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財務工作,月薪4000,大齡財務人怎麼改變人生

有粉絲留言說,她在一家小公司做了15年的財務工作

,後來因為某些事情選擇離職了,離職時,她的月薪卻只有4000元

因為她只有從業證,去年離職後考了初級職稱,那時她已經38歲。

如今想再次回到職場,卻屢屢碰壁:投出去的簡歷基本沒有回覆的;而有回覆的,就直接說39歲年齡太大了。

我在聽完她的描述的時候,很為她感到無奈,除此之外,也有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樣,對於自身的職業發展有了幾分擔憂。

15年財務工作,月薪4000,大齡財務人怎麼改變人生

01

從事事務性工作

工作替代性太強


“一直做事務性的工作,怎麼才能提高?”這應該是很多初入職場的會計人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的困惑。

每天都是像一名雜工,貼貼發票啦,寫寫報銷單啦,或者做一些底稿啦,看起來很忙,但總是處理事務性的工作。

最要命的是,我們花了大把時間去執行這些低門檻的事務性工作,既沒有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也沒有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而最終變成年齡司齡在不斷增長,但能力卻沒有太大提高,有些5-10年工作經驗的會計,工作技能與工作2-3年的會計沒有太大差別。

02

90後強勢湧入

職場競爭加劇


2018年,最後一批90後已經全部成年,第一批95後也已步入職場。而你是否準備好了新一代職場人的湧入,以及90後的崛起?

他們懵懵懂懂,卻精力充沛,想象力豐富。對於30多歲的職場人而言,年齡可能並不一定就是優勢。

從用人成本來考慮,企業更傾向於年輕的職場人,因為年紀越大,需要支付的人工成本可能更高,而最終的工作效果可能沒有太大的差別。

如果沒有一點核心的技能,那些肩負著房貸車貸各種壓力的職場“老人”,面臨的競爭就更大了。

雖然上面說的很殘酷,但這些都是現實,而且是不得不面對的事實。作為已經步入職場的會計來說,只有提高自身的實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15年財務工作,月薪4000,大齡財務人怎麼改變人生

03

不要等到職業危機來了

再考慮職場規劃


在談到職業發展時,很多會計應該也有自己的想法:直線往上做到財務總監,或是朝著財務顧問發展,都是選擇的方向。但這其中最關鍵的,還是對自己清晰的認知,你永遠比別人更瞭解自己。一旦確定目標,就需要自我驅動,充分利用資源去達成這個職業目標。因為這是你希望成為的自己。

如果你的職業最終目標,可能根本就與會計無關,那就選擇一個你願意為之付出辛苦的興趣愛好吧。寫毛筆字吹口琴,只要自己認可,只要是你的一技之長,什麼方向都行,把它做到優秀也是一種規劃,也能給你的人生帶去收益。

04

面對挑戰

如何改變現狀?


但很多當初選擇會計這個崗位的人,大多數是希望繼續從事這個崗位的。這個時候,我們面臨更多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核心能力,如何增強自身的不可替代性。

首先,積累工作經驗:

永遠不要滿足於現狀,向更高級的工作內容靠攏,多學習多積累!

熟做賬——熟悉數據,參透票據背後的意義。

精專業——精通理論知識,處理各項業務“信手拈來”。

懂軟件——財務軟件、辦公軟件,統統不在話下。

通報稅——精通報稅流程,完成企業納稅申報與繳納。

有專技——具備專項技能,一技之長至關重要。

善管理——通曉財務管理,老闆的好幫手。

擅溝通——學會溝通協調,同事圈中的多面手。

其次,證書不可缺少:

有一定的工作經驗足以讓你擁有好印象與“鐵飯碗”,但最終不管到哪裡還是個算賬的,工資和工作內容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但是證書就決定了你進入會計行業的起點,擁有證書的你不論是起點還是薪酬肯定就不是和靠經驗吃飯的人在一個等級了。證書+經驗,無疑是光明大道上的左右路燈,會讓你走得更遠。

下面為小夥伴們介紹下四本會計人升職加薪必選證書:

第一本:低配證書

典型代表:初級會計職稱

這些天熱度最高的證書就是初級會計職稱,現階段,初級職稱已經被考生官方蓋章為“門檻證書”了,所以一定是2019年會計人入行的最基礎的必備證書。

作為新會計證書體系中最底層的一本證書,初級職稱的持證人數量在未來幾年一定會迅速上升,每個考生都要做好準備應對激烈的競爭。

報名條件:

