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禎皇帝死後,關於失蹤的七個兒子,專家給出了答案

明朝崇禎皇帝死後,關於失蹤的七個兒子,專家給出了答案

崇禎是明思宗,朱由儉的的年號。同時也是明朝大統一王朝的最後一個年號。

在崇禎皇帝之後的南明諸帝,實際上已經只剩下殘缺的半壁江山。

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明星皇帝,最後吊死在樹上,不可謂是一個悲劇。

甚至這種悲劇還延續到他的兒子身上。

在此之前,人們認為,他的七個兒子在他死後,全都流落到民間,去向和最終歸宿也一直是個迷。

明朝崇禎皇帝死後,關於失蹤的七個兒子,專家給出了答案

就在近日,中國民生研究院的紀連海教授,在一期節目中,為我們揭開了這些迷團。

崇禎皇帝和周皇后有三子:太子朱慈烺,懷隱王朱慈烜,定王朱慈炯。

而後,和田貴妃育有四子:永王朱慈炤,悼靈王朱慈煥,悼懷王朱慈燦,以及名諱不詳的皇七子。

其中,二子朱慈烜、五子朱慈煥、六子朱慈燦和皇七子都沒有活過5歲,未成年就已經夭折。

剩下的三子,太子朱慈烺、三子朱慈炯和四子朱慈炤雖然活了下來,但是命運顯的更加坎坷。他們先是落在李自成手中。李自成被吳三桂打敗後,三個皇子就在他那裡又給弄丟了。

明朝崇禎皇帝死後,關於失蹤的七個兒子,專家給出了答案

三子朱慈炯和四子朱慈炤就此失蹤,再也沒有人找到過他們。

在這裡,唯一清楚的是太子的下落,是被康熙給殺了。

對於當時在明間前後出現的四位朱三太子,報出的名諱卻都是朱茲煥。那麼,真相也就不言自明瞭。

所以,可確定民間所出現的無論是三子朱慈炯,還是自稱朱慈煥的人,都是假的。只是民間團伙想以皇子的名號來起義造反。

包括某些小說、影視作品中出現的三子朱慈炯的有關情節,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杜撰出來的。因為歷史上,從未有過三子朱慈炯的記載。

至於在紀連海教授節目中出現的那個年輕人,被證實並非崇禎後人。

明朝崇禎皇帝死後,關於失蹤的七個兒子,專家給出了答案

不過,在貴州一個叫苦竹椏村的村子,他們聲稱村裡幾百人都是崇禎四子的後人。當年四子並沒有失蹤,是被一位姓趙的太監帶領著,一路逃到現在居住的地方。再後來,一位姓鄒的畫家又代為照顧四子。為了隱姓埋名,四子改姓鄒,名字也換成了鄒啟貴。同時,他們還拿出了更有說服力的證劇——當年四子從宮裡帶出的尚方寶劍。除了這些之外,村子裡一直有一個傳統:鄒家和朱家不允許通婚,因為朱姓是自家人。

明朝崇禎皇帝死後,關於失蹤的七個兒子,專家給出了答案

明朝崇禎皇帝死後,關於失蹤的七個兒子,專家給出了答案

這種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改名換姓逃避戰亂的事情在歷史上也比較常見。所以,從各種跡象上看,該村村民是崇禎後代的可能性極高。也符合紀連海教授“三子、四子流落民間”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