己的判斷。

當然,作為學生仍然會被現實問題所左右。拿了幾個offer,其中就有硅谷做深度學習的職位,可最後還是沒能堅持到底,還是去了谷歌無人車組。剛進組時滿懷熱情,眼界大開,發現工業界的問題還可以用算法之外的辦法處理,頗有新鮮感;但到後來,越來越覺得這不是我想要走的路。每天工作時,看到一篇一篇新出的深度學習的文章,看著各類任務的性能一天天地變好,想著自己每天晚上的業餘民科理論研究,厭倦於每天的小修小補還有對變量命名和接口設計的糾結,憋屈於想做的方向得不到支持——正是這每一天每一晚在腦中迴響的聲音,讓自己明白,自己並不屬於這裡。

不屬於的話,就走吧。

當時作這個決定非常難,家裡反對,畢竟無人車聽上去高大上,畢竟谷歌工資高有保障,畢竟我們仍在為生計努力,沒有那麼多自由。我充分發揮小說的想像力,認真寫了跳槽之後可能的結局,上中下三條,慘的非常慘。我寫完之後給老婆看,我說我們好好討論下,老婆說可行。

今天,在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已經快四年了,回想起來,這次跳槽是非常成功的。我充分發揮了自己的能力,選對了課題,做成了我想做的事情,研究和工程都有成果,理論和應用並重,也開始積攢一定的管理經驗。如果我還一直待在原來的組,可能會因為現在的無人車大火而獲得相對比較高的工資待遇,但絕不會有現在的精氣神,也就不會有這些文章了。

回想起來,這才是屬於我的青春。

其 一

現在回頭想來,其實博士階段是很單純的。拿著微薄的薪水,帶著畢業的壓力,待在一個交通閉塞的地方,在導師的指導、鼓勵或是逼迫下,在周圍各種牛人的壓力下,花一些時間,專心地做一些東西。在這些條件下,很多人可以在一個從未嘗試過的領域裡面獲得成功。

等到成家立業放飛自我了,往往問題就來了。再好的公司,也希望員工努力幹活,而不是培養人的地方。不管表面上如何溫情脈脈,最終還是要看績效的,績效好升職加薪,績效不好捲鋪蓋走人,就這樣簡單。

而個人的成長方向,自始至終得要由自己負責。

選方向?先要控制自己閱讀的入口

讀什麼東西,就成為什麼樣的人。

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人是很容易被周圍的東西影響的,在現在這個手機時代尤其如此,你關注誰,就會成為相似的人。刷一刷各類新聞和朋友圈,幾十分鐘就很容易過去了。而且這些東西大多可以定製,所以你的命運,可能完全取決於你,也可能完全交給你周圍的人,不可不察。

另外如之前我的答案裡所說,書和文章可以多看,但還是要多想,多去提煉其中隱藏的主線和趨勢,多去做小小的預測,形成自己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然後才自然而然會有個人的見解和想做的方向,這種思考往往是很累人的,而且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可能大家都更習慣去接受已有的觀點,並且躲在自己的安全區裡面。

但在日積月累之下,做或者不做這些,會讓每個人最終成為不一樣的人。

所以多看點動腦的內容,就不會讓大腦生鏽。做科研一個比較好的地方是工作本身並不重複,而是一直在開拓邊界,這樣自然會有更多的動腦時間。在閒暇時間,我經常會多看知乎上做數學和物理的同學們的回答,最好有幾個不懂的名詞需要自己去查去想想,手機上有個刷Arxiv的app經常看看,看一看一些優秀的github代碼,也會動手刷刷題。

在走管理職位之後,這個尤其重要。“管理”這個詞除了在國企之外,都是“支持”的同義詞,支持的意思是幫人成事,事情搞完,功勞大部分是下屬的,我鼓個掌說兩句好聽的。而“領導”另有個詞叫“技術帶頭人”(tech leader),那個才是帶大家衝鋒在前的人。而要保證自己能做技術領導加管理的路子,技術的能力是一概不能少的。而參與了管理事務之後,每天開點會議,會讓人產生“自己已經幹了很多”的幻覺,一旦鬆懈下來,就再難再追上。在人工智能這個進展以月來計算的領域,要是對將來的方向不是很有見解,大家馬上就不會再聽你的了。

如何選方向?

