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離場」究竟給青年留下了什麼?

馬雲的“離場”究竟給青年留下了什麼?

△馬雲(東方IC/發)

北京12355頭條號9月11日快評 一位年僅54歲的商人準備退休了,他就是馬雲。在俄羅斯的東方經濟論壇上,普京忍不住問:“馬雲,你這麼年輕為什麼退休?”馬雲回答:“總統先生,我不年輕了,昨天剛好在俄羅斯過了54歲生日。我創業19年,做了一些事,但還有更多熱愛的事想做,比如教育和公益。”

北京12355注意到,馬雲在教師節當天宣佈將於2019年的9月10正式退休的消息,一經公佈,立即引發熱議。在坊間討論最多的當屬時下的年輕人,對於馬雲將要離開的一種不捨。誠然,正是馬雲創造了 “雙十一購物狂歡神話”。也正是這個一年一度的“節日”,令一眾善男信女瘋狂地買買買。如今,面對即將退休的馬雲,他的準備離場,究竟給當代的青年人,留下了什麼呢?

我們有理由相信,馬雲的成功路上是靠其不斷的學習與積累而得來的。我們都知道,大成功者是終身學習者,大成功者是大磨難者,這種說法體現了學習的重要性,社會上多數人都是被動學習者,被逼無奈才會想到學習。我們還聽說過這樣的話,學校裡學到的知識僅僅是整個人生知識的5%還不到,更多的知識來自於進入社會後的學習。但是這樣的人不多,緊跟時代步伐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成功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堅持的人不多。只有堅持了,我們才知道,這一路上有多少事情需要實幹,有多少東西需要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任何一條通往成功路上,同行者會越來越少。把“勝者為王”一詞改為“剩者為王”也許更能準確地表達成功與堅持的關係。成功路上需要堅持,堅持才會成功,最終能走到終點的人其實不多。

狄更斯寫過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我們所生活的時代會是最好的時代。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新時代,終將選擇那些忠誠於新時代的人,新時代終將記住那些奉獻於新時代的人。

為了你的明天,年輕人,奮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