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曹操,曹操就到」,其實還有下半句,只是沒人敢提罷了!

三國是一段動盪的歷史,湧現出了很多的英雄豪傑。提起武將有被後世稱為武聖人的關羽,還有萬人敵張飛,以及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呂布;提起文臣有智謀無雙的諸葛亮,還有千年老二的周瑜,以及諸葛亮的死對頭司馬懿;但是提起英主則只有劉備、孫權和曹操了。這三位裡面的曹操是一位奸雄,後世對他的評價兩極分化。討厭曹操的有很多人,但喜歡曹操的也有很多人。

“說曹操,曹操就到”,其實還有下半句,只是沒人敢提罷了!

後世關於曹操還有一句俗語,那就是“說曹操,曹操就到”,這句話一直流傳下來,成為大家的口頭禪。這句話的應用環境是正在談論某個人的時候,那個人突然出現了。可能你要問了,三國那麼多的歷史人物,為什麼是“說曹操,曹操就到”,而不是“說劉備,劉備就到”。其實這是和曹操有關的一個故事決定的。

“說曹操,曹操就到”,其實還有下半句,只是沒人敢提罷了!

但是漢獻帝劉協千里逃亡,身後有昔日董卓的部下李傕和郭汜追擊,這樣下去遲早要被追到的。漢獻帝需要有人救援,當時部下說:“曹操有兵有將,不如讓他過來救援。”漢獻帝一想,誰救不是救,大敵當前誰救誰就是忠臣。正是群臣和漢獻帝討論曹操的時候,曹操就帶著部下來就漢獻帝了。這不正是“說曹操,曹操就到”。

“說曹操,曹操就到”,其實還有下半句,只是沒人敢提罷了!

而這句話後面的半句話是“當面錯過,豈不好笑。”至於為什麼會有後面這句話,是和曹操的另一則故事相關。當時曹操以父親死在了徐州境內,來攻打陶謙。陳宮則勸說呂布一起來攻打曹操。曹操在腹背受敵的情況下不是他們的對手,只好撤退了。但是曹操善於吃了敗仗之後,回身繼續打。誰想到這個慣用的計謀被敵人識破,他又一次落敗了。

“說曹操,曹操就到”,其實還有下半句,只是沒人敢提罷了!

曹操身處在敗軍之中,急於逃命的他和小兵換了身衣服。但是還是沒有躲得過呂布,呂布來到他的面前問,曹操去哪了。原來這呂布壓根不認識曹操。曹操順勢捂住自己的臉龐,胡亂指了一個方向。呂布也不思考,直接騎著馬追了過去。所以這就是“當面錯過,豈不好笑?”全句合起來就是“說曹操,曹操就到,當面錯過,豈不好笑?”

“說曹操,曹操就到”,其實還有下半句,只是沒人敢提罷了!

​至於這後半句為什麼沒敢說,或者是說沒能流傳下來。這還不是因為當時的曹操很有權勢,提起後半句不雖說是嘲笑呂布的無能,但不也是暴露了曹操打了敗仗的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