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事:剛需遇上場地之困 健身該去哪兒

9月19日傍晚,剛夜跑回來的北京白領鄭丹收到一條微信消息,來自微信運動的公眾號提醒,今日她共走3萬餘步,位於排行榜榜首。

這樣的名次對於鄭丹來說並不罕見,作為一名跑步愛好者,家門口體育公園的開放,為她“坐穩”每日微信運動排行榜榜首提供了有利支撐。

隨著全民健身熱潮的席捲,像鄭女士一樣投身於運動中的人越來越多。在這種情況下,健身場地供不應求問題浮出水面,關於“健身去哪兒”困惑日益增多。


城市之事:剛需遇上場地之困 健身該去哪兒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攝

作為共享經濟的產物,共享健身倉於2017年下半年開始落地。日漸流行的共享健身倉,24小時開放,內有跑步機、動感單車、多功能健身器材等設備,有配套操課,還可在APP上約私人教練。此種健身方式因科技化、物美價廉、便捷受到很多年輕人喜愛,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健身場地不足。

人均體育場地面積

1.66平方米

就在前不久,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和上海體育學院聯合發佈《中國群眾體育發展報告(2018)》。其中提到,截止到2017年底,我國體育場地已超過195.7萬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66平方米。

不過,對於這個數據,多數受訪民眾直呼“遠遠不夠”。

“我們是想健身,可我們去哪兒健身?健身房價格太貴,小區裡健身器材要麼壞了,要麼被佔用。”武漢市民劉先生無奈地表示。

記者查閱《城市公共體育運動設施用地定額指標暫行規定》後瞭解到,居住區、小區級每千人體育設施用地為200到300平方米。

然而,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這個數據卻被大打折扣。很多小區尤其是老舊小區,多數健身區被佔用為停車場,市民活動量遠超健身區承載能力。

事實上,早在2014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提出,體育設施是全民健身的基礎保障,要在城市社區中建設“15分鐘健身圈”。

雖然在《意見》頒佈後,多地政府積極響應,並作出相應舉措。但在採訪中,還是有不少城市居民向記者表示,自己所居住的區域內,還不能達到標準。

“別說15分鐘了,我家周圍步行50分鐘都找不到一個公共健身場所。”蘭州市民徐女士笑稱。

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城市管理系主任王偉向記者分析稱,健身運動的公共空間在思想觀念上不受重視,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很容易被忽視擠壓是造成居民不知“健身去哪兒”的首要原因;其次,健身設施與場所分佈極不均衡,有的地方周圍根本不存在健身設施與場所;第三,大多數小區內並不配備健身設施,導致居民無法就近滿足健身需求。

“變廢為寶”場地重獲生命

在寸土寸金的城市裡,為了增加體育健身場所的有效供給,許多城市都選擇利用“金邊銀角”,將其二次利用。

荒地變身運動場,垃圾場變身乒乓球長廊,無序的停車位變成棋苑……這樣的做法已經司空見慣。

9月20日,記者來到了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常營體育公園。體育場、網球場、籃球場和乒乓球場依次整齊排列開來,紅色塑膠健身步道蜿蜒穿梭於草木叢間,任陽光任意鋪灑在上。

誰曾想到,如今生機勃勃的體育公園,不久前還只是一片荒地。

“當時這兒只有幾棵孤零零的樹和幾根電線杆,荒涼景象與一牆之隔的樓宇形成了明顯的對比,起風時更是將沙塵席捲到旁邊的住宅樓裡。”談起體育公園的前世今生,常營居民張先生很是感慨,“之前運動多數去健身房,但那裡空間密閉,空氣不好。現在健身終於有了好去處。初秋的夜晚在體育公園跑10公里,就能驅走‘心靈感冒’。”

無獨有偶,和常營居民一樣,天津市西青區碧水家園社區內的民眾也感受到了在家門口健身的便利。

60歲的退休職工呂樂華指著一片空場,喜形於色地說:“之前,這塊場地拆違後一直荒廢著,現在改為公共健身場地,我們跳廣場舞終於有了好去處。”

全國體育標準化委員會設施設備分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劉海鵬表示,目前國家主要以擴大供給作為解決問題的關鍵,全民健身廣場、全民健身中心、健身步道、全民健身路徑等多種健身場所相繼開發,此外利用城市的廢舊廠房等也成為了國家擴大健身場地供給的方式。

盤活存量 多元化供給

每逢週末,太原理工大學的操場上就會聚集很多鍛鍊的人。

“學校裡有專業操場和跑道,健身器材也比較集中。”太原市民郭女士表示,只要天氣允許她就會來此鍛鍊,與車來人往的小區道路相比,學校更加安全。

根據艾瑞數據統計,我國40.5%的體育場館集中在學校,數量高於鄉村鎮、小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廣場公園等。

這意味著,盤活教育系統體育設施,調動更廣大的社會資源,對緩解健身資源短缺有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專家指出,可進一步建立健全學校體育設施開放工作制度和機制,保障開放工作有序、穩健運行,確保教學,學校體育設施開放必須以確保正常教學為前提,妥善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針對不同區域、不同學校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開放形式及與之相適應的服務管理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副司長邱汝表示,為了滿足大眾需求,接下來還將建設一批智能健身房,以解決“健身難”問題。

據悉,今年深圳龍華區率先探索健康產業平臺“健身貓”與當地政府合作,計劃通過三期完成45000臺共享運動器材的投放,打造群眾家門口的“3分鐘智慧健身圈”。

(原標題:剛需遇上場地之困,健身該去哪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