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巨貪救國,卻揭開鴉片戰爭殘酷真相

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面對英夷的來犯,道光帝態度左右搖擺,在強力支持林則徐禁菸,繼而“招惹”得英軍一口氣攻到天津大沽口後,嚇得忙派琦善與英國談判,將主戰派林則徐、鄧廷禎革職。非常時期,朝中人才卻捉襟見肘,道光帝看上了顏伯燾,啟用他為閩浙總督。

顏伯燾,廣東連平元善鎮人,字魯輿,號載帆。

說起他的家世也很厲害,祖父官至巡撫,父親顏檢曾做過直隸總督,祖孫三代皆官居督撫,有清一代,廣東省怕是隻有他們一家,而且祖、父官聲非常不錯。出生在這麼一個有“政聲”的官僚家庭,顏伯壽所受家教很嚴,特別是顏氏官箴名言中“公生明,廉生威”的訓誡,

讓他給自己定下了“不敢不以公廉自勵”的為官之道。

一個鉅貪救國,卻揭開鴉片戰爭殘酷真相

1814年,顏伯燾考中進士後,授翰林院編修,步入政壇,

先後升任陝西督糧道、按察使、直隸布政使、雲南巡撫兼雲貴總督等職。在雲南巡撫任上,顏伯燾力排眾議,改址建造滇池石牐,保全了大片農田,當地群眾對他感恩戴德。這樣的政績,顏伯燾不止一件,所以得了“嫻習吏治,所至有聲”的好名聲。到這裡為止,顏伯燾的表現妥妥一個為國為民出力的良心官,

然而,這個有能力,

以“公廉”標榜自己的封疆大吏,不過說一套做一套,實際上卻是一個鉅貪!

利用職務之便生財有道,錢來錢往可勁往自己口袋裡裝,甭管公款拔下來是幹嘛用的,一律過濾一遍。幾十年官場奮鬥下來,家產攢了多少?看看一個場景就知道了。

1842年顏伯燾被革職回鄉,過境某縣時,從3月初一到初十,每天浩浩蕩蕩6、7百名扛夫抬著財物過境,十天裡扛夫就多達6、7千名!家產真是難以估算!還有跟在顏大人身邊的兵役、馬僕、抬夫約3000名,這加起來就是萬餘人!

而這萬餘人吃飯每頓就是四百多桌酒席,費用皆由縣財政負擔。

顏伯燾過境5天,縣令竟花費一萬餘兩銀子,

後來不得不巧設名目,吃空餉以彌補虧空。這還只是所經一縣,他這一路回鄉,不知要吃掉多少財政了!

一個鉅貪救國,卻揭開鴉片戰爭殘酷真相

排場如此大的貪官,被道光帝起用後,一到京城三天內連續被召見五次,“荷誨之周祥,實銘心刻骨”,感動得他熱淚盈眶,熱血沸騰,當場表忠心,

一定好好收拾英夷,為國奮戰到底!

走馬上任後,顏伯燾發揮自己多年封疆大吏的執政經驗,立刻敏銳地察覺到,廈門戰略位置相當重要,再仔細察看,海防卻簡單得讓人絕望:只有幾袋沙袋充數。那麼第一步就要重建海防,

顏伯燾立即上表申請銀子200萬兩用以建設廈門海防設施。

200萬兩啥概念?當年鄧廷禎署理閩浙總督時,想增加10萬兩軍費時,都戰戰兢兢地表示以後分年扣還,如今顏伯燾張嘴就是200萬兩!道光帝是出了名的摳門,龍袍都要打著補丁穿的,一下拿出200萬兩不是要命嗎?再說,滿朝文武誰不知道顏伯燾鉅貪?

這銀子到他手裡還不被吞下一半去?