有了選方向的點滴積累,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去選。

我們常說高考難,難如千軍萬馬過獨木橋,路只有一條,如何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最高的分數,這是“術”;其實博士畢業之後更難,面對山高水遠大路小路,往哪個方向跑,那是“道”的問題了。

然而,“道”和“術”並非完全分離,再高明的“道”,還是要“術”去貫徹的。

博士階段其實就在尋找“道”中之“術”。博士努力學習如何探索如何試錯,如何在紛亂的線頭裡找到關鍵點,才能在將來更大的挑戰前降低試錯成本,在有限的時間裡找到對的方向。所以讀博在某種程度上是預支了人生的風險,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犯幾個錯不要緊,大不了浪費一年從頭再來;在四十來歲的時候再拍腦袋決策,輕率犯錯就會比較麻煩了。

選方向,不管是科研選課題,還是VC投資,還是說選個人職業發展方向,其實是有一些通用的大原則的,比如說多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從頭解構分析,仔細思考每一步邏輯鏈條,多做調查,不要被三分鐘熱度衝昏頭腦,不要擠人多的方向,從自己的獨立分析和思考中找到突破口。別人都說好但自己覺得有硬傷的要三思後行,別人沒注意到但自己覺得有前途的就要勇於嘗試。在此之上,再發揚個人的風格喜好。

選方向,立意是第一重要的。所謂“立意”是指先對這個世界有一個精煉的模型,然後在所選的方向上,思考這個模型能否給出不錯的未來。強調立意,其實是要強調要找到最重要的脈絡和趨勢。一個博士生往往拼命幹活,為一篇文章嘔心瀝血;但導師則可以集中在一些“一定有效”的大思路上,舉重若輕地指導學生做出幾篇甚至十幾篇文章來。這五年來,如何從一個博士生變成導師,如何去找到能深挖大挖的金礦,是比具體技巧更重要的事情。

我在《博士五年總結》裡,把立意當成是一種寫好文章的“術”,以歸納總結的方式,去為每篇文章或者是博士論文去尋找一個故事;但其實,它的重要性要遠高於此。事物的發展在大尺度上是有脈絡的,是有章可循的,而歷史,往往重複它自己。這些,我就先不展開說了。

選方向要考慮到自己的能力。定一個不那麼簡單但又切實可行的小目標,往往是一切的開始。不要好高騖遠,也不要自卑自棄。回頭看我自己的五年總結,我會覺得在博士階段時過早去啃一些相對困難的方向,且沒能經常和牛人們合作,是一個比較遺憾的地方,不然的話會走得更好。不過幸虧自己還可以在每次deadline之前迷途知返,專心做應用文章,所以整個博士階段還算順利。畢業前博士是一座山,畢業後博士只是一道關,過關之後,將來才有機會繼續搞下去。

在這方面,成熟的人會把問題分解,按照難易排序,知道輕重緩急,知道充分交流,也知道做事節奏,在沒做出什麼東西之前也吃得下睡得著;而不成熟的人往往盯著一兩個比較近的目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爽過再說,而碰上比較難的問題,往往先過於樂觀,然後馬上放棄,缺少韌勁和思考的深度。

要去驗證這個小目標。可能最重要的,是要找到第一個會出錯的地方,並且修正對問題的建模。這裡就是考驗面對現實的勇氣的時候,很多人事事都做好了,但偏偏最重要的地方不去試驗,心裡幻想著這事可以成,越往後拖,損失最大。舉研究的例子,比如說拼命做漂亮的UI但不考慮算法會不會有效果,拼命做簡單實驗但不去做最可能失敗的,拼命折騰編輯器設置但卻不寫文章。另一個例子比如說想轉強化學習,在略微過一下教材之後,就可以上實驗試著把東西調通,然後就可以在之前的經驗之上開始思考什麼方向可以發文章,然後再試。

這種有選擇性的跳躍方式,可以以比較快的速度找到關鍵所在,並且修正自己腦中對問題的建構模型。要記得不管自己多聰明,保留”自己可能全錯“的這種可能,並且經常聽取別人意見或是採納實驗上的證據,不僅對於選方向是重要的,也是一個人可以持續發展的根基。

如何抓緊時間?

