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溳水河畔,軍山腳下,坐落著一個鐘靈毓秀的小鎮——廣水市馬坪鎮。

上週六,我們隨州戶外老虎隊一行30多名騎友,騎行馬坪。早上從隨州市區出發,繞行鄉間小路,經曾都區淅河、府河到廣水市馬坪鎮,距離其實並不遠,也就三十多公里。

到馬坪,一是為騎,二也是為吃。

馬坪是廚祖詹王故里,飲食文化深厚。在今天的馬坪,當廚師的傳統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延續,因而馬坪有“廚師鎮”的美稱。

據考證,詹王本名陳志龍,出生於南北朝時期。據國家圖書館收藏的《義門陳氏宗譜》記載,陳志龍“縱情山水,常奔走於永陽縣(今廣水市)中華山,好狩獵、烹野味,人稱‘詹鼠’,自號浪漫翁,被唐太宗封為‘詹王’”。詹王擁有精湛的廚藝和仁愛的情懷,被中華烹飪界尊為廚祖。

今天的馬坪,最出名的當屬“柺子飯”。

走進馬坪鎮的街巷,一家家經營柺子飯的早餐店不時映入眼簾,裡面溢出的濃香,絲絲縷縷,吊起了人們的胃口。隨州毗鄰馬坪,廣水隸屬隨州,很早以前,很多精明的馬坪人就到隨州城區經營餐飲業,因此,柺子飯自然也在隨州的街頭巷尾裡飄香。

何謂柺子飯?柺子飯就是用豬腳的柺子部分和豬肘肉一起香滷,輔以小魚、雞蛋、豬血、鹹蘿蔔等配菜,加上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其色金黃,其香繞樑,其味綿長,其食難忘”。據說是清初碼頭工人首創。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明、清時期,馬坪航運發達,水陸兩便,商埠繁榮。境內有一條小河與溳水相連,人們常駕船沿這條小河順流而下至溳水,由溳水入漢江、長江,再登岸至漢口、武昌。從漢江、長江而來的貨物進出馬坪,都依賴這條航道。因此,馬坪一度成為繁華的碼頭,百舸爭流,商賈雲集。在碼頭從事拉縴、搬運的工人大清早就出來勞作,體力消耗非常大。據說,清朝初期,一位陳姓碼頭工人腹中飢餓時,就將當時人們並不看重的豬腳、豬腸等放在土罐裡,加上一些作料,用慢火熬熟,和以米飯食之,味道鮮美,解飢解乏。這就是最初的柺子飯。

後來,做、吃柺子飯的碼頭工人越來越多。每天早晨,當他們體力耗盡腹中飢餓時,就吃上一碗柺子飯,透支的體力能夠很快得到恢復,身體的疲憊和勞累也在品嚐美味的過程中煙消雲散。

老虎隊今天騎行馬坪,不是專為來吃柺子飯的。一來,柺子飯多為早餐;二來,柺子飯很油膩,在注重養生的今天,這類油脂太重的食物雖然好吃,但還是不多吃為好;三來,馬坪並不只有柺子飯,還有更多更好的美食等著我們。

中午時分,老虎隊一眾騎友來到了馬坪街上的“大洪滷館”。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廚祖故里,美食飄香。隨著時間的流逝、歲月的變遷,馬坪碼頭帆檣林立的盛景已然遠去,但是,那傳承了普通勞動人民智慧的廚藝,卻悄然融進了人們的生活,馬坪人酷愛烹飪,不斷推陳出新,利用普通的食材,研製出了許多可口的特色菜餚,如拐哥羊腳、清泉雞湯、乾煸盤鱔、甲魚撈飯等等。“大洪滷館”在316國道旁,每日接待的是南來北往的食客,更注重的是地方的特色、食材的新鮮、上菜的速度和價格的親民。可口的飯菜,優質的服務才能留住更多的回頭客。這裡是老虎隊的據點。今天,老虎隊30多人分三桌,每桌14個菜,人均30元,含酒水。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騎行記之吃在馬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