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爲何是一個「黑白人種並存」的國家?

並不能說印度是個白種人國家或者黑種人國家,印度白種人的膚色並不遜色於歐洲白人,而南印度的黑種人的膚色比之非洲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印度原本土著達羅毗荼人屬於黑種人,然而數千年來佔據印度文化主體的雅利安人後裔卻是白種人。

雅利安人入侵後,黑白並存的國度

古代印度並非是個純粹統一的國度,而是一個地域文化概念,然而數千年前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突然消失。印度半島上土著的達羅毗荼人,與如今的澳洲土著等均屬於黑人,最開始的古印度文明就是達羅毗荼人所創造。

然而,來自於亞歐大陸中心腹地的遊牧民族雅利安人,越過興都庫什山脈與喀喇崑崙山脈侵入了南亞次大陸。雅利安人以武力制服了土著達羅毗荼人,成為了上層統治者,印度人逐漸“白人化”。

膚色越白,地位越高的印度

印度被稱作“人種、民族、宗教與語言博物館”,情形之複雜相當驚人。印度作為一個人種上“黑白並存”的國家,卻有個非常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在印度膚色越白地位越高。

這並非單純的、類似於西方世界的那種種族歧視,印度的這種現象主要來自於其獨特的歷史。雅利安人入侵以後,為了維護統治而建立了“瓦爾那制度”,也就是如今臭名昭著的種姓制度。作為上層的白人雅利安人處在金字塔頂端,而大量的黑人土著成為了賤民與奴隸。

如今的印度,黑皮膚的人數量龐大,但在政界、經濟界、文化界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微乎其微。高種姓的雅利安人後裔擁有絕對優勢的地位,在印度,種姓分成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與達利特(賤民),而從表面上區分種姓最明顯的就是膚色,由於內婚制,數千年來不同等級的膚色都變化不大。

比如《摔跤吧!爸爸》裡主演,印度著名的巨星阿米爾·汗,就是婆羅門高種姓出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