踏入工作之後,時間就變得非常寶貴。可能在博士階段花一個月做的事情,工作時花兩週或者一週就要能做出來。並且時間變得零碎,變得資深後及擔任管理職位之後,開會等各種其它的事務也變多了,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那很快就會陷入瑣事裡面去。

這方面例子非常多。一天開會,忙的時候留給自己的工作時間只有兩三個小時,基本上是早上十點前及下午四點後,要是不能坐下來馬上進入狀態,稍微刷一刷或者聊一聊,那就啥都幹不了;反過來要是心裡有明確計劃和目標,那就算是10分鐘都可以做些事情。一天有多少個十分鐘碎片?很多很多,公車上,走路時,馬桶上——做好計劃,這些時間都可以被利用起來。古人說“馬上、枕上、廁上,蓋惟此尤可以屬思爾”。一千年後,還是一樣的。

如何堅持一個長期的方向?

我記得前一陣子在將門

直播的時候,我被問到一個問題,說做研究要如何平衡短期工作和長期工作的關係,如何應對外界的壓力。我覺得這個問題非常好。在博士階段我就得要處理這個矛盾,導師想做的,未必是我自己喜歡的;我喜歡的,未必是馬上能做出來的,現在工作了,仍然要處理這樣的矛盾,並且因為節奏變快,責任更重,矛盾會變得更加尖銳。如同我在《博士五年總結》裡面說的那樣,要習慣於兩線作戰,要有“進可攻”的長期課題,也要有“退可守”的短期課題,這樣既減少對短期績效評估的擔心,又懷抱有長遠的希望。然而要做到這一點,是需要大量的技術和細節支撐,一點一點地從嚴苛的現實世界中,從每天24小時裡面,取回自己想要的東西。

在理完紛亂的俗務之後,還能心向茫茫的星辰大海。

其 二

這五年來,交流上的改進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之前的《博士五年總結》介紹了博士階段應有的交流能力,做演講,和同行交流,論文要寫得流暢,等等。這些是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的應有水準。然而要是隻做到這一點,只能說是一個合格的從業者。

再往上走,就應該要知道如何通過交流,去理解別人的期望,去爭取自己的利益。

理解別人的期望

中國和美國有一點非常不同:中國人往往努力幹活,相互謙讓,遇事忍耐,心裡期待著上頭的領導能公平安排;美國的慣例則是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說話,往往在會上吵得雞飛狗跳,直到找到大家滿意的平衡點為止。

中國這一套體系對領導的能力素養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領導需要了解每個人的脾氣性格,需要估計會發生的可能情況,並且及時處理,而員工可以專心完成自己的工作。美國則把責任分攤給個人進行分佈式決策,只要大家都理性,都願意為自己爭取,總會有一個還不錯的結果。

在美國這樣的環境下,交流就變得非常重要。我們常覺得自己工作非常努力,週末加班無數,修完各種bug,卻看見別人和老闆關係好升職快,覺得自己在職場上被欺負而憤憤不平——但很多時候,並不是活幹得不夠多,並不是因為被人歧視,而是因為沒有產生有效的交流,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並且努力。對公司來說,員工找到正確的方向,做正確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這比每天工作時長要重要得多。可能打照面說個一兩句話,就抵得上幾周的工作和幾萬行代碼。這可能被以工作量作為唯一準繩的人認為是作弊,但世界往往就是如此運行的。

而為了找到正確的方向,需要一些“能說會道”或者說是“溜鬚拍馬”的能力,去作溝通。一個很關鍵的技巧是不要對任何事情說“好的”,“沒問題”,而是要停一下,想一想,多思考多詢問,多提關鍵問題。這樣一方面可以顯示出你確實理解了對方的想法,另一方面,給自己留足斡旋的空間。經常見到的例子是還沒開始怎麼討論,就一個勁地說沒問題包在我身上,回頭發現自己沒聽懂要求也沒想過怎麼做,然後又礙於面子不敢問,這樣把自己折騰得夠嗆,績效又不好,責任又全在自己身上,真是虧大了。

在中國我們很少思考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往往都假定領導全知全能,自己付出的努力,領導應該都看在眼裡,並且及時給予公正的獎勵。但現實並非如此,大家都是人,沒有人多長几隻眼睛,偏偏往自己這邊多看兩眼。把它們歸為膚色問題,躲在受害者的被窩裡哭一哭,說兩句風涼話,心裡好過是好過了,但就沒辦法進步了。

再往上走,成為管理者之後,對交流的能力要求就更高。不僅對上對下都要理解期望,而且要從行為舉止中摸清遊戲規則,並且在遊戲規則裡為組員爭取最大的權益。這可以說是做管理非常枯燥的地方,但也是有意思之處。

