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国庆节将至,烦恼反而多了

文:闻道 图:图虫

十月堪称“结婚月”,不知大家现在收到了多少个“红色炸弹”(结婚请帖)?结婚,对新人来说是件开心甜蜜的事情,对宾客而言,无形中也成为了一种甜蜜的负担。份子钱一年年攀升,只能说,“份子钱是会呼吸的痛”。

十月的“红色炸弹”

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图:视觉中国

距离国庆节,又近了一天,有些人却乐不起来。十月份未至,一张张结婚请帖纷纷到来。许久未联系的老同学忽然找你,聊着聊着,来了句:十一结婚,邀请你参加,一定来哦,好久没见了。

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这时候,真应了那句“最怕空气瞬间安静,最怕老同学忽然的关心

”。如果多年未联系的同学或者不熟朋友问你一句“在吗?”你敢回答吗?

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图:网络

在莆田,年轻人工资按四千算,省吃俭用,一个月大概可以剩下1500元。收到婚宴邀请,随的份子一般都在几百左右。一个月要是遇上了几场婚礼,那他就要开始尝尝西北风的滋味

天知道“份子钱”这种习俗是怎么延续下来的?!简直是对单身人士的

双重打击

随份子的由来

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七八十年代结婚时的东西

古代并没有流行送份子钱的习俗,人们习惯送东西给新人。“份子”也写作“分子”,这个老词从明代中叶才开始流行。

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听老一辈说,份子钱曾是一种人情往来,农耕时代,难以凭一人之力或一家之力负担隆重的红白喜事。若亲朋好友发起“众筹”,每人出资或者出物,办起来就简单多了。

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老一辈结婚几大件

现在大部分农村里,份子钱已经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人情世故,给别人送物反而会有微词,各种东西都不缺,送钱显然更为直观实用。

礼金随人情“升值”

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2017年的数据)

要说在前几年的话,200元的份子钱属于正常水平。可是,多年过去,钱越来越不值钱,五百的红包也算薄

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旧时结婚的拘谨和热闹

什么“人到就好,礼金无所谓”,其实都是台面的话。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感情是可以用金钱的比例来衡量的。你愿意尽其所能奉献多少,就意味着你对这件事情以及这个人的重视程度,原因在于——花钱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会

肉疼的。

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那时物资匮乏,人们结婚时没什么太多攀

有些亲戚朋友家有喜事,如若不去,就变相成了“不给面子,人微被看不起”等说法;去的话,就要把难得的假期单独腾出来。不少人就机智地躲过结婚份子钱,出门旅游,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莆田部分农村的份子钱

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图:网络

份子钱越随越多,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不过,在莆田有些农村份子钱仿佛是股清流,份子钱只收几块或者几十块,十分难得。虽说红包收的低,可是酒席的食材却也一点不马虎,毕竟莆田人真的很好面子

国庆节将至,莆田人的烦恼反而多了

图:网络

莆田农村亲戚大多数住得近,周围邻居,可能都是弟兄叔侄,就算一个村有些外姓,也都是沾亲带故的。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是按照旧例收份子钱,一场酒席下来不是为了收回成本,而是让亲友之间好好的“豆热”一番。

老一辈传下来的优良习俗为什么变成了今天多数人的负担呢?其实所谓的份子钱,它真正的意义不在于多少钱,而是

一份真挚的情谊,你来我往重要的是联络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