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葫蘆一二


葫蘆無論使用還是收藏期間,都應該經常把玩摩挲,或以細布擦拭。手上愈有汗愈好,這樣可使汗水浸入皮下,葫蘆的色澤會變得更重。

我國西南少數民族拉祜人把葫蘆籽釘在小孩的衣領上以保佑孩子平安生長;姑娘和少婦則喜歡在領口、袖口、統裙邊鏽上葫蘆花紋以示吉祥;葫蘆花潔白無瑕,象徵著愛情的純潔,痴情.

手捻葫蘆越小越好,手捻葫蘆是一個稀有品種,8釐米以下稱為手捻,玩的就是小巧玲瓏,一般手捻葫蘆高度在4-7釐米, 手捻葫蘆即把手把件的一種,即可以活動手指和手掌上的神經,肌肉。起到按摩穴位,達到健身養生的功效。

以布擦拭前,可先塗一層核桃油或牙膏,浸潤一時,然後用力擦之。布不宜太粗,以毛織物最好。如此日積月累,葫蘆便會變得愈加光潤可愛。

葫蘆比較嬌貴,要注意保養,只要保養得當,不但經久耐用,而且會進一步增加它的審美和收藏價值。葫蘆的質地鬆軟,但幹後卻又變得很脆,尤其是使用多年的老葫蘆,纖維質老化,極易破碎。

手裡託著一枚天然藝術品般的文玩葫蘆,會讓很多人眼饞,那是時間和心情的保養結晶。故養生則養心,心情好自然身體好。手捻葫蘆則是一個最好的載體。

在北京十里河文玩市場看到,文玩葫蘆價格落差很大。許多用來把玩的小葫蘆堆在一起,標價五十元,其實三十元就可以拿到,這要看顧客砍價的本事;而細琢的工藝品葫蘆則高居櫥窗當中,標價數千元,賣家也硬氣,往往不接受砍價。

成熟的葫蘆去皮風乾後呈淡黃色,託在掌中有果實沉甸感,稍用力搖動有清脆的葫蘆籽撞擊葫蘆內壁發出的清脆“嘩嘩”聲,屬上佳葫蘆。

當秋天來時就可以開始盤葫蘆了,在開始盤葫蘆前,可以在葫蘆的表面塗一層核桃油,這樣葫蘆的顏色看上去會變得非常滋潤。

千百年來,葫蘆作為一種吉祥物和觀賞品,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和珍藏。有些民家在屋樑下,懸掛著葫蘆,其稱之為“頂梁”,據說有此措施後,居家比較平安順利;較講究的民眾,則用紅繩線串綁五個葫蘆,稱為“五福臨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