而如何去摸清規則,就要靠交流。很多時候規則會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經常會有“為什麼我的建議總被人否決?”“為什麼他們居然提這樣的項目?而上面居然會批准?”這樣的疑問,有時候甚至會懷疑人生。主要原因,是不同職階的人想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往往是普通員工想升職,經理們想招更多的人擴大團隊,總監們想的是如何提高項目的影響力,VP們會去想如何提升公司的品牌,維護公司的價值觀,等等。這裡舉的例子都只是通常的思路,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經常有驚掉下巴的清奇腦回路出現。而每個組裡每個人思路的不同,各類人的個性和人員配比的不同,會造成千變萬化的遊戲規則和團隊微環境,必須既要謹言慎行,卻又要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要能真正做到這一點,與各個利益團隊充分及深入的交流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是摸不到脈絡卻又隨便說話,可能一兩個照面就被搞下去了。

能說會道,溜鬚拍馬的背後,是更充分的溝通;使盤外招,出無理牌的背後,是對規則更深的瞭解。不瞭解規則的時候,就應當虛心謹慎。我記得某部書裡說過一句話:“居上位者,定有其過人之處”,深以為然。對此,我們得先存敬畏之心,後尋理解之道。而要解開這些謎團,就只有靠充分交流與認真思考。反過來,要是覺得自己很厲害,覺得大家都要聽自己的,沒有“我可能會犯錯“的意識,結局可能就如《三體》所說——“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爭取自己的利益

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特別是歷史教育,往往會讓人去信奉弱肉強食的達爾文主義。大家常常對近代史耿耿於懷,想著落後就要捱打,想著要吃虧了要賺回來,看到贏者通吃為所欲為,看到輸者只能躲在角落裡瑟瑟發抖。很多小說都走這樣的路子,大家看了,代入主角爽一把,然後繼續這樣的思維方式。其實這種理解雖然有一定道理,但太過粗糙也失之極端。人和動物一個很大的區別,在於互惠互利成為主流,因此制定出來的規則也更加複雜。在這種情況下,其實已經分不出絕對的強者或者弱者,有人人脈廣,有人主意多,有人經驗豐富,有人寫代碼厲害,有人文章看得深,有人交流能力強,缺一不可,大家合作,才能雙贏或者多贏。

在這種情況下,明白自己的地位,決定自己想要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並努力爭取相應的權益,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樣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策略。按照這樣的邏輯,一個人的處世哲學,也無法用幾個簡單的詞去概括,不管是“無私奉獻”或者是“明哲保身”還是“悶聲發大財”,都無法成為事前奉行的準則,而更多是事後的標籤和註腳。

在決定了自己的角色之後,當然要盡職盡責,但同時也要盡力爭取回報。可能是因為有長期互撕的歷史,美國很多細節都按照權責分明的方案設計,義務和利益是對等的,能站出來挑大樑,做成了就有好的回報。想負責一個大項目?給人給資源給時間,而壓力馬上就會來。我們的ELF OpenGo項目拿到很多資源,但與此同時每三天就要寫一個進度報告。而一旦有了結果,那就有機會給上面彙報和展示工作,提高知名度和影響力。像這樣露臉的機會,就要好好抓住,把平時演講的功夫全都展示出來;寫總結的時候也要如實寫明,若是自己都謙虛退讓,那還有誰可以替著說話?

負責招人?可以拍板,但得陳述理由,仔細分析個人面試意見,還要接受各種詢問、異議甚至是質問。更大的責任是招完人還要負責對方的職業發展,經常聽到的問題是“你招進來,你帶不帶?”像這種單刀直入的問題,基本上杜絕了隨便招人的現象,更不用說關係戶了。這一塊往往殫精竭慮,因為風險是相當大的——招個牛人事半功倍;反之若是招人不慎,給組裡製造各種混亂,那得要脫掉半層皮了。

想管理團隊?那得要負責把握方向,定下目標,花時間去開會去溝通,給組員們以各種方便,還要在評定會上公平公正地講述組員的貢獻,找到各種理由給他們更好的待遇。如果自己的組員做得比別人好,那就找各種攻擊點據理力爭,直到大家相互間找到各自有利的地方妥協為止。這無關道德品行,純粹是管理者的義務。若是開會時畏畏縮縮,那為什麼大家還要跟著你?能吵架,才有尊重;而獲得尊重,對於管理者本身就是回報的一部分。

