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影票房去哪儿了?

最近,由导演童江南执导,影星姚星彤、立威廉联袂主演的电影《冷恋时代》正在影院热映中。自9月19日电影在武汉举行的千人首映观影取得一致好评之后,几位主演姚星彤、立威廉、董琦、万梓良和导演一起同时兵分三路,启程前往石家庄、天津、宁波、杭州、苏州、贵阳、临汾等地举行城市主创见面会,希望与影迷面对面沟通电影台前幕后不为人知的趣事。在各地路演过程中,电影得到了各地观众的肯定,认为《冷恋时代》以群像式的叙事风格展现了新一代年轻人的婚恋观,不落窠臼、笑中带泪。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被在路演中被看好的电影,却为导演童江南带来了难以言说的疑惑和不解,让这样一位屡获大奖、温文尔雅的电影导演却在路演现场再三发声,质疑“我的电影票房哪去了?,我提前相应号召不做票补难道错了吗?

我的电影票房去哪儿了?

电影海报


问:您对票房数据的质疑主要关注点在哪里?

导演童江南:电影《冷恋时代》自9月21日上映,我们就一直非常关注国内两家最重要的网络售票平台,但是淘票票和猫眼的实时票房数据一直不同步,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淘票票截止9月21日下午18:35分,票房显示有180万,但19:35分,短短一个小时时间,票房突然变成了78万,100万票房哪里去了?然后在夜间逐步回升到110余万,而另一家售票票房数据在当天下午到达80万之后,数据几乎就没有更新了。黄金时间段票房能一点不增长吗?我实在弄不明白。

问:关于电影的接受度问题以及数据对票房的影响,这块据说你也比较关注?

导演童江南::作为导演,我客观的讲我的电影不是上乘之作,但是也是基于合格的,这些都能从路演过程中观众的反馈看出来,作为创作者,自己的电影既然得到了观众的喜爱,作品好坏,票房高低,任何结果我们都可以接受。但是,占据85% 以上购票渠道的票房数据会出现这种情况,实在令人费解,我是个内容制作者,对于市场宣发我是外行,我只是想求救,答疑解惑。另外我想说的是,票房忽高忽低很容易影响受众,特别是影城方面对影片本身排片也好,票房数据对观众购票的评估和期待,这些判断和影响都是起到非常大的作用的。数据可以变钱,甚至本身就钱。掌握数据的,如果为所欲为,世界就可怕了。大数据时代的今天,掌握数据链的人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问:另外关于票务平台,特别是同档期影片票补方面,据悉你也有些观点和看法?

导演童江南:我们电影并没有与他们合作。就在上周,国家电影局出台规定,自10月1日起,全面停止一切票补活动。虽然电影是在国庆前上,但是为了响应国家整顿票务平台不正之风的号召,电影没有跟任何售票平台做票务补贴活动。难道不做平台的票补合作,票房就可以无缘无故的消失吗?我实在是搞不明白。

问:关于电影是否会有下一步应对措施?

导演童江南:作为中等体量的国产电影,我们是有自己的定位,细分市场,走差异化,但绝对无法跟这些庞然大物相提并论的,眼下我们只想有一个诉求:得到一个公开透明的数据,搞清楚这部电影的票房哪去了,为什么票房数据忽高忽低!另外我们响应政策号召,不投入大量的宣发预算做票补,这点难道错了吗?很多人说在票务平台上不做9.9元,19.9元,我们就错了! 我们真的应该一定要投票补吗?真的错了吗? 我想说我们真的错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