可顏伯燾這次要錢有理有據,特意制定一部《軍需章程》,把這錢怎麼花分條縷析地給寫清楚了。為了國家,顏伯燾還真是拼了!道光帝這次也相當大方,200萬兩給批了。

拿到錢後,顏伯燾砸向了防禦工程——石壁。

閩南一帶盛產的花崗岩,是非常結實的建築材料,被顏伯燾拿來修築炮臺。他在海岸上修建一條長約1.6公里,高3.3米,厚2.6米的石壁,如光滑陡峭的懸崖峭壁,石壁每隔16米一個炮口,可裝100門大炮;石壁外面用泥土護住,以防止敵軍炮彈炸起的飛石傷人;在石壁後,建有兵房和圍牆防護。

一個鉅貪救國,卻揭開鴉片戰爭殘酷真相

這樣的防禦體系,在當時的大清帝國可以稱得上最堅固的海防工事了。

熱血澎湃的顏伯燾忙著這些,也沒忘記時刻了解前線動態,當得知英軍佔據定海,伊里布畏敵而消極應戰,甚至按兵不動時,他勃然大怒,向皇帝彈劾自己多年的老上司伊里布,強烈要求重新啟用林則徐和鄧廷禎。為了國家,別怪我翻臉不認人,顧不上老上司的情面了。

待到防禦工事修完,一直激情火熱、一心為國奮戰的顏伯燾迫不及待立刻來一場大戰,讓傳說中船堅炮利的英夷在我這防禦工事下挫敗一場。

可左等右等也沒看到敵人的影子,一打聽,原來在廣州被奕山“絆”住了。

奕山這廝太坑了,在廣州胡作非為,欺上瞞下,耽誤了國家大事!顏伯燾怒火中燒,立即寫下彈劾奏摺和其他揭發奕山的摺子,組團送到了道光帝面前。

果然,奕山被停職,英夷也很快北上來到了福建。1841年8月25日,英艦共36艘開到廈門,顏伯燾聞訊如同被打雞血一般,火速趕到廈門坐鎮指揮。

26日中午1點,戰鬥打響。

英艦起錨進攻,顏伯燾指揮白石頭汛、鼓浪嶼、嶼仔尾守軍“三面兜擊”來犯之敵,在炮臺不斷開炮回擊。

若按顏伯燾的思路,戰爭結局應該是英夷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奈何不得我這堅固石壁,損失慘重,不得不狼狽地向我投降,自己更是成為大清帝國不可多得的良臣能將。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事實情況是,炮聲震天的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後,顏伯燾苦心經營的三個島的炮臺就被打啞火。開戰2個小時後,讓顏伯燾驚掉下巴的是,

傳說中陸戰能力弱爆的英軍竟然嫻熟地搶灘登陸!打的清軍潰敗而逃,全島陣地相繼失守。

4個小時後,顏伯燾退敗而走,廈門陷落。

看著自己忙乎了5個多月、花費近200萬兩修建起的石壁,如此不堪一擊,僅僅幾個小時就這麼灰飛煙滅,廈門如此快失守,恐懼加上悲憤,顏伯燾與同僚劉耀椿兩人當場抱頭痛哭。一場期待已久,轟轟烈烈的戰鬥以慘敗結束。事後上表時,顏伯燾只得坦誠交待,

英軍搶灘登陸後,清軍實在打不過,才導致廈門失守。

一個鉅貪救國,卻揭開鴉片戰爭殘酷真相

當初信誓旦旦,如今輕而易舉被打趴,顏伯燾淪為笑話。

但不幸中萬幸的,卻還是這事,在鴉片戰爭之前的戰爭裡,無論琦善還是伊里布,對真實的戰局,都是對道光帝能騙則騙,以至於東南沿海打的稀爛,道光皇帝還是一頭霧水,接著各種瞎指揮,把原就差距明顯的戰事,指揮到一塌糊塗。

直到顏大貪官這句虐心實話後,才算真看清楚:英國人絕不是什麼落後蠻夷,而是個前所未有的強大敵人。

仗,不能再這麼打了!

以淪為笑話的代價,這位大貪官給做著天朝夢的大清,算是親手潑了一瓢涼水。然後才有了清王朝調整政策,在敗局已定下忍辱簽訂了《南京條約》。

中國近代史的大門,就這樣屈辱的打開。

顏伯燾的這一場慘敗,卻是其中一個醒目的註腳:比武器落後更可怕的,是這個王朝體制觀念的巨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