我以前實習時的老闆從微軟跳入了我們的組,一開始他是我的老闆,後來成為同事,然後在會上為各自組裡的利益爭得面紅耳赤,開完會他對我說幹得好(good job)——在那一刻,我覺得這是對自己最大的褒獎。

其 三

從小到大,常聽長輩們說:“好好讀書,好好學習,長大了才有好工作。”,似乎只要努力十幾年,接下來就如童話般有一個美好的結局。但等我們真的到了而立之年,真的去找了一份工作,才發現人生才剛剛開始,接下來要怎麼成長,怎麼發展,長輩們已經沒有故事再編給我們聽了。

工作之後,很容易進入舒適區和迴音室(echo chamber),每天擠同樣的地鐵,處理同樣的事務,聊熟悉的話題,結婚生娃養娃,不知不覺間韶華已逝,直到退休老死。有句話說的好:“有的人25歲就死了,75歲才埋”,現在的人平均壽命已經超過75了,要是剛開始工作就看完了一生,那還有一多半時間要如何處理呢?

若是想要繼續成長,那就不得不發揮更多的主觀能動性了。

走出舒適區和離開回音室

“走出舒適區”這五個字,我想大家在各類雞湯文裡面看到很多次了,無非是不甘平庸,要努力,要抓緊時間提升自己,要嘗試新事物。我在之前的博文裡面也提過一些,這裡也不想多說了。

“離開回音室”,卻鮮少有人提及。

從小到大,外界的反饋信號是越來越弱的。上大學前有老師和家長管頭管腳,本科碩士時有師兄師姐,博士時還有導師。工作了之後,中肯有益的批評會越來越少,大家都忙於自己的工作,沒有空也沒有義務去評論別人,能得到的評論都是“還不錯啊”,“挺好的”,“很厲害”。而有一兩條不順眼的評價,或許拉黑關評論也就可以了,再沒有強制聽取的必要了,久而久之,能聽到的都只是讚美了。

然而,別人的反饋是一面鏡子,能照到自己看不到的角落。一般足夠勤奮足夠用心的人,很多時候並不是因為沒達到預定的目標,而是有意無意地忽略了其它的方向。很多時候,不將棋盤掀掉再來想問題,問題是無解的;而掀桌子的那些人,往往是門清的旁觀者,他們會殘酷地把筋疲力盡的奮鬥者拖起來,撕開“勤奮向上”的保護罩,在他的耳邊吼道:你的路子是錯的,迄今為止的所有努力都是毫無意義的。

工作了,真心的批評會越來越少,而噪音則會越來越多。有時候可能皺個眉頭或者話裡有話,幾秒鐘的事情,態度就已經說出來了;有時候被人無端貶損,其實對方只是發洩情緒,自己並未做錯;更高段的是出於各自利益相互攻擊。這時候能不能把得住舵,既能聽從別人的意見完善自己,又過濾不實之辭予以反擊,就是個很難的事情,精神不夠強韌的人,往往就躲到迴音室裡再不出來了。這裡面的“度”很難控制,看得準不準,解讀得對不對,一是取決於自己的閱歷,二是要多方瞭解再做評判。一個受著冒名頂替綜合症(Impostor syndrome)困擾的人,可能一兩句隨便的批評就會被毀自信,這時候多聽聽各種人的意見,同時把自己的功績和自己的努力聯繫起來,再建立不依賴於別人的自我評價體系,會在很大程度上平衡這種困擾。

聽取別人的意見,並不只是說做做表面文章。我們常說謙虛是一種美德,虛懷若谷是一種君子氣度,這種說法其實是很膚淺的——也許自我感覺良好,別人不過爾爾,但礙於面子讓一讓也無妨。這種假謙虛是無法改變自己的,只會通過暗地貶損別人的方式來加強迴音室的效果。只有意識到自己可能真是錯的,也許事情真不是所想的那樣,這樣在看到清楚的邏輯和充足的證據後,才能聽進去。

多聽別人的意見,但要記得選擇權在自己。自己出了錯不要全怪他人,不要怪老師怪師兄怪父母,那樣只會讓自己在弱者的循環裡越陷越深。自己的路是自己走的,盲聽盲從是自己的失誤,去偽存真是自己的責任。把鍋全都甩給別人的那一刻,雖然獲得了一時的輕鬆,卻也在不知不覺間,停下前進的腳步。

最後,不要太過經常去評判別人。大家做事都有背後的邏輯,或者有不得已的苦衷,拿自身的幸運去對比別人的苦難,既不仁也不智。而更重要的是,經常評判別人會陷入強者的幻想中,渾身舒坦,似乎自己全知全能,別人錯漏百出,久而久之,每天沐浴在和煦的陽光下,只聆聽腦海中的掌聲,那又陷入迴音室的陷阱裡面去了。相比之下,忙著趕路的人,更關注自己要面對要解決的問題,往往對別人更寬容——只要別人不擋著道,他們做什麼和我有什麼關係呢?

