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平台 實現共贏——歷屆景德鎮瓷博會發展征程回眸

2017年瓷博會開幕式現場。(記者付裕攝)

瓷都信息港訊(毛河紅 記者 萬慧芬)首屆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是在2004年10月舉辦的,當年恰逢景德鎮千年華誕。在千年華誕之時舉辦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目的就是讓世人全面和真實地看到一個處在加快發展進程中的景德鎮,一個由傳統陶瓷產業中心堅定邁向現代陶瓷發展軌道的景德鎮。

多年來,省委省政府、國家商務部等把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列為重點支持展會之一,在招商招展、宣傳推介、會務組織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瓷博會經歷了一個由小到大、由被動邀商到主動參展的發展過程。尤其是在2012年全國清理整頓展會節慶的大背景下,商務部將瓷博會列為在我省主辦的兩個會展之一,繼續予以保留和大力支持,助推瓷博會朝著“影響更大、效果更好、客商更多”的目標穩步發展。瓷博會已經在同行業展會中形成了主辦層次高、參展規模大、參展品類全、範圍廣、國際性參與程度廣等優勢和特色。

瓷博會共贏的體現

景德鎮瓷博會是我國當前唯一由商務部參與主辦的專業陶瓷博覽會,自舉辦以來,我們就以世界性的眼光,致力於打造一個世界級的前瞻性、科技性、引領性的貿易交流平臺。經過十四年的打造,瓷博會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會展拉動平臺,不僅為產業的發展,也為城市品牌的宣傳、陶瓷文化的交流發揮了重要作用。

從大的意義上說,通過瓷博會的交流和促進,推動世界陶瓷的發展,同時借舉辦瓷博會的機遇,進一步弘揚景德鎮濃厚的陶瓷歷史文化,傳承景德鎮千年發展過程中積澱下來的陶瓷文化,取長補短,互為推進。瓷博會高技術陶瓷的展示,高層次論壇的舉辦,瓷博會的品牌效應日益顯現,極大地促進了景德鎮陶瓷產業的結構調整和升級,並以這一國家級平臺為紐帶,吸引世界各地陶瓷商前來投資興業。同時,瓷博會期間,世界各地的賓客雲集景德鎮,凝聚了人氣,促進了瓷都旅遊產業的發展。

促進景德鎮的國際化和陶瓷產業化

作為我國唯一由國家商務部參與主辦的陶瓷專業博覽會,歷年來,瓷博會充分藉助國家級、國際化和專業化的品牌影響力,每年展會期間舉辦多項涉及文化、經貿、信息等相關內容的配套活動,致力於打造以產品展示、文化交流和貿易投資為主要功能的綜合會展平臺。利用景德鎮城市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挖掘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和產業基礎,在促進世界陶瓷文化交流的同時,發揮會展的資金、信息和

人才匯聚的良好契機,打造成為我省重要的對外開放平臺和窗口,為我國陶瓷產業的發展和優化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2018瓷博會期間,緊密結合“一帶一路”倡議、工匠精神等主題,促進產瓷地區之間、陶瓷藝術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策劃了40項主題活動:一是將開展傳承與超越——“一帶一路”瓷都再出發國際研討會、首屆中國陶藝教育論壇等研討類活動;二是將開展“高嶺杯”第四屆全國陶瓷職業技能大賽等競技類活動;三是將開展中國景德鎮國際陶瓷設計展和洛客發佈·陶瓷專場等設計類主題活動;四是將開展采購商供需見面對接會、國際陶瓷採購對接洽談會等經貿類主題活動;六是將開展笠間燒——日本陶藝作家展、日本名瓷——“九穀燒”展、青花大王王步誕辰120週年紀念展、第三屆景德鎮原創陶瓷藝術作品大賽暨作品展等文化交流類活動。這些國際化、專業化的文化活動,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各界人士觀摩與交流,提升了瓷博會和景德鎮的國際影響力,奠定了景德鎮世界瓷都地位,增添了景德鎮與世界對話的自信與底氣。

為助推藝術繁榮提供了良好契機

自古以來,景德鎮就以“匯天下良工之精華”而享譽世界。每年瓷博會期間,來自世界40多個國家的藝術家攜帶自己優秀作品前來展示,陶瓷藝術領域的新材質、新理念、新趨勢在這裡互相交流,為當代藝術陶瓷繁榮發展、陶瓷產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歷代名窯代表性傳承作品展吸引了國內14大窯口的藝術家前來展示與交流。如今,越窯、北宋官窯、汝窯、鈞窯等已經先後入駐名坊園,陶溪川、樂天陶社、三寶國際瓷谷等陶瓷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也不斷藉助瓷博會的舉辦,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不斷成為國內外藝術家和“景漂族”聚集的基地,這些文化創意基地的興起,充分證明瓷博會在推動文化創意、技藝交流提升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瓷博會作為在景德鎮舉辦的國際性展會,已經成為我市乃至江西省的一個重要開放平臺,其會展經濟的鏈式拉動效應逐步凸顯,既推動了世界陶瓷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旅遊三產的發展。(來源:景德鎮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