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魯智深聽潮信而圓寂,一個健康的人爲何會說死就死

1

神話方面來說,魯智深是三十六天罡星下凡,有他自己的生命歷程。

智真長老,水滸傳中說他是位得道的活佛,能知過去未來,所以他一眼看穿了魯達的過去和未來,雖然別的僧人反對,但是他還是堅持給魯達剃度,賜他法名智深。

水滸傳中魯智深聽潮信而圓寂,一個健康的人為何會說死就死

後來水滸情節也證明了智真長老的英明睿智。

魯智深在五臺山闖了很多禍,打山門打僧眾,五臺山文殊院很多年久失修的建築都被他打壞掉了,寺廟裡的和尚們怨聲載道但是智真長老卻一句埋怨的話都沒說。

有僧人找智真長老告狀,長老咋說:"打壞了金剛,請他的施主趙員外自來塑新的;倒了亭子,也要他修蓋。這個且由他。"

長老這是大智慧,守著那些破敗的罈罈罐罐有啥出息,不破不立嘛。

後來魯智深鬧得實在不像話了,而寺裡大部分的建築也都修葺一新,智真長老才把他打發到東京相國寺去。

站在已經被金翠蓮的老公大財主趙員外修繕的嶄新的廟門前,智真長老和顏悅色的送了魯智深四句話:

遇林而起,

遇山而富,

遇水而興,

遇江而止。

後來魯智深的遭遇也大抵如此,遇到和林字沾邊的事就會有變化:赤松林、林沖、野豬林、萬松林,琳琅山松林。遇到山就會發大財,桃花山、二龍山、烏龍嶺、琳琅山,遇到水則更加興旺,比如樑上,前有一片大水,後有大山坐陣,前有照後有靠,魯智深也在梁山達到了自己事業的小高峰。遇江而止,遇到和江有關的東西他的命運就會叵測起來,比如宋江,錢塘江。

可見智真長老真的很有智慧。

後來宋江曾經帶著魯智深等人去拜謁智真長老,大約也是求他指點迷津的意思。

水滸傳中魯智深聽潮信而圓寂,一個健康的人為何會說死就死

張琳工筆畫《水滸傳》108將人物圖譜(之一)

宋江在五臺山還住了一宿,臨別時智真長老又送了魯智深四句話,算是對他後半段人生的一個總結:

逢夏而擒,

遇臘而執。

聽潮而圓,

見信而寂。

直到到了錢塘江聽到潮信,魯智深想起智真長老的話才大徹大悟,欣然圓寂。

要相信有些人,是有神通能看清人的窮富壽夭的,歷史上這種人史不絕書,像許負,像白龍王。

而施耐庵創造出智真長老,和歷史上那些驚才絕豔的神人比起來,只能算是中人之資,所以他能預測魯智深的聽潮而死倒也算不得什麼。

2

為啥一個健康的人,幾天前還活蹦亂跳,聽到潮信,知道自己要在這裡圓寂,然後就真的死了呢?

其實這裡面應該有心理暗示的結果,而且是長期自我心理暗示。

魯智深聽到潮信知道自己要圓寂,但是他還懷著一絲希望問一幫小和尚啥叫圓寂。

小和尚告訴他圓寂就是死,然後魯智深說圓寂就是死啊,看來我今天必死了,快給我燒桶香湯來,我要沐浴。

水滸傳中魯智深聽潮信而圓寂,一個健康的人為何會說死就死

安徽:經典崑劇齊雲山上演

魯智深真的不知道圓寂是什麼嗎?

未必。

看他臨終前寫的偈子,證明他不是個大老粗的軍漢,很可能魯智深很認真的研究過智真長老對他人生四句評語,所以聽見潮信之後他才會很快解開老師四句話的意思。

不過他還是心存僥倖的想要另外一個答案,比方說和尚們如果說圓寂是生命的昇華,是大徹大悟,魯智深也許不會死。

這就跟比干問沒心會不會死一樣,如果碰到的人告訴他無心可以成為無心法師啊,不會死,也許比干真的不會死。

水滸傳中魯智深聽潮信而圓寂,一個健康的人為何會說死就死

獨家:河南新鄉:比干廟景區

人的生命有時候沒有自己認為的堅強,像魯智深這種長期被一個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緊箍咒壓著,有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一旦有一天知道這話說的是什麼,這種壓力也會要了他的命。

見過一些老人四五十歲的時候碰到一個算命先生,先生算他85歲的七月十五會去世,他們哈哈一笑覺得85離自己太遠了,但是時光荏苒很快他們84了,這時候他們就開始擔心起了,但是想找當年的那位先生化解一些是不可能了。

他們每天活在對生命的恐懼之中,當知道自己的生命還有一年零幾個月又幾天時,日子是很煎熬的,長期在這種壓力下生活的老人百分百會得病,有一些會在算命先生和他們說的那個日子的前後忽然去世。

心理暗示其實也蠻可怕的。

===============

文:薛白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