選一個好的環境

雖然個人因素是很重要的,但環境因素也不可或缺。

一個好的環境和平臺,首先給人的是成長空間。有句話叫寧作雞頭不當鳳尾。當了雞頭,最重要的是有了責任感,事情得要好好想,決策得要好好做,做對了有成就感,做錯了有切膚之痛。處於這種狀態,壓力會大,但不知不覺會進步,會想辦法更好地分析問題。反之要是凡事都有上頭罩著,一舉一動都不需要自己負責,那不出半年人就會退化,再要趕上就難了。

回想讀博本身,就是找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周圍都是懂行的人,提出的問題往往一針見血切中要害。而工作了之後,周圍的人的背景變雜了,往往你是在本公司裡最懂某一塊的人,其它人也沒能力也沒必要挑戰權威。這時候找一些同道經常交流,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另一個是格局要大,或者有能變大的潛力。天天為代碼縮進一個空格還是兩個空格而討論,或者重複機器能做的工作,或只在原有的平臺上修補bug,或者總做小事情,得不到上頭的信任和委託,那年薪百萬都是沒有意義的。更大格局也會降低以後被自動工具替代的風險。人工智能的進步是很快的,看著海水很平靜,待到漲潮漫上灘塗時,再往山上跑就晚了。

平衡收入和可持續的職業發展

如果說有什麼地方我的觀念和讀博時截然相反,那可能是對金錢的態度上。學生的時候覺得錢不重要,理想最重要,為了理想光榮,沾了銅臭可恥。

事實上不得不說這個世界是由經濟和交換驅動的,即便是去當教授,也一樣要寫各種grant和各種proposal,為自己的利益爭得頭破血流。除開“掙得面子”或是“獲得安全感”這些,有一個好的經濟基礎,對我更重要的是有兩點。

首先收入的多少是一種篩選機制。雖然牛人不都是衝著錢而來,但總的來說,還是工資高的地方牛人較多,無他,每個人都有現實的壓力,能夠獲取高工資也是實力的證明,對將來有好處。更重要的一點是,有錢可以節省大量花費在瑣事上的時間。沒有足夠的收入,就不得不去討論和爭執一些平凡的事務,這樣會耗費掉大量資源,不管是時間資源還是情感資源。這種耗費,反過來會把人一直鎖在糟糕的狀態下而無法成長。就算自己不問世事,對小事漠不關心或是逃避,也會有各種外界因素逼得自己去處理和麵對。這種被動的推動,是不愉快的主要緣由之一。與其處處被動,不如找到一份有足夠回報的,“體面”的工作。錢確實買不來時間,但錢可以幫你打消掉很多瑣事,也是在很多情況下說服親戚和長輩們的唯一辦法,這樣才可以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在更重要的事情上面。

另一方面,如果找工作只看錢,則是走進了另一個極端裡面了。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今年可能前端做網頁火了,明年是虛擬現實元年,後年人工智能迎來一波大熱潮,再後來區塊鏈成新寵,如果每次只找掙錢最多的方向,頻繁跳槽,那肯定會中斷自己職業發展的歷程。從長遠看,有一個自己喜愛的方向,在專業上有長期的積累,才能越老越香。人生這場馬拉松,其實一開始跑得快點或者慢點沒太大關係,重要的是能不能一直朝著某個方面堅持,一直往前走。現在知識不再被壟斷,網上材料那麼多,想學什麼都是容易的,只要願意,弱點總是可以被彌補的。

這裡舉個計算機的例子。我們經常聽到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說計算機是青春飯,三十歲以後就做不動了;另一說資深員工很受歡迎。到底哪句話是對的?很簡單,職業發展越往後,人和人之間的差距越大,年齡得要和水平成正比。小年輕只要聰明努力肯幹,給個入門職位招進來不是問題;一旦年歲漸漲,招人就要考慮投資回報比的問題。有些資深員人能帶人管人,關鍵時刻以一當十,公司不付幾倍工資出來,真是不好意思;有些所謂資深員工,水平也就和剛入門的人差不多,那為什麼還要花更多的錢呢?

