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三十年沒有回家!

有這麼一個人,大學剛一畢業,就被通知到北京開會,於是這個人,揹著個小包,一去就是三十年;

有這麼一個人,三十年不回家,來不及見父親最後一面,揹負著母親弟妹的誤解;

有這麼一個人,為了國家,艱苦奮鬥,無私奉獻。

而這個人就是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院士。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三十年沒有回家!

黃旭華院士

今日,在京召開2018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已經92歲高齡作為報告嘉賓與會。在報告會上,黃旭華院士講解了他在參與核潛艇研發的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三十年沒有回家!

黃旭華院士

1958年,面對處於核壟斷地位的超級大國不斷施加的核威懾,我國啟動研製導彈核潛艇。當時34歲的黃旭華,被選中參與我國核潛艇的研發,這一去,就是三十餘年,時至今日,黃旭華院士仍然堅持著參與中國新型潛艇的開發。由於研發核潛艇屬於國家機密,所以在參與研發的過程中,連他的妻子,父母都不知道他到底從事的是什麼工作。期間父親去世,黃旭華院士無法回家奔喪,母親和弟弟妹妹對他心存怨念,他仍然堅守著國家的重大機密。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三十年沒有回家!

當時中國可謂是一窮二白,人民連基本的問題都解決不了,更不要說研製核潛艇。再加上國外對中國經濟和技術的封鎖,當時的中國,可謂是內外交困。可是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黃旭華院士他們提出了“騎驢找馬”的理論:“沒有馬,我們就先騎著驢,再找馬;如果連驢都沒有,那麼我們邁開雙腿,也要上路。”就這樣,黃旭華院士他的技術團隊,面對零的基礎,從零星的資料當中,摸索建造核潛艇的理論基礎。當時不像現在,擁有每秒可計算幾億次的運算速度的計算機,面對海量的需要的數據,他們只有依靠算盤,夜以繼日的手工計算。有時甚至為了得到一個數據,需要幾十上百個人茶飯不思的算上幾天幾夜。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三十年沒有回家!

黃旭華院士

就這樣,黃旭華院士和他的團隊,在如此物質匱乏和艱苦的條件下,成功研製出了我國第一艘核潛艇,打破了國外對我國的技術封鎖,使我國國防力量大大增強,才使得其他國家不敢隨意欺壓我國。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三十年沒有回家!

黃旭華院士

可以說,沒有黃旭華院士他們的艱苦奮鬥和無私奉獻,就沒有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更沒有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他們所擁有的良好品質,也正是我們所提倡的:不要浮躁,學會奉獻。

中國核潛艇之父黃旭華:三十年沒有回家!

黃旭華院士

​黃旭華院士這般的人,才真正是國之棟樑,國之榮光,國之衛士!而不是那些只會唱唱跳跳,到處走穴,瘋狂吸金,還宣稱自己正能量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