除具備基本的職業道德品質等條件外,擁有教育部門認可的高中畢業以上學歷即可報名,以後的所有考試均不需要會計證。

考試時間:

2019年5月(預計)

備考建議:

2019年初級職稱的教材已經公佈,難度上雖然有所下降,但是新增了會從基礎知識、法律知識方面的考核,出題面比以前更廣,且新增內容的考核形式也不確定,因此建議考生多花一些時間在新增知識的複習上,按照新教材的章節內容多少來確定重要程度,合理分佈備考時間。

15年財務工作,月薪4000,大齡財務人怎麼改變人生

第二本:標配證書

典型代表:中級會計職稱

中級會計職稱近兩年來已經成為企業招聘資深會計、財務主管等基層管理崗位的標配證書,所以但凡是符合工作年限的會計人,都將中級職稱作為他們職業生涯上升期的一個重要目標。而且按照現行會計職稱管理的相關規定,考出中級職稱後可以評會計師職稱,對會計人的升職加薪有很大的作用。

報考條件:

除滿足基本條件外,中級職稱報考根據學歷的不同,要滿足不同的工作年限要求。最低學歷要求為大專學歷,要從事工作滿4年,以此類推,本科為4年,雙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為2年,碩士學位為1年,博士學位可直接報考。

考試時間:

2019年9月(預計)

備考建議:

一般來講,中級職稱的考生都是在職考生,所以備考時間比較少,建議在報名前提前開始備考。財務管理偏理解性,經濟法偏記憶性,中級會計實務要合理兼顧記憶和理解,所以備考時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時間不充足的話,建議報班備考或者是分科備考。

第三本:高配證書

典型代表:註冊會計師(CPA)

CPA作為中國會計證書體系中水平最高的代表證書之一,近兩年越來越受到會計人的青睞。不只是會計師事務所,很多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等在招聘高級財務人的時候,一般都要求有CPA證書。隨著CPA考生數量的不斷增加,我國CPA持證人也在快速上升。

報考條件:

首先要滿足基本的職業道德等條件,其次,要擁有高等專科及以上學校的畢業學歷,或者是有會計或相關專業的中級以上技術職稱,滿足這兩個條件即可報考。大學生在畢業的當年也可以參加考試。

考試時間:

2019年10月(預計)

備考建議:

CPA共有6個科目,其中會計、審計、財管被稱為“三座大山”,即考試難度比較高。

而且根據所謂“大小年”規律的話,2018年的科目難度比2017年可能會有所增加,所以建議考生合理搭配考試科目,例如一年考2—3科,根據科目的難易程度進行搭配。脫產考生的話,最好是朝一年6科的目標努力。

第四本:趨勢證書

典型代表:管理會計

近兩年來,管理會計的熱度不斷上升,大有引領會計領域的發展方向的趨勢。現在行業不缺財務會計類的實務人才,但缺少善於管理和決策的管理會計類人才,所以管理會計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除了國際上出名的CMA證書以外,2017年中國總會計師協會也推出了本土管理會計師認證,今年是首次考試,所以二者在企業認可度上還存在一些差距。考生需根據自己的實際工作需求考取適合自己的管理會計證書。

報考條件:

CMA報考時無條件限制,但在申請證書時,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工作經驗,在通過考試後的7年內有2年相關經驗;二是學歷要求,要有教育部認可的全日制大專畢業以上學歷,此外,擁有中高級會計職稱、CPA、ACCA證書均視為符合學歷要求。

中國管理會計師和會計職稱一樣,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每個等級的報考條件都存在一些差異,一般也是滿足學歷和工作經驗兩個條件即可。

考試時間:

CMA英文每年有3個考試窗口,為1/2月、5/6月、9/10月,中文有3次考試,分別在4、7、11月的某個週六。

中國管理會計師近些年更多作為試點考試,無論是考試人數和考點的準備上來看,都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備考建議:

CMA是目前唯一一本同時擁有中英文考試的管理會計類的證書,所以考生在選擇的時候要結合自己的基礎,例如英文水平,以及工作單位是在國企還是外企,來選擇備考的語言和科目。

瞭解更多可+V :xlxw_LTL (學來學往LearnToLearn), 回覆 0011 即可領取2019初級會計通關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