在這點上,計算機這個方向其實比很多其它方向好得多,因為一個牛人往往頂十人甚至百人,一個水平不高的人在團隊裡會產生巨大的反效果,所以人和人的區分度很大,牛人的價值要高得多。要是大家都只能幹些搬磚的活,那麼人和人的差別就不大了——在這種情況下,差別一定還是會有,但就不得不體現在技術之外了,這一點我相信大家都會有體會,我就不談了。

總之,找到自己的位置並且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然後適當地和現實妥協,我覺得會是比較可行的方案,至於什麼可以妥協,什麼需要堅持,則是見仁見智的事情,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此我很推薦科研的道路,這份職業沒有通常工種“望盡天涯路”的厭倦無聊,只要思想開明就有各種新奇東西可以玩一輩子,只要努力那麼能取得的成就上不封頂,工資也足夠養家,在新技術的浪潮面前有較少被替代的風險——科研本身,就是開啟和推動浪潮的原動力。

而科學家所帶來的,乃是我們這些渺小的塵埃,在億萬光年的冷暗宇宙中傳播火種的希望。

我想要成長麼?

說了那麼多,其實成長並非每個人都想要的東西。

對大部分人而言,日復一日的安穩平淡生活,就已經很不錯了。不管是輝煌的榮耀也好,平凡的生活也罷,最終不過淪為幾分鐘的飯後談資,或者幾秒鐘的腦海片段,敬佩或是感嘆、譏笑或是遺憾,喜樂或是悲哀——哪天不在了,太陽還是照常升起,而後大家該如何活就如何活,所謂“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並非世態炎涼,確是人之常情。

所以啊,是滿足於歲月靜好,還是決意於前行遠方,都只是為個體的快樂而做出的決定罷了——而做出這個決定本身,就已經是成長的一部分了。

* * *

最後再私心分享淵棟之前寫過的特別喜歡的一段話:

有人問我,夢想如何堅持?夢想破滅了怎麼辦?我想要回答,但是真要提筆的時候,又不知道如何說起。其實,這世界上沒有破滅和未破滅這兩種狀態,沒有是或非兩種結論,這世界上有的,只是日升日落,人來人往。你說要有光,那就有光,光在你心裡;你要追求什麼,那東西就不曾離你而去;而你若忘卻,它就消亡。所以,若是要堅持所謂的夢想,那麼就如同小說中寫的那樣——

求道之人,不問寒暑。

*說好的劇透*

繼兩個月前,淵棟在將門技術社群的直播首秀圓滿結束後,大家紛紛表示意猶未盡>>回顧 | 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院田淵棟:搭建強化學習的可擴展框架

終於,這個月底,淵棟第二次直播talk不負眾望地又要來啦!內容和時間暫時還要保密,但坑位可以先佔起來了~加入我“門”誠意為他度身打造的專屬RL技術討(fen)論(si)群,來與淵棟聊技術聊人生吧!

長按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將門創投”微信公眾號(thejiangmen),後臺回覆“RL”,獲取入群通道及直播地址。

-The End-

將門是一家以技術創新為切入口

的早期創新發掘機構,旗下設有將門創新服務、將門技術社群以及將門投資基金。

將門創新服務專注於使創新的技術落地於真正的應用場景,激活和實現全新的商業價值,服務於行業領先企業和技術創新型創業公司。

將門技術社群專注於幫助技術創新型的創業公司提供來自產、學、研、創領域的核心技術專家的技術分享和學習內容,使創新成為持續的核心競爭力。

將門投資基金專注於投資通過技術創新激活商業場景,實現商業價值的初創企業,關注技術領域包括機器智能、物聯網、自然人機交互、企業計算。在兩年的時間裡,將門投資基金已經投資了包括量化派、碼隆科技、禾賽科技、寬拓科技、杉數科技、迪英加科技等數十傢俱有高成長潛力的技術型創業公司。

如果您是技術領域的初創企業,不僅想獲得投資,還希望獲得一系列持續性、有價值的投後服務,歡迎發送或者推薦項目給我“門”: [email protected]

含剧透|Facebook田渊栋:博士五年之后五年的总结(全)

點擊右上角,把文章朋友圈

將門創投

讓創新